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脊柱后路手术是胸腰段椎体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椎旁肌的剥离和牵拉,容易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情况及稳定性。 方法:对6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2例,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系统治疗21例,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系统治疗19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切口并发症、伤椎高度、Cobb角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3种内固定方案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内固定后引流量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优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P〈0.05)。3组内固定后3 d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内固定后1周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后3,6个月椎旁肌间隙入路并GSS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传统正中入路并GSS内固定组及传统正中入路并AF内固定组。3组患者均未见切口感染。提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GSS内固定系统与AF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效果相近,但GSS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具有省时、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和复位良好的优点,结合椎旁肌入路,是目前修复胸腰段脊柱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市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选取360名新市民,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新市民主观幸福感低于普通市民,存在显著性差异(t=8.75,P<0.001);新市民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465,P<0.01);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13.
顺铂水溶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顺铂水溶液的稳定性 ,考察了pH值、氯化钠浓度、温度及光照对顺铂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由HPLC图谱表明 ,顺铂在不同 pH值水溶液中 ,产生不同的降解产物 ,说明其降解机制不同 .pH值在 4 0~ 6 0时 ,顺铂水溶液稳定性较好 ,氯化钠浓度在0 9%~ 1 5 %范围内顺铂较稳定 ,0 9%以下稳定性较差 ,顺铂水溶液对光十分敏感 .  相似文献   
14.
-50℃冻存人胎肝细胞的研究姜世明,张振宇,徐朝晖,丛海燕(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山东省人民政府门诊部)潘沛恩,华玉瑛,张琴冈,王兆红,吴克芹,朱民(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因人胎肝细胞来源困难,不能及时供应临床应用,所以我们研究在-50℃的条件下冻存人胎肝...  相似文献   
15.
控制严重创伤所致的大面积软组织撕脱,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全身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是创伤外科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传统的外科换药,增加了创面感染的机会,给病人带来了多次的刺激和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繁杂的工作量,而病人创伤愈合的结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1].负压闭式引流(vacuum gealing drainage,VSD)技术能够彻底祛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是外科引流换药技术的革新.我院创伤外科于2006年-2009年运用该技术处理复杂创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长期服用联苯双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学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口服联苯双酯的抗病毒作用及安全性,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寻找一种有效而廉价的药物。方法:患者96例,其中男68例,女28例,平均年龄27.93岁(13~65岁),联苯双酯45.O~67.5mg/d,分3次口服,疗程12个月以上。观察患者的生化反应和病毒学反应。结果:经联苯双酯治疗后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均迅速降低,1月后ALT恢复正常者72.92%。血清HBeAg阴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均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治疗30个月时HBeAg 阴转率达47.5%.HBV DNA阴转率达35.42%。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长期服用联苯双酯不但具有良好的降酶作用,尚具有良好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由于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存在,以及尚存生长发育潜力,其股骨远端股骨髁部损伤不同于成人股骨髁部损伤,临床治疗中治疗方式也不同。本文拟就青少年股骨髁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该类特殊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系统随访15例青少年股骨髁部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术后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Y形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在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骨折中为一良好选择,可有效固定骨折及良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组织移植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于30-50岁中老年性疾病,其病因学最常见于股骨颈骨折,酒精性激素性。关于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清楚,较为公认的学说“缺血-压力增高学说”。早期诊断手法以MRA成像最具价值,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长期疗效多家献报道较差,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髓心减压术,血管束移植术,自体,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截骨术,以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各种手术方法疗效报道均具有争方性,本就近年颇个治疗应用前景的组织移植技术(包括血管移植技术,自体,异体骨移植技术)治疗ANFH作一概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了新生牛肝细胞生长因子(cHGF)对CCl4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HGF可降低CCl4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死亡率,抑制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胆红素(Bil)的升高。从肝组织切片观察到cHGF可明显减轻CCl_4引起的肝细胞结构的损伤,证实HGF是一种有效的保肝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