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OVCF患者98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及双侧椎弓根入路组。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46例78椎)使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双侧椎弓根人路组(52例74椎)使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变化、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椎体高度改变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①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组手术时间[(28±8)min]明显短于双侧椎弓根旁入路组[(3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灌注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48h和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术前。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时VAS评分、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4、1.103、0.697,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前部及中部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3、0.932、0.715,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KP均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减轻疼痛,可安全增加椎体高度,且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切口血肿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阑尾切除术后切口血肿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2—5天后疼痛明显缓解,血肿在6-10天完全消退吸收。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可有效治疗阑尾切除术后切口血肿。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扁桃体剥离、腺样体刮除、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经鼓室咽鼓管冲洗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双侧扁桃体剥离,腺样体刮除,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经鼓室咽鼓管冲洗。结果110例患者手术痊愈率66.3%,有效率33.6%。结论我们需要重视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青少年睡眠障碍及对听力的影响,了解疾病之间的关联,提高对疾病的诊断率,明确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25.
采用矿泉防病治病的医疗方法称为矿泉疗法。在矿泉浸浴疗法的护理中我们发现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病人行矿泉疗法的水温、浴疗时间应有所不同。观察发现有些病人水疗后出现疲劳、睡眠欠佳、精神不振、心悸、头痛等。这些症状一部分属正常的水疗反应,一部分是由于方法不当引起。患者误认为水温越高、水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部分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浴疗过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7-05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25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6~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进行安全有效减压,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军队人员离退休是工作一个转折点,在心理上会受此冲击而失去平衡,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及躯作者单位:2642。。山东省成海,解放军第四口四医院体症状,出现所谓的"离退休综合征"。为探讨离退休综合征的发生规律、预防方法.降低发生率,我们对62名离退休干部、职工采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所制定的情绪自评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前弓分离移位的Gehweiler Ⅲa型寰椎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8—2021-10收治的35例前弓分离移位Gehweiler Ⅲa型寰椎骨折,其中24例采用Halo支具固定治疗(Halo支具组),11例行寰椎或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骨折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随访观察Halo支具治疗组支具拆除后骨折愈合和骨折不愈合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寰枢椎相对旋转度(Rotating angle of atlas on dentate,RAAD)。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0周,平均33.3周。所有患者后弓均获得骨性愈合,但总体前弓骨折愈合率为71.4%,其中手术治疗组9例(81.8%)获得前弓骨性愈合,Halo支具组16例(66.7%)获得前弓骨性愈合,手术治疗组前弓骨折愈合率高于Halo支具组。Halo支具组根据支具拆除后是否获得骨性愈合分为愈合组(n=16)和不愈合组(n=8),不愈合组寰椎侧块分离移位明显大于...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椎管内脊髓造影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的应用价值,间接判断椎管内骨块的复位情况,为术中减压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2010年间2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行椎管内脊髓造影,间接判断椎管内突入骨块的复位情况,根据脑脊液的回流有无梗阻以及梗阻程度判定是否行一期椎管减压,对于术中撑开复位后脊髓造影显示造影剂梗阻,或者脑脊液回流延迟现象>1 min者均行椎板切开减压,侧后方推顶复位骨块,再次造影判定复位情况。术后评价指标:患者矢状位后凸Cob角、伤椎矢状位高度指数、椎体压缩比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以及术后1年随访椎体矢状位高度丢失情况和矢状位Cob角变化。结果:29例患者术中均行一期脊髓造影,造影例次43次,其中17例造影通畅,保留椎板不行椎管减压,12例造影剂梗阻或流动迟滞,行椎管减压,骨块推顶复位,再次造影通畅,造影阴性结果 93.1%,假阴性结果 6.9%。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伤椎椎体压缩比率由术前38.9%±11.2%恢复至术后16.8%±6.1%,随访时为20.7%±7.3%;局部后凸角Cob术前(15.8±4.6)°恢复至术后(7.0±2.6)°,随访时为(9.0±3.4)°;伤椎矢状位高度指数术前44.6%±9.3%改善至术后78.4%±7.5%,随访时为75.6%±7.9%。神经功能除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其余B到D级均有1~2级功能改善。未减压组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可采用脊髓造影,间接判定椎管骨块复位及神经受压解除情况,对于造影显示无梗阻或无脑脊液回流迟滞者可保留椎管后柱结构,造影显示脑脊液回流梗阻及回流迟滞者推荐行一期椎管减压融合,复位椎管内骨块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椎管内脊髓造影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资料,术中脊髓造影判定是否椎管减压,术后评价矢状位后凸Cobb角,伤椎矢状位高度指数,椎体压缩比率,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结果 脊髓造影46例次,阴性率93.1%,假阴性率6.9%;伤椎高度、压缩比率、Cobb角均恢复良好,神经功能B到D级均有1~2级改善.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采用脊髓造影可判定椎管内骨块复位情况,是否保留椎管后柱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