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12.
13.
目的探讨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对CT扫描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进行比较,分析肿瘤不同位置(锁骨上、食管气管沟、后纵隔、气管旁、主动脉下、前纵隔、隆突下、食管旁、肺韧带、气管支气管、肺内、横膈、贲门旁、胃左、肝总、脾门及腹膜后)及不同区域(1-4、5-6、7、8-10和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的术前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吻合度。结果两种方法在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1-4区域、8~10区域、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锁骨上、后纵隔、前纵隔、肺韧带、横膈、肝总和脾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吻合度较强,在食管气管沟、气管支气管和贲门旁的吻合度一般,在气管旁、主动脉下、隆突下、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及以上区域的吻合度较弱。结论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有良好的价值,但在部分区域应结合腔内超声及PET-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化疗(POCRT)和单纯化疗(POCT)的疗效。方法 对术后140例病理分期为Ⅲa-pN2的NSCLC患者用随机信封法分为POCRT组和POCT组,每组7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和顺铂,共化疗4个周期。在第1、21、43、64天给予紫杉醇175 mg/m2,顺铂60 mg/m2静脉滴注。POCRT组在化疗的第1天给予同期放疗,50.4 Gy/28次。结果 POCRT组5年总生存率为37.9%;POCT组5年总生存率为27.5%,POCRT组死亡风险比为0.69(95%CI,0.457~1.044,χ2=3.224,P>0.05)。POCRT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30.3%;POCT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8.8%,POCT组复发风险比为1.49(95%CI,1.008~2.204,χ2=4.193,P<0.05)。亚组分析显示POCRT组能明显提高pN2淋巴结≥2枚患者总生存率(χ2=5.308,P<0.05)。POCRT组复发率(χ2=5.308,P<0.05)和远处转移率(χ2=3.840,P<0.05)均显著低于POCT组。POCRT组1例患者死于脓毒血症,POCRT组发生3,4级放射性食管炎高于POCT组(χ2=8.010,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相似且可耐受。结论 和POCT相比,POCRT能减少 Ⅲa-pN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无复发生存率,POCRT未能提高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肾结石是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常常对肾脏造成损害,严重者损伤肾功能,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以其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及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逐渐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1]。本文观察了应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42例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约占30%[1].本研究分析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胸段食管癌首程治疗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及毒副作用,为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84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临床分期Ⅲb-Ⅳ期。采用单盲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剂量75 mg/m~2;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化疗,500 mg/m~2,两组均21天/周期。持续4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判定疗效,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制定的毒性评价标准(CTC)评估两组毒性作用情况。结合1年随访统计两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肿瘤治疗有效率(RR)(完全缓解是CR,部分缓解是PR; RR是CR+PR例数占总例数比例)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4.29%(6/42)、64.29%(27/42),观察组RR和DCR分别为16.67%(7/42)、69.05%(29/4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4.613、4.459、5.126,P均0.05)。对照组和观察组6个月、1年生存率和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化疗近远期效果同多西他赛,但毒性作用明显减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药物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了33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结果 5年生存率Ⅰ期100%,Ⅱ期88.2%,Ⅲ期42.9%,Ⅳ期0%。分析中发现腋淋巴结是否转移、T分期及临床分期对预后有影响。激素受体阳性者生存率高,但无阴性对照组。结论 男性乳腺癌预后相对女性乳腺癌无明显差别,应采用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应为一线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PPF方案(平阳霉素8 mg/d,第1、3、5、7天-Fu 50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和PF方案(顺铂2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5-Fu 50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治疗初治局部晚期(T4N2~3M0)的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67例初治鼻咽癌(T4N2~3M0)随机分成PF组(n=34)和PPF组(n=33),完成2周期诱导化疗后进行常规外照射放疗.结果PPF组治疗后6个月内鼻咽腔肿物完全消退率为87.79%(29/33),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90.00%(27/30),PF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4.71%(22/34)和66.67%(20/30).PPF组疗效明显高于PF组(P<0.05).在急性毒副反应方面,2组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炎无明显差异(P>0.05),仅有脱发PPF方案组较PF组严重(P<0.01).结论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中,PPF方案比PF方案近期疗效明显提高,但还需扩大样本进行研究,另还需观察其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放射疗法(放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国肿瘤患者中约有70%接受放疗。放疗的免疫调节效应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放疗和免疫治疗之间有很多协同之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性作用的细胞,与肿瘤关系密切,可通过细胞与细胞间接触、分泌抑制性的细胞因子以及干扰细胞代谢等方式参与到肿瘤的发病机制、进展以及肿瘤的治疗和预后等各个领域。该文以Treg的免疫学特性为出发点,系统的阐释肿瘤放疗与免疫分子的相互关系,旨在为肿瘤放疗联合Treg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