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眼周危险穴位的安全进针法。方法用成人尸体13具研究眼周危险穴位安全进针法。结果①睛明穴若紧贴眶内侧壁进针,深度超过20mm时有刺及筛前动脉的危险;上明穴若向下深刺,超过30mm有刺及眼上静脉的危险;承泣穴若向外上深刺,深度超过30mm时可刺及睫状后动脉,亦不宜紧贴眶下壁行针,超过12mm即可刺及眶下血管导致针刺意外。结论正确掌握眼周危险穴位的解剖结构与安全速针法,可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使针灸在眼科疾病的防治中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冠心丹参滴丸联合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C)来源的心肌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iPSC并诱导其分化成心肌细胞。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细胞移植组、冠心丹参滴丸组和冠心丹参滴丸+细胞移植组(联合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大鼠模型。相应方法干预4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胶原纤维沉积,ELISA检测梗死心肌组织和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干细胞因子(SC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和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P<0.01),梗死心肌组织和血清SDF-1、SCF、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和联合组大鼠EF、FS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内舍肩井穴三雏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以VHP数据集开发的三维可视化VOXEL-MAN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肩井穴相关解剖结构的辨认、分割及可视化.结果:实现了肩井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建立了相关医学知识库,生成了QTVR格式的智能动画.结论:该结果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显示肩井穴的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全过程,为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和避免针刺意外事故服务.  相似文献   
14.
正据统计,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为2.9亿,心血管病病死率高举榜首,其中农村和城市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死亡率分别为74.72/10万和58.69/10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有持续上升趋势[1,2]。MI发生后,死亡的心肌细胞被成纤维细胞代替,引起心脏结构的重构、室壁变薄和瘢痕形成,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死亡[3-5]。目前,临床上对于MI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科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实人体信息数字化的研究.针刺手法是针灸的精华和针刺疗效的关键,虽然采用一般方法对针刺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都不令人满意.在穴位融合三维数字人体的基础上,将针刺过程以力反馈形式表现出来,在针刺研究领域中可实现针刺手法的三维立体表达,可以精确形象地展示针刺操作的手法过程,可使针刺手法的效应机制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借助数字化虚拟人体从力反馈角度进行针刺手法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人体是由100多万亿细胞组成的复杂整体。目前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还远远不够,对疾病病因的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人体与环境的复杂的交互关系的研究等,也由于缺少精确量化的计算模型而受到限制。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实现人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结构到机能的数字化、可视化,建立能够对人体整体进行精确模拟的数字人体,已成为医学生物学及人体相关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P38/MAPK和MEK/ERK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的变化及其与EGB761发挥药理作用的关系,探讨银杏叶制剂EGb761治疗脑缺血的机制.方法 大鼠连续1Od口服EGb761 50、100mg/kg后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模型,通过TTC染色,免疫组化和Westem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大鼠皮质Caspase -9,Caspase-3,P38/MAPK,MEK/ERK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EGb761给药可以减少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显著性抑制脑缺血大鼠海马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显著性抑制大鼠海马神经细胞P-P38,P-MEK和P-ERK的表达水平.结论 EGb761可以减轻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损伤,其神经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内源性凋亡信号通路激活和P38/MAPK和MEK/ERK信号通路激活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周围神经损伤(PNI)后的再生修复与功能重建是神经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未达预期,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针刺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对PNI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现通过综述近年来针刺治疗PNI的动物模型、针刺穴位、针刺参数及治疗效应,并进一步总结针刺疗法在PNI中的作用机制,为寻求更好的治疗靶点和针刺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临床常用18个危险穴位融入汉堡VOXEL-MAN可视人体中,建立针灸学三维影像浏览器。方法 采用标准化二维描述的腧穴三维定位法进行腧穴定位,球体模型表达腧穴,双色度椭球的三维分割法进行肌肉分割,图形建模法构建血管神经,语义网络法和构建智能物体模型法建立相关医学知识库。结果 实现了危险穴位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显示,建立了相关医学知识库,生成了QTVR格式的智能动画。结论 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显示腧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全过程,为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和避免针刺意外事故服务,为针灸腧穴解剖学提供一种理想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相-枢辨证”学术理念在骨伤康复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10月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所患疾病单病种的临床管理路径开展医学服务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对照组管理方案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相-枢辨证”学术理念完善专科工作。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专科管理质量与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康复疗效、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并发症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信息获取与应用、情绪管理、康复训练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以上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中医“相-枢辨证”学术理念在骨伤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总体专科管理质量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