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症状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记录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排名前4位的症状是倦怠乏力、形体肥胖、肝区不适、胸脘痞满;前4位的舌脉象是腻苔、薄白苔、弦脉、淡胖舌。涉及的临床主要证型为脾虚湿盛型(32.41%);肝郁气滞型(24.53%);痰瘀互结型(18.52%);湿热内蕴型(17.13%)。肝郁气滞型、脾虚湿盛型、湿热内蕴型到痰瘀互结型BMI逐渐增高。轻度NAFLD中以肝郁气滞型多见,重度NAFLD中以痰瘀互结型多见。结论:脾虚湿盛型、肝郁气滞型、痰瘀互结型、湿热内蕴型是NAFLD的主要证型,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密切相关。NAFLD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有助于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2.
患者男,61岁。双手和足跖皮肤角化性丘疹37年,双手斑块破溃7年。曾因银屑病连续服用某医院自制药丸1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内细胞异型性,散在不典型核分裂相和个别角化不良细胞。诊断:砷角化病并发多发性鲍温病。  相似文献   
33.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尿液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25I人类表皮生长因子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皮损及尿液中EGF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银屑病进行期皮损表皮中EG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恢复期表皮和未受累表皮。而银屑病患者尿液中EGF在银屑病各期及正常人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EGF可能在银屑病表皮的过度增殖及异常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谨防性病恐怖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性病的流行日趋广泛,诊治性病的医院或诊所也越来越多。由于有些诊所和医院化验条件较差,或有些医生抱有谋取暴利的目的,把本来不是性病诊断为性病,加之患者对此病的特殊心理素质,导致性病恐怖症日益增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家庭关系、社会交往以及性病防治工作等方面,均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和后果。因此,性病恐怖症的防治也是性病防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病恐怖症的产生有以下重要原因:(1)自身因素:对性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其危害性等,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把自己身体平时…  相似文献   
36.
银屑病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王万卷,张秉正,王俊民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710004)近年来,免疫异常特别是细胞因子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已被学者们关注。表皮生长因子(EGF)是Cohen从雄鼠颌厂腺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肽激素「“,它...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比观察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按炎症皮损治疗前后减少率来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5%和45.0%,2组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过氧苯甲酰凝胶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Hp列为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素[1]。Hp根除的经典一线方案为标准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林/咪唑类药物和克  相似文献   
39.
最近,包括一份医学专业性报纸在内的20余家媒体,不断出现一个重复率很高的信息--"中国医生发现了一种新病".我们查阅相关专业期刊和报纸,尚未发现与此相关的专家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此病的声明或调查研究报告.也就是说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尚没有得到专家委员会的论证和认可.而此时在媒体上广为宣传有悖于科学准则.我们对其中一些专业问题的认识不敢与"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一种新的疾病?"[1]作者苟同,谨以此与高天文博士商榷.  相似文献   
40.
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32例复发性单纯疱疹患者,对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OKT8细胞比正常人增多(P<0.02),OKT4/OKT8比值下降(P<0.002),治疗结束后OKT4细胞比治疗前增多(P<0.02),OKT4/T8比值升高(P<0.005)。提示复发性单纯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已受核抑制,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较显著的免疫恢复和调节作用,对皮损复发有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