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观察复荣通脉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IL-1、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荣通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STZ (60 mg/kg)诱导糖尿病.诱导糖尿病后1周,复荣通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复荣通脉胶囊混悬液0.7、1.4、2.8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d/次,共8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坐骨神经IL-1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IL-1[(1.43±0.17)%比(0.21±0.09)%;P<0.05]和TNF-α[(1.98±0.12)%比(0.35±0.03)%;P<0.05]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复荣通脉胶囊中、高剂量组IL-1[(0.54±0.14)%、(0.51±0.13)%比(1.43±0.17)%;P<0.05]、TNF-α[(0.57±0.17)%、(0.49±0.15)%比(1.98±0.12)%;P<0.05]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复荣通脉低剂量组(IL-1:1.08%±0.18%,TNF-α:1.11%±0.09%;P<0.05).结论 复荣通脉胶囊可降低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L-1和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常见中医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3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单纯T2DM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依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记录2组腰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肝功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脂指标(TG、TC、HDL-C、LDL-C)及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合并NAFLD组124例,单纯T2DM组176例,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NAFLD组的痰湿郁阻证占比明显高于T2DM组(P<0.05),其余分型占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NAFLD组的腰围、BMI、TG、TC、FC-P、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P均<0.05),其余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TG、HOMA-IR。结论痰湿郁阻证是T2DM合并NAFLD患者的最常见证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是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锌 -α2-糖蛋白( zinc-alpha-2-glycoprotein,ZAG)水平检测联合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2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Ⅰ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Ⅱ组)及临床清蛋白尿组(Ⅲ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20例为对照组;四组患者行 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ltration rate,GFR)、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ow,ERPF),同时记录肾功能曲线峰时、半排时间 (T1/2)、20min残留率 (C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ZAG的血清和尿液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 Tp出现后延 ,T1/2延长 ,C20显著升高,仅有Ⅲ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851,P< 0.05)。与对照组比较,Ⅰ组 GFR,ERPF显著升高,Ⅲ组显著降低;Ⅰ , Ⅱ ,Ⅲ组血、尿 ZA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尿液 ZAG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血清 ZA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5~3.854,均 P< 0.05)。结论 99mTcm-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尿生物标志物 ZAG可以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程度,以便临床尽早进行医疗干预,改善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1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血清 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VCAM- 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 ,并与 6 4例健康人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 CRP、s ICAM- 1、s VCAM- 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有血管并发症者CRP、s ICAM- 1、s VCAM- 1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 (P<0 .0 1) ,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并存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糖尿病组血清 CRP水平与 s ICAM- 1、s VCAM- 1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r =0 .5 76~ 0 .6 2 4 ,P <0 .0 1)。结论 血清 CRP、 s ICAM- 1、 s VCAM- 1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并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5.
糖尿病是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病,且在发展中国家中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已成为医学家十分棘手的问题,对此给予有效预防和治疗,成为糖尿病学者的重要课题。我们经过10余年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一些认识和体会,愿与同道交流,以期共同提高。 1 建立完整的专科门诊诊疗制度 鉴于糖尿病的终身性和其并发症的复杂性,首先建立完整的专科门诊病历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在我们现记录完整的3000余份专科门诊病历中,给予系统归类和总结发现,新近发病而第一次就诊的患者仅占20%,多数患者已是就医多处,因而病史繁杂,这样给予详细记录患者的就诊过程,了解病情和治疗情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化瘀组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病房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口服,3次/d)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固肾化瘀组方,1次/d,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Ⅳ型胶原(CⅣ)指标以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Scr、Cys C、TIMP-1、TGF-β_1、C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健脾固肾组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还可以有效改善血清肾功能指标与肾脏纤维化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7.
胰岛素泵组,采用Minimed公司生产的508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Ⅱ),胰岛素为Novo nordisk公司生产的Novolin R.对于泵前应用胰岛素者,起始剂量为泵前剂量×0.8;对于新诊断未应用胰岛素者,起始剂量为体重(kg)×0.44,其中1/2作为基础量(basal),1/2作为餐前量(bolus).据患者的具体进餐习惯,胰岛功能及生理状况将每日基础量分为4~6段不等.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采用每日2~4次不等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为Novo nordisk公司生产的NovolinR、NovolinN或/及Novolin预混胰岛素.结果胰岛素泵组人均日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Ⅱ组,术前待手术日、低血糖、及血、尿酮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MSⅡ组.结论CSⅡ较MSⅡ能①明显缩短待手术日期;②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③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④能更平稳、更迅速地控制血糖;⑤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例 1:男 ,3 2岁 ,黑龙江人。 2 0 0 1年到宁夏打工半年后 ,发现粪便内有白色“虫体”排出。当地医院给予“肠虫清”口服 ,4片 /次 ,tid ,连服 6d。 2 0 0 2年来青岛打工 ,仍发现有“虫体”排出 ,再次服用“肠虫清”无效 ,到我室诊治。患者一般状况尚好 ,但较消瘦。自述经常腹部不适 ,肛门瘙痒 ,有时腹痛、腹泻。自发现“虫体”以来 ,精神紧张 ,经常失眠。患者带来的“虫体”经鉴定为牛带绦虫孕节 ,诊断为牛带绦虫病。治疗 :空腹嚼服新鲜南瓜子约 10 0 g(农贸市场购买 ) ,1h后服槟榔 (浸泡过夜 )煎剂 2 0 0ml ,3 0min后加服 5 0 %硫酸镁 3 0m…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肠溶片,观察2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血糖、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0.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1岁,因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乏力4年,意识不清11小时于1997年2月15日入院。患者4年前出现糖尿病症状。在当地查血糖高,尿糖阴性,诊为糖尿病,给予优降糖2.5mg,每日2次口服。服药1年自行停药,未及时行血糖尿糖检查。入院前1天晚餐未进主食,饮45度白酒250ml后出现昏睡症状,4小时后家人呼之不醒,立即送当地卫生院诊治,诊断为酒精中毒,给予应用大量葡萄糖液及糖盐水静滴,症状无好转来我院。查体:T36.8℃,P104次/min,R28次/min,BP14/10kPa浅昏迷状态,呼吸深大,有酒味,双侧瞳孔3mm,对光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