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鸡胚尿囊膜血管生长的特点及观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鸡胚尿囊膜血管的特点以及观测方法。培养海兰种种蛋,观测不同培养天数以及模拟用药后鸡胚尿囊膜血管数量、血管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鸡胚尿囊膜血管数量、血管面积随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生存能力亦随之增强。培养5d的鸡胚适于局部用药观测血管生长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枳实芍药散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 IBS)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枳实芍药散治疗C-IBS的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匹维溴铵组、枳实芍药散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和枳实芍药散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了空白组,其余各组均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C-IBS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以26~28℃生理盐水按照10ml/(kg·d)的比例进行灌胃;匹维溴铵组以匹维溴铵混悬液0.0135g/(kg·d)治疗;枳实芍药散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和枳实芍药散低剂量组各以枳实芍药散3.28g/(kg·d)、1.64g/(kg·d)、0.82g/(kg·d)治疗,各14天。计算并比较各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腹主动脉血清中VIP的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匹维溴铵、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枳实芍药散和低剂量组枳实芍药散治疗后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清VI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匹维溴铵、高剂量组枳实芍药散、中剂量组枳实芍药散和低剂量组枳实芍药散治疗后血清VI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枳实芍药散可能通过调节血清VIP的表达从而改善C-IBS大鼠胃肠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43.
应用闭合式颅骨开窗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后软脑膜微血管的改变。结果显示,MCAO后微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发生严重的痉挛,而内外两端却均明显扩张,血液倒流,但速度较慢。微静脉明显扩张,血流速度变慢。末梢动脉收缩,血流速度变慢甚或停止。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阴道微生态异常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HPV感染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要求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患者共2400例,对其同时进行阴道微生态和HPV检查,按照阴道微生态结果分为微生态正常组864例、乳酸杆菌减少组824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392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组217例、滴虫性阴道炎(TV)组17例、混合性阴道炎组86例,分别计算每组HPV感染率,并将乳酸杆菌减少组(12.01%)、BV组(24.74%)、VVC组(13.36%)、TV组(11.76%)、混合型阴道炎组(20.93%)的HPV感染率分别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计算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判断上述各种类型阴道微生态异常是否影响HPV感染率。结果 BV组患者HPV感染率24.74%、混合型阴道炎组患者HPV感染率20.93%,与微生态正常组HPV感染率1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杆菌减少组、VVC组、TV组HPV感染率与微生态正常组HPV...  相似文献   
45.
研究卵泡刺激素受体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共存性。方法 选取我院胃肠外科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石蜡包块标本,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定位方法检测胃癌标本中FSHR及GnRHR的定位及分布。结果 FSHR和GnRHR在胃癌组织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免疫荧光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呈阴性反应,二者分布模式相同。结论 FSHR与GnRHR在胃癌组织中分布具有共存性,提示其可能对胃癌的病理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热性中药附子对正常大鼠能量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基因水平解析附子发挥温热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附子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附子水煎液和NS 10mL· kg-1 ·d-1,连续给药20d.测定大鼠体温、代谢及消化能;比色法测定肝组织ATPase和SDH活力;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鼠肝基因表达,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分类注释;荧光实时定量PCR实验验证芯片结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附子组大鼠趾温在给药第10,20天显著升高(P<0.05),单位体重摄入能、单位体重消化能、单位体重可代谢能显著增高(P<0.05),Na+-K+-ATP酶,Ca2+ -Mg2+ -ATP酶及SDH活力显著升高(P<0.05).基因芯片结果显示附子组与空白组比较有592条基因差异表达,按Gene Ontology(GO)分类标准进行基因功能分类注释,代谢过程基因功能为最显著性基因功能(lgP=- 15.589 7).结论:热性中药附子对大鼠物质和能量代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糖、脂类和氨基酸代谢过程,这可能是附子发挥温热效应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制一种固定在常用普通眼镜架上的凹面反光镜装置,以帮助耳鼻咽喉科医护工作者摆脱传统额戴镜对医生头部的束缚。方法:将凹面反光镜片通过固定架、万向轴与普通眼镜架相连。结果:将轻薄的凹面反光镜固定在日常佩带的眼镜架上,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疗的过程中可以随意将光线反射到患者被检查的部位。结论:该眼戴镜采用了灵活的固定架将凹面反光镜片固定在常用的眼镜架上,轻便、灵活,既起到了传统额戴镜的作用,又避免了传统额戴镜的诸多不足,是传统额戴镜的良好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中药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与附子水煎液相比对虚寒模型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10只)及虚寒模型组(30只).采用生石膏、龙胆草、黄柏和知母水煎液灌胃大鼠15天复制虚寒模型,之后将虚寒模型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治疗组,10只)、附子水煎液组(对照组,10只)及模型组(10只),两个用药组分别用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附子水煎液分别灌胃治疗5天,模型组继续予模型药灌胃,空白对照组继续予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大鼠肝组织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PA)、糖原(Gn)含量以及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力.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A含量、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活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给药组P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DH含量、PA含量、Na+ -K+ -ATP酶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比附子水煎液热性略大,似乎能产生更多的能量,但是最终结论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正>目的:研究急性期与慢性期电针对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海马CA1区脑组织形态学及神经元NT-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选取人中及内关穴进行急性期及慢性期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0.
<正>目的:附子是临床常用的热性中药,多用于治疗虚寒证,本文观察附子对虚寒证动物模型能量代谢的影响,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方法:中药复方水煎液(黄芩、黄连、黄柏,1:1:1)灌胃14天造成大鼠虚寒模型,之后给予治疗药物附子水煎液1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