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92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丙戊酸钠治疗)和观察组(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分。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RMS评分、PANSS评分、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TES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对照组升高(P<0.05)。 结论躁狂症患者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肝微粒中UGT酶底物的HPLC方法.方法 选择对硝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作为UGT的特异性底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以非那西丁、咖啡因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elchrom C18,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30℃.对硝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01 mol/L的醋酸铵缓冲液(pH5.00)=35∶65和乙腈-水=14∶86,对应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16 nm和244 nm.结果 对硝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在0.5~100 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对硝基酚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14.7%,方法回收率为89.9%~111.0%,提取回收率>86.5%.对乙酰氨基酚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13.0%,方法回收率105.6%~114.2%,提取回收率>78.3%.结论 两组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大鼠肝微粒体中UGT酶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23.
对肝癌病人抑郁状况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识别肝癌相关抑郁和开展有效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5%,传统放化疗的有效率十分有限,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广泛存在。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PD-1/PD-L1抑制剂为首的免疫治疗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但相关临床研究提示,非选择人群只有约20%可从中获益,故筛选优势人群迫在眉睫。本文将对目前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临床更好的选择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25.
白细胞介素17和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IL-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发生不孕的关系.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包括不孕患者30例(EMs不孕组)与非不孕患者15例(EMs非不孕组),同时选择15例健康成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3组对象血清中IL-17及IL-6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Ms不孕组患者手术后血清中IL-17、IL-6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14.3±1.1)ng/L比(15.8±2.1)ng/L,(45.3±6.1)ng/L比(52.2±6.1)ng/L,均P<0.05].EMs不孕组患者手术前血清中IL-17、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7.0±1.1)、(9.2±1.9)ng/L]、EMs非不孕组[(12.0±1.2)、(33.1±5.8)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EMs不孕组患者手术后和EMs非不孕组患者血清中IL-17、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Ms不孕组血清IL-17、IL-6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272,P<0.05).结论 IL-17及IL-6参与了EMs及其所致不孕的发生及进展,IL-17及IL-6检测对EMs不孕患者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肯定有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铁死亡和上皮间质转换(EMT)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体外正常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给予DMEM完全培养液正常培养;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含12.5、25.0、50.0 mg·L-1莪术醇的DMEM完全培养液干预48 h。用CCK-8法观察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8.97±5.61)%、(61.91±4.40)%和(118.07±10.01)%,GPX4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04、0.28±0.03和0.58±0.05,SLC7A1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4、0.28±0.03和0.60±0.05,E-cadherin分别为6.76±1.09、9.57±1.73和2.05±0.72,N-c...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cells,ILC2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2型鼻-鼻窦炎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3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患者3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9例的临床资料,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外周血及鼻腔黏膜组织中ILC2的表达情况,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MSD)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33、IL-25、IL-5、IL-13、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嗜酸性粒细胞神经毒素(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EDN)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鼻窦炎患者的外周血和局部鼻腔黏膜组织中的ILC2呈正相关,ILC2表达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VAS评分及CT评分均呈正相关(P <0.01)。外周血中ILC2比例与T2型炎症因子EDN、ECP、IL-25、IL-33、IL-13、IL-5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 <0.01),上述各细胞因子在CRSwNP患者中的表达也不同程度的高于CRSsNP患者。结论 初步证明ILC2在2型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ILC2及其上下游细胞因子的高表达与相关临床指标呈现相关性,ILC2可能是潜在的未来新型疗法的指导标志物。  相似文献   
28.
大鼠妊高征模型的建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妊高征的动物模型。方法:用58只雌性Wistar大鼠采用机械缩窄子宫动脉的方法,经过90d观察,对大鼠血压值、尿常规值、血液生化等相关指标分析。结果:大鼠妊高征模型与人类妊高征具相似性。结论:成功地建立了Wistar大鼠妊高征模型,为妊高征病因学和临床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文章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生地黄相关研究分布、来源出版物、研究机构以及引文情况,为了解生地黄相关文献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ubMed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得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对有关生地黄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期刊以及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40年在生地黄领域研究热点为生地黄拥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衰老、促进造血、抗肿瘤、抗氧化的药效。共搜索到有效中英文文献1 071篇,其中中国知网中收录676篇,PubMed中收录395篇;在中国知网中生地黄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谢宁(28篇),在PubMed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生地黄相关文献发文量最多为WANG J(13篇);中国知网中重要发文期刊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46篇),PubMed中重要发文期刊为《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21篇);资助文献量最多的基金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文献244篇。结论:深入了解该领域重要作者、文献、期刊、机构等信息可以获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及思路,为今后临床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在近40年生地黄研究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莪术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搜索莪术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治疗疾病。从而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靶点-疾病网络、基因-通路网络、基因本体(GO)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研究莪术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得到6个化合物,36个靶点(其中两个化合物没有相应的靶点)相对应疾病102种。PPI网络中有32个靶点,关键靶点有ESR1、AR、NR3C1等。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共涉及13个条目,其中细胞组成5个,分子功能6个,生物过程2个。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三条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通路、烟瘾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莪术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