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7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内科学 | 2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87篇 |
预防医学 | 33篇 |
药学 | 2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极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2月应用小切口单节段XLIF联合侧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32例病例资料, L4/5 11例,L3/4 15例,L2/3 6例。采用术前及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前凸角,活动度评估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46±15) min;术中出血量(65±38) ml。VAS评分、0DI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背侧和腹侧高度增加3.8 mm和4.4 mm,融合节段前凸角为12.4°,节段活动度为2.15°和2.35 mm。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在随访过程中得到完全缓解。 结论 对于退行性腰椎不稳,XLIF联合侧路椎弓根钉固定作为一种微创脊柱融合技术,可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恶性肿瘤患者除原发病外第二大死亡原因,对患者的生存时间和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VTE的发病率高达4%~20%,是非恶性肿瘤患者的4~7倍。在治疗和预防VTE过程中平衡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合并VTE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64.
经前臂静脉径路行右心导管检查和肺动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前臂静脉径路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临床研究,连续观察68例符合人选标准的疑诊肺血管病患者,采用前臂静脉径路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结果 经前臂静脉径路穿刺置入鞘管成功率为97.1%,成功完成右心导管检查和肺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1.2%.本组病例中有6例患者经前臂静脉径路未能完成右心导管检查,其中2例前臂静脉细小,3例患者存在左侧锁骨下静脉纤细,1例有前臂注射毒品史导致浅表静脉充盈差.仅有1例患者发生腋静脉分支出血和局部血肿的并发症.结论 经前臂静脉径路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舒适度高,建议作为右心导管和肺动脉造影可选的检查径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整合素相关蛋白CD_(47)和P-选择素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病例来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一科住院的COPD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55~84岁,平均(65±7)岁.未经任何治疗时为急性加重期(AECOPD)组,经过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吸氧和支持等治疗,达到临床缓解时为稳定期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加名为对照组,其中男14名,女6名;年龄45~80岁,平均(59±7)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浆中CD_(47)和P-选择素水平,并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SNK-q检验和Pearson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ECOPD组CD_(47)阳性率为(93±4)%,明显高于稳定期组的(72±11)%和对照组的(6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1.26和13.32,均P<0.01),稳定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73,P>0.05);AECOPD组P-选择素阳性率为[(35±11)%],明显高于稳定期组[(12±8)%]和对照组[(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9.93和12.19,均P<.0.05),稳定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90,P<0.05);AECOPD组血小板计数为(188±56)×10~9/L,与稳定期组的(213±57)×10~9/L和对照组的(204±51)×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4,P>0.05);AECOPD组CD_(47)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77,P<0.01),稳定期及对照组CD_(47)与P-选择素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4和-0.15,均P>0.05).结论 CD_(47)和P-选择素作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在AECOPD时明显增高,表明AECOPD存在血小板活化,提示血小板作为一种炎性细胞参与AECOPD发病,可能以其活化形式发挥重要作用.CD_(47)和P-选择素可作为判断AECOPD严重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损伤进行干预治疗,探讨其对脊髓神经细胞中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wister大鼠分为三组:未损伤未给药组(A),损伤后注射生理盐水组(B),损伤后注射MP组(C)。利用Allen氏重物坠击法(weight drop,WD)技术,以2.5g×10cm致伤力造成T8脊髓损伤模型,C组分别于术后即刻经尾静脉按首次剂量30mg/kg注射MP,以后按5.4 mg/(kg·h),共23h.分4次静推;B组在同时间点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于2d、5d、12d、28d取A、B、C各组损伤部位脊髓组织作bFGF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上,大剂量MP可以显著地提高bFGF的表达。[结论]大剂量MP可能通过提高损伤脊髓组织中bFGF的表达,来发挥受损脊髓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多态性(rs2295080)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随访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88例患者,提取患者静脉血标本的DNA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mTOR rs2295080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联.[结果]在结肠癌患者中,rs22995080 GG基因型携带者的预后生存较TG/TT基因型明显下降(HR=3.07,95%CI:1.15~8.22).同时发现该作用在中分化(HR=3.74,P=0.008),无淋巴结转移(HR=11.87,P<0.001)和Ⅱ期(HR=14.74,P<0.001)的结肠癌患者中更加明显.而在直肠癌患者中,rs2295080 TG/GG基因型较TT基因型可明显提升患者的预后生存(HR=0.48,95% CI:0.23~0.99).该保护作用在无远处转移(HR=0.28,P=-0.0 11)和Ⅲ期(HR=0.21,P=0.019)的直肠癌患者中更加明显.[结论] mTOR rs2295080可能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相关并可作为结直肠癌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初步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复合多肽疫苗(VEGF/b FGF complex peptide vaccine,VBP3)对雌性小鼠的毒性及其生殖的影响。方法: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VBP3蛋白,将纯化获得的VBP3免疫雌性BALB/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监测亲本小鼠体重,测定亲本小鼠脏器重量并对小鼠脏器进行HE染色观察;将免疫小鼠与未免疫雄性小鼠交配后,测定F1代小鼠存活率、体重、相关脏器重量,并对相关脏器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血清中抗VEGF、抗b FGF抗体滴度分别为1∶3 000、1∶20 000,且免疫组F1代小鼠能检测出低滴度的抗b FGF抗体,但抗VEGF抗体不能检出。在小鼠生产率实验中,免疫组与对照组崽鼠数目未见明显差异,但免疫组F1代小鼠存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在亲本小鼠中,免疫组小鼠各脏器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未有差异,而在F1代小鼠中,2个组别的小鼠肝脏重量存在差异,但其它脏器重量未有差异;HE染色显示,在亲本小鼠中,2个组别小鼠的各脏器形态未有明显差异;在F1代小鼠中,免疫组F1代小鼠的肝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形态差异。结论:VEGF/b FGF复合多肽疫苗未对亲本小鼠主要脏器造成直接损伤,但对亲本小鼠的生殖及F1代小鼠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标准射频热凝术在臀上皮神经炎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佛山市第六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诊断为臀上皮神经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68例,均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变化及终末随访时的优良率(改良MacNab标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60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3例轻微疼痛但不影响正常活动,3例术后仍有疼痛、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后缓解,2例疼痛患者行再次射频热凝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1 d、1周、1个月、6个月及终末随访时的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达95.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穿刺针口感染、皮下血肿形成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臀上皮神经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或症状反复者采用射频热凝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腰臀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