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3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建立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测定方法。方法在含有环维黄杨星D的血浆中加入内标盐酸多奈哌齐,碱化后液-液萃取,采用LC-MS联用技术,以环维黄杨星D的准分子离子([M+H]^+,m/z403)和内标多奈哌齐的准分子离子([M+H]^+,m/z 380)进行测定。色谱条件:Agilent SB C18(2.1 mm×50mm,3.5μm),甲醇:醋酸盐缓冲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0.4 mL/min;质谱检测参数:大气压化学源(AP-CI)接口,气化室温度:350℃,鞘气流速:65 arb,辅助气流速:20 arb,放电电流:5.00μA,毛细管温度:200℃。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1-500 ng.mL^-1的范围内呈线性,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1。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专一和快速的优点,可用于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2.
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中杠柳毒苷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阚红玉  谢跃生  王跃飞  戚爱棣  潘桂湘  刘虹 《中草药》2008,39(10):1493-1496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中杠柳毒苷的HPLC测定方法,对其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地高辛,用甲醇沉淀蛋白-C18固相萃取处理,氮气吹干后流动相复溶进样。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s SB-C18柱(150 mm×4.6 mm,5μm)和保护柱Agilent Zorbax C18柱(12.5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20μL。结果此法空白血浆中无内源性物质干扰样品测定,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02~2.0 mg/L(r=0.999 8),最低定量限为0.02 mg/L,平均提取回收率大于81.8%,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4.64%,准确度试验的结果在101.3%~111.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并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杠柳毒苷的药时曲线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考察乌头类生物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降解产物。方法:采用HPLC—uv考察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不同温度(60~100oc)、pH值(7~10)和时间(0~20h)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并运用HPLC—IT/MS对其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中性pH环境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易分别水解成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pH8.5碱性条件下,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分别水解成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和新乌头原碱。结论:双酯型乌头碱在一定条件下不稳定,易转化成毒性相对较低的单酯型和胺醇型生物碱,此研究为保证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乳腺癌细胞(MCF-7/ADM)的多药耐药性(MDR)是导致抗肿瘤药物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现认为细胞中的P-gp、Bcl-2、GST-π、TopoⅡ等蛋白可能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少中药能够下调MDR1 mRNA和/或P-gp的表达,从而逆转MCF-7/ADM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多药耐药性,提高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主要对MCF-7/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机制及有逆转MCF-7/ADM多药耐药作用的中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质谱在药物鉴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质谱采集及数据挖掘技术,如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扫描、提取离子流技术、中性丢失过滤技术、产物离子过滤技术等,也相应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和发展。其中一种基于高分辨质谱数据的过滤技术——质量亏损过滤技术(MDF),根据代谢物与原形药物具有相近的质量亏损这一规律,对采集的高分辨质谱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通过一次或有限几次进样可从复杂背景中发现和鉴定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6.
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薇  蔡刚  潘桂湘  郭俊华  胡静 《中草药》2004,35(6):695-696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G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嫩枝,含有的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仅有TLC鉴别,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了桂枝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并测定了4个市场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桂枝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7.
地高辛药动学相互作用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高辛为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强心药,具有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等特点,且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药物相互作用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有较大的影响,易发生中毒等不良反应,故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地高辛的药动学相互作用角度探讨其作用的机制及研究现状,以便为临床更加合理、安全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补骨脂水煎液透过不同孕期大鼠胎盘屏障的药物成分。方法:按2.7g/kg给予Wistar大鼠补骨脂水煎液,早、中、晚孕期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12h取血及胚胎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各生物样品所含药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各孕期大鼠血浆及孕早、晚期胚胎组织中均检测到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孕中期胚胎组织中检测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论:补骨脂水煎液的主要药物成分均透过了胎盘屏障,孕期应用时应关注其对胚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五丹胃福颗粒中柚皮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ODS2(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21:7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3nm,柱温25℃下对柚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柚皮苷的进样量在0.001128~0.06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7×106X-3.2×10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6%(n=6)。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五丹胃福颗粒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0.
香加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加皮为临床常用中药村,因品名、性状、功效、主治与中药五加皮有相似之处,临床与五加皮混用情况相当严重。近年来,香加皮的新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临床用量日趋增加。然而,香加皮的毒副作用屡见报道,其成分杠柳毒苷的药理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综述了香加皮的本草学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及其发展前景等,为香加皮的临床合理应用及其新的药用价值的综合挖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