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旋覆代赭汤中15种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 C18(2.1 mm×100 mm,2.0μm)色谱柱,流动相用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采用ESI源,以MRM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 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异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新甘草苷、绿原酸、隐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6-姜辣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8 6),平均回收率在97.0%~103.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性好,可为旋覆代赭汤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舒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胃舒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结果: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良好,芍药苷在103.68~1036.8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470x-0.1943,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01%。结论:本方法适用于胃舒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以标准汤剂的绿原酸含量和特征图谱为基准,研究石楠叶配方颗粒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石楠叶标准汤剂样品,建立其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及特征图谱测定方法;收集不同来源15批次石楠叶药材、饮片及3批中试配方颗粒,检测绿原酸含量及特征图谱,分析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相关性及指标成分绿原酸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5批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平均值为21.5%(20.0%~22.4%);绿原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1.63 mg·g-1(20.04~22.81 mg·g-1);共标定9个特征峰,以绿原酸(2号峰)为S1峰,芦丁(4号峰)为S2峰。石楠叶药材、饮片、配方颗粒中绿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91~7.33、5.79~6.98、15.61~15.72 mg·g-1,药材-饮片绿原酸转移率为91.94%~99.05%,饮片-标准汤剂绿原酸转移率为64.22%~81.36%,饮片-配方颗粒绿原酸转移率为55.31%~61.71%。石楠叶药材、饮片、配方颗粒特征图谱中均检测出9个特征峰,且相对保留时间均在规定范围内。结论 以石楠叶标准汤剂为基准,其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9个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绿原酸量值传递规律稳定,含量均在标准汤剂范围内,表明石楠叶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ESI-Q-TOF-MS/MS)技术快速鉴定双参药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分离,以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A相)-乙腈(B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扫描范围m/z 100~2 000,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质谱数据信息对比,并结合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质谱数据库(ChemicalBook, ChemSpider, Pubmed等)及相关文献,对双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 从彝族药双参中共鉴定出5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1个环烯醚萜类、23个有机酸类、14个三萜类、4个糖苷、其他类(1个香豆素类、1个生物碱类、2个酯类、1个多酚类、2个核苷类),其中通过与对照品对比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马钱苷、马钱苷酸和樟芽菜苷。结论 该研究首次...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小红参HPLC特征图谱,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小红参药材特征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21.0和SIMCA-P 13.0软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2个指标性成分并测定含量。结果:在特征图谱中标定14个共有峰,且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0;指认的2个成分分别为小红参萘酚苷A和小红参醌苷乙;聚类分析将15批样品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1为提取标准,得到2个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得到3个质量差异标志物;15批样品中上述2个成分含量分别为13.7670~23.9264 mg/g、4.2405~6.2069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小红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乌鸡白凤丸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乌鸡白凤丸对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结果:乌鸡白凤丸2g/kg、6g/kg能明显提高骨质疏 松大鼠抗疲劳能力,增加骨小梁宽度及骨小梁面积,X片显示股骨皮质厚度增厚、骨密度及扫描灰度值增加、骨Ca含量增加。结论:乌鸡白凤丸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7.
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补血胶囊中黄芪甲甙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黄芪补血胶囊中黄芪甲甙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用氯仿:甲醇:水=13:6:2下层溶液为展开剂,lO%的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波长为530mm。结果:黄芪甲甙在线性范围1~5μg,平均回收率为98%,RSD为1.98%,n=6。结论: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甙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7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淡豆豉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59nm处测定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制得的异黄酮试样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异黄酮含量。结果: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259nm处对试样中异黄酮类进行含量测定。生药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以染料木素计算为0.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相对标准偏差为2.6%。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检验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从调控低氧应激及线粒体功能角度探讨温经汤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消化法原代培养EMT患者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实验设正常(Control)组、5%空白血清(5% KBXQ)组、10%空白血清(10% KBXQ)组、5%温经汤血清(5% WJTXQ)组、10%温经汤血清(10% WJTXQ)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组ESCs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ESCs线粒体超微结构,高内涵分析(HCS)法多参数同时检测细胞线粒体功能[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膜通透性、细胞核荧光强度、细胞核大小及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和剪切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5% KBXQ和10% KBXQ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线粒体嵴明显,线粒体内外膜清晰;HCS多通道荧光染色显示,MMP及Cyt C表达、细胞膜通透性无显著变化,细胞核呈现均匀淡染;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及Bax/Bcl-2值均无明显变化。与Control组及相应体积分数KBXQ组比较,5% WJTXQ及10% WJTXQ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线粒体超微结构破坏,部分线粒体肿胀,嵴模糊;MMP显著降低,Cyt C释放量明显增加(P<0.05,P<0.01);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加(P<0.01),并可观察到核固缩、核内DNA凝集、细胞数量下降等凋亡特征(P<0.05,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HCS分析结果一致;且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值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温经汤能够下调异位ESCs中HIF-1α表达而改善低氧应激,抑制细胞增殖,降低线粒体生物活性,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防治EMT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0.
徐长卿为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的干燥根和根茎,为我国传统中药,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发现挥发油类、C_(21)甾体类、多糖类、黄酮类成分等共计168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徐长卿具有广泛的镇痛、抗炎、抗病毒、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主要对徐长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丹皮酚和邻羟基苯乙酮可作为徐长卿的主要Q-Marker,以期为徐长卿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