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常见微生物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4月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医院妇科门诊,同时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支原体培养及HR-HPV分型的19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999例患者中,HR-HPV阳性组434例,占21.71%(434/1999),HR-HPV阴性组1565例,占78.29%(1565/1999)。细菌性阴道病(BV)共63例,占3.15%(63/1999),其中HR-HPV阳性组中BV的构成比为4.84%,HR-HPV阴性组中BV的构成比为2.68%,两组BV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OR=1.84,95%CI为1.08~3.15,P=0.02),而HR-HPV感染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阴道混合感染无相关性(P>0.05)。结论BV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而VVC、TV、UU、MH及阴道混合感染与HR-HP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比分析阴道分泌物六联检法与白带常规镜检法的一致性。方法随机抽取23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六联检法和显微镜法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白细胞、BV阳性检出率与显微镜法接近(P>0.05),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显微镜法(P <0.05),滴虫的阳性检出率低于显微镜法(P <0.05)。阴道分泌物六联检法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显微镜法(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法的异常检出率高于单用六联检法或单用白带常规镜检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分泌物六联检法与传统显微镜法比较,整体一致性较好;在阴道微生态方面的评价上,六联检法较显微镜法敏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滴虫检出率低于显微镜法,因此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于临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液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受试者血清中Hcy和尿液U-mAlb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cy和尿液U-mAlb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lb检测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U-mAlb检测阴性的患者比较,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U-mAlb水平均高于正常人,高Hcy血症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异型登革热病毒(DENV)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DE)的体外实验研究模型。方法将梯度稀释的抗-Ⅱ型登革热膜前蛋白prM单克隆抗体与Ⅲ型登革热病毒(MOI=3)于37℃、5%CO2培养箱内孵育90min形成抗体-病毒复合物后感染K562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检测DENV抗原在细胞内的表达增强。结果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的效果取决于抗体浓度。稀释度为1/2560的抗体与DENV结合共同感染K562后,细胞内登革热病毒抗原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有明显增强,real-time PCR检测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K562细胞内登革热病毒数量显著增加。结论成功建立了登革热病毒的异型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的体外研究模拟,为后续的ADE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模型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5.
潘玥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44-24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首选方法.但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死亡率会明显增加.主动脉气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对衰竭的心脏可起到辅助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稳定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心功能.两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急诊PCI患者的生存率[1].我科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IABP支持下,对17例AMI患者行急诊PCI,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2009年昆明市无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柯萨奇B5(coxsackie virus B5,CVB5)分离株(KMA193-09)的VP1基因特征。方法采用RD细胞、Hep-2细胞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VP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用Mega 4.0等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从无菌性脑膜炎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CVB5,其VP1区的核苷酸长度均为831bp,未发现核苷酸插入与丢失。与浙江COXB5/ZHEJIANG/12/02(CFS)株、山东02336/SD/CHN/2002/CB5株及浙江COXB5/ZHEJIANG/13/02株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98.19%,与国外毒株的同源性为95.67%~97.83%。在进化树上与YZ081/SD/CHN/2005/CB5株显示在同一个分支上。结论分离的肠道病毒为柯萨奇病毒B组5型(CVB5),分离株(KMA193-09)VP1区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37.
晚期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67例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璐  潘玥  胡茜 《西部医学》2011,23(5):909-911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术中的处理方式。方法分析晚期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A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B组)及单纯行剖宫产(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均为67例。对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置胎盘、胎位异常、新生儿体重、抗生素使用时间与B、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间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处理巨大子宫肌瘤是可行的,但必须根据受术者的个体情况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昆明分离株KMM08全基因序列,了解其遗传特性.方法 设计针对CA16引物,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和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序列.利用Mega 4.1,RDP3和SimPlot 3.5.1等软件分析全基因序列.结果 获得KMM0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409bp,编码含219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与其他CA16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9.0%~ 98.2%和94.5% ~ 99.3%,其中SZ-HK08-3与国际标准株G10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79.1%和94.8%;而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标准株BrCr同源性分别为78.7%和89.0%.在各个区段上,KMM08与SZ-HK08-3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0%~99.0%和98.0%~100.0%,同源性最高;与G10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4.2% ~ 86.9%和90.9% ~97.0%;与EV71 BrCr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65.0% ~ 84.9%和71.0%~95.2%.进化分析发现KMM08属于B基因型的一个分支.RDP3和SimPlot 3.5.1软件分析发现Tainan-5079-98序列发现重组信号,而KMM08未发现.结论 KMM08分离株为B基因型;CA16与EV71在非结构区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不同孕周起病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和围产儿结局,为早发型ICP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04例IC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按起病孕周分为3组,孕周<28周为A组(59例),28~31周为B组(72例),≥32周为C组(173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早产率、剖宫产率、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血清TBA水平、早产率、剖宫产率、羊水粪染发生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新生儿出生体重C组高于A、B组(P <0. 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3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妊娠28周前后起病的ICP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围产儿结局存在明显差异,而32周前后起病的患者差异不明显,可将早发型ICP的诊断界定为28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儿童及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病原体检出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115例SCAP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儿童组(14岁,38例)和成人组(≥14岁,77例)。取所有病例急性期痰标本、血清学标本及咽拭子标本,行呼吸道病毒、细菌学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检测,分析两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临床表现、体征。结果成人组74例(96. 10%)患者至少检出一种病原体,其中细菌感染55. 84%,病毒感染44. 16%,真菌感染2. 60%,肺炎支原体感染22. 08%,混合感染23. 38%;非典型病原体总检出率为22. 08%。儿童组37例(97. 37%)患儿至少检出一种病原体,其中细菌感染44. 74%,病毒感染50. 00%,真菌感染5. 26%,肺炎支原体感染26. 32%,军团菌感染5. 26%,混合感染28. 95%;非典型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1. 58%。两组病原体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成人组男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儿童组,伴基础疾病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儿童组,但上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成人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于冬季,发生率为70. 59%,显著高于儿童组的10. 00%(P 0. 05);儿童组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于春夏两季,总发生率为70. 00%,显著高于成人组的29. 41%(P 0. 05)。结论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为儿童及成人SCAP主要检出病原,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据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