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本文就面色诊法目前研究现状,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面色理论、形成机理及具体应用;面温与面色、面温与证;色泽影响因素、不同疾病色泽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归纳,仅供研究者及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s蛋白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宣肺、固本、宣肺固本三种中医治法(宣肺方、固本方、宣肺固本方)对其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并用不同中医治法(宣肺方、固本方、宣肺固本方)对其进行干预。在激发哮喘并治疗4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大鼠肺系数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治疗后,(1)哮喘大鼠的肺系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中药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哮喘大鼠支气管肺组织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而Smad7蛋白的表达下降,三种中医治法对其均有影响,宣肺固本治法优于其他治法,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大鼠气道重建模型中TGF-β1、Smad3蛋白与气道重塑呈正相关,而Smad7蛋白则与气道重塑呈负相关;中医宣肺固本法治疗哮喘气道重建可能与调节TGF-β1和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固本、宣肺、宣肺固本3种中医治法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卵蛋白复制哮喘大鼠模型,予以灌胃给药治疗,分别利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液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数和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结果:经过固本、宣肺、宣肺固本3种治法中药治疗,哮喘大鼠BALF中EOS计数均降低,血清中MMP-9的表达水平降低、TIMP-1的表达升高,与模型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固本、宣肺、宣肺固本3种治法对哮喘大鼠炎症及气道重建均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肺泡浸润,下调MMP-9表达与上调TIM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立秋又称交秋,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运用心电-压力多源传感器脉诊仪同步采集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的脉象和心电信号并提取信号特征,旨在探讨两种信号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心电-压力多源传感器脉诊仪同步采集222例CHD患者的脉象信号和心电信号,运用特征提取方法提取脉象时域特征和心电信号特征,运用典则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CA)探究两种信号的关联性。结果 脉象时域特征和心电信号特征两组变量间的第一典则变量U1和V1的相关系数为0.850(P<0.01);脉象时域特征T、t1、t3、t4、t4/T在自身第一典则变量U1上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942、-0.531、-0.661、-0.585、0.808,在对方第一典则变量V1上的交叉载荷系数分别为-0.801、-0.451、-0.562、-0.497、0.687;心电信号特征PR间期、ST片段、QT间期、心率(heart rate, HR)在自身第一典则变量V1上的载荷系数分别...  相似文献   
76.
国内外多位学者采用图像信息采集和分析方法的相关技术,研制了各种舌诊仪器。为了对目前各家的舌诊仪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检索近10 年国内外文献中涉及的舌诊仪相关硬件配置和技术参数,梳理了各个舌诊仪在硬件的设计和发展的脉络,探讨近几年舌诊仪器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7.
78.
中医闻诊是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的特色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是历代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的传承。它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疾病和证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传统中医闻诊理论出发,阐述其地位和作用,从而展望未来中医闻诊的现代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9.
燕海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36-493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最常用、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快速补液给药的途径,是目前仍不可替代的给药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士静脉输液“一针见血”和“见血无痛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于患者,尤其是长期输液的患者,更是盼望能有功底扎实、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护理人员服务。本着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原则,本文就笔者多年在临床工作中对进针准确度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疼痛的体会,与同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0.
小儿花剥苔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花剥苔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562例儿童,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3(CCR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5(CCR5)表达量等.结果:花剥苔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过敏、哮喘史、感染、先天体质等.花剥苔组T、B淋巴细胞亚群及CCR3、白细胞介素4水平高于非花剥苔组及正常组(P〈0.05).结论:小儿花剥苔形成与过敏、感染、哮喘史、先天体质密切相关,且T、B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为花剥苔形成的免疫学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