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电针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C-N组)8只,实验组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C-M组)、电针上巨虚组(C-DS组)、电针大肠腧组(C-DD组),每组8只,采用冰水灌胃法造模14 d。造模结束后,C-DS组、C-DD组采用电针治疗,1次.d-1,连续7 d。治疗结束后,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大鼠结肠TRPV1 mRNA的含量。结果与C-N组相比:C-M组结肠组织TRPV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组相比:C-DD组、C-DS组TRPV1 mRNA表达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D组与C-D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调节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TRPV1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大鼠胃、肠、肝、脑微循环的影响,探讨足三里穴与胃之间穴位脏腑相关特异性.[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足三里1、2组、三阴交1、2组.大鼠腹腔注射利血平制作胃肠功能紊乱模型.正常和模型组及三阴交1组、足三里1组束缚7天,三阴交2组、足三里2组连续电针7天,第8天三阴交和足三里1、2组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监测各组大鼠胃、肠、肝、脑等器官表面微循环.[结果]模型组胃、肠微循环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即刻(1min)明显高于电针前(P<0.05);较模型组,足三里1、2组电针即刻(1min)胃微循环血流量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三阴交1、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即刻(1min)三阴交2组和足三里1、2组肠微循环血流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针刺对各组大鼠肝及脑微循环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胃肠功能紊乱模型大鼠胃、肠,尤其是胃微循环血流量,具有穴位特异性,为足三里穴与胃之间穴位脏腑特异性相关理论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腹膜后肿物的临床特点,评估腹腔镜在该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0例腹膜后肿物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情况,以及手术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腹膜后肿物。术后病理多样。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膜后肿物发病比较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样性,临床诊治存在困难。应在有经验的医学中心进行诊治。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特点,是值得被推荐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及体会.方法 分析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0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60例中转开腹手术,由于气腹建立困难22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25例,肝脏结肠粘连4例、胃肝门部粘连5例、十二指肠胆囊三角区粘连2例,怀疑胆囊癌变2例,所有病人恢复顺利,其中中转开腹患者6~8d出院.结论 只要术前充分准备和评估,灵活选择穿刺孔点及气腹的建立方式,有效的腹腔粘连松解及止血,再加上术者备高超的腔镜操作技术、丰富的胆道手术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上腹部手术史的LC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清燥救肺汤干预对二氧化硅(SiO2)粉尘致大鼠肺组织损伤的抗炎作用。
  方法  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清燥救肺汤对照组,SiO2模型组和清燥救肺汤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0只。经大鼠气管内灌注1 mL 50 mg/mL SiO2混悬液复制肺损伤动物模型,造模24 h后开始给予清燥救肺汤干预,清燥救肺汤低、中、高剂量及其对照组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3.75、7.5、15、15 g/kg生药,阴性对照组与SiO2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连续给药28 d。28 d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碱水解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测定大鼠肺组织TGF-β1、TNF-α、IL-1β、IL-10和IFN-γ细胞因子的水平。
  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3个清燥救肺汤干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与SiO2模型组比较,清燥救肺汤各剂量组大鼠肺质量(湿重)和肺系数、肺组织中HYP含量、TGF-β1、TNF-α和IL-1β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 < 0.05),IL-10和IFN-γ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5),且随着清燥救肺汤给药剂量的增加,其变化越明显。
  结论  清燥救肺汤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TGF-β1、TNF-α、IL-1β,促进抗炎因子IL-10和IFN-γ的释放,减轻SiO2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7.
鸡胚尿囊膜血管生长的特点及观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鸡胚尿囊膜血管的特点以及观测方法。培养海兰种种蛋,观测不同培养天数以及模拟用药后鸡胚尿囊膜血管数量、血管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鸡胚尿囊膜血管数量、血管面积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生存能力亦随之增强。培养5d的鸡胚适于局部用药观测血管生长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枳实芍药散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 IBS)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枳实芍药散治疗C-IBS的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匹维溴铵组、枳实芍药散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和枳实芍药散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了空白组,其余各组均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C-IBS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以26~28℃生理盐水按照10ml/(kg·d)的比例进行灌胃;匹维溴铵组以匹维溴铵混悬液0.0135g/(kg·d)治疗;枳实芍药散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和枳实芍药散低剂量组各以枳实芍药散3.28g/(kg·d)、1.64g/(kg·d)、0.82g/(kg·d)治疗,各14天。计算并比较各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腹主动脉血清中VIP的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匹维溴铵、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枳实芍药散和低剂量组枳实芍药散治疗后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清VI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匹维溴铵、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枳实芍药散和低剂量组枳实芍药散治疗后血清VI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枳实芍药散可能通过调节血清VIP的表达从而改善C-IBS大鼠胃肠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49.
应用闭合式颅骨开窗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后软脑膜微血管的改变。结果显示,MCAO后微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发生严重的痉挛,而内外两端却均明显扩张,血液倒流,但速度较慢。微静脉明显扩张,血流速度变慢。末梢动脉收缩,血流速度变慢甚或停止。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阴道微生态异常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PV感染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要求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患者共2400例,对其同时进行阴道微生态和HPV检查,按照阴道微生态结果分为微生态正常组864例、乳酸杆菌减少组824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392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组217例、滴虫性阴道炎(TV)组17例、混合性阴道炎组86例,分别计算每组HPV感染率,并将乳酸杆菌减少组(12.01%)、BV组(24.74%)、VVC组(13.36%)、TV组(11.76%)、混合型阴道炎组(20.93%)的HPV感染率分别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计算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上述各种类型阴道微生态异常是否影响HPV感染率。结果 BV组患者HPV感染率24.74%、混合型阴道炎组患者HPV感染率20.93%,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杆菌减少组、VVC组、TV组HPV感染率与微生态正常组H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