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7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369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384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316篇
内科学   708篇
皮肤病学   47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02篇
综合类   2493篇
预防医学   944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1078篇
  21篇
中国医学   956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257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甲醛合次硫酸氢钠(Sodim fomaldehyde sufoxlate)俗名吊白块,工业用作漂泊剂、还原剂。多年采不法商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用作漂白剂,人体摄入造成的急、慢性损害作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国家有关卫生法规规定食品中不能检出吊白块。  相似文献   
102.
七氟醚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在缺血后期及再灌注早期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行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剂量依赖性。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吸氧组和0.5、1.0、1.5MAC七氟醚后处理组,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120min后再灌注72h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各七氟醚后处理组于再灌注即刻的前20min和后10min给予不同浓度七氟醚吸入。再灌注后的24、48和72h行神经功能评分(NDS),并于最后一次评分后测定脑梗死容积比。结果0.5、1.0和1.5MAC组的脑梗死容积比分别为0.39±0.03,0.31±0.03和0.24±0.03(P<0.05),明显小于对照组0.53±0.05(P<0.05)。吸氧组为0.51±0.05,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七氟醚后处理组NDS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吸氧组。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缺血后期和再灌注早期吸入0.5、1.0和1.5MAC七氟醚行后处理均具有脑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3.
为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笔者采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v6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示CD44v6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survivin主要在细胞质。60例结直肠癌CD44v6和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65.0%。它们与肿瘤临床Dukes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有关(P〈0.05)。提示分别检测CD44v6和survivin蛋白表达.对了解结盲肠癌的牛物学行为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是一门免疫学与病理形态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现代生物医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学,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05.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是一门免疫学与病理形态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 ,是现代生物医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学 ,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 ,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免疫组化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生物技术 ,对每一个抗体标记物都有独自特定的染色方法 ,目的是能够明确各种组织起源 ,判定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异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是以酶为标记物 ,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补体法、免疫酶桥法、免疫酶双桥法、过氧化物酶抗氧化酶法(PAP)和双PAP法等。以酶标的葡萄球菌A蛋白、生物素卵白素酶标记复合物 (ABC)以及…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观察加用青霉烷砜后氨苄青霉素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加用青霉烷砜后对69株痢疾杆菌的杀菌效果,从单纯氨苄青霉素的杀菌率59.4%(41/69)提高到98.6%(68/69),有显著增效作用(P<0.005)。各株痢疾杆菌对国产和墨西哥产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无差异。证明青霉烷砜对氨苄青霉素有增效作用,对原耐氨苄青霉素痢疾杆菌的杀菌率达96.4%(27/28)。对耐药痢疾杆菌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应用低能量窄脉冲直流电(DC)消蚀家兔实验性室速和犬房室结。结果:(1)硝蚀家兔右室心外膜实验性室性心动过速(VT)起源点(乌头碱注入部位),和常规脉冲DC相比,疗效相同,所用能量低,组织损伤轻;(2)经导管消8只犬房室结,4只形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余均为1:1房室传导,例题AH间期较消蚀前长,2周后复查,3例Ⅲ°AVB中,Ⅲ°AWVB及Ⅱ°Ⅰ型AVB为1例,另1例恢复1:1房室传导,但AH莘期较消蚀前长,余间期仍长于消蚀前,均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0.
以健康Wistar大白鼠为材料,对微波快速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染色与灌注法显示微血管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过氧化物酶组织化学法具有不用灌注,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对血管无扩张、破裂等人为改变的特点,保持了微血管真实的自然形态和管径大小,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判定组织器官活体时的血液循环状况。可以用于人及动物的大脑、脊髓、皮肤、耳及食管等组织内微血管形态学研究和定量分析。并对过氧化物酶显示微血管的原理和微波辐射促进染色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