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味方中"涤痰"和"逐瘀"作用药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TGF-β_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PF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涤痰"作用药对高、中、低剂量组和"逐瘀"作用药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SA)检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Smad2/3、Smad7表达水平。结果:"涤痰"作用药对和"逐瘀"作用药对低、中剂量组及罗红霉素组TGF-β_1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涤痰"作用药对低剂量组Smad2/3水平低于模型组;"涤痰"作用药对高剂量组和"逐瘀"作用药对各剂量组Smad7水平高于模型组。结论:玉屏风散加味方中"涤痰"和"逐瘀"作用药对对COPD大鼠TGF-β_1/Smad信号转导通路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2.
背景与目的 中国胃癌疾病负担较重且预后影响因素较多,有关量化和综合评估预后风险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列线图探究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对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列线图与传统TNM分期进行预后评估效能比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作为训练组(n=300),同时从胃肠外科另一病区纳入接受相同手术处理的胃癌患者作为验证组(n=100)。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类型、肿瘤部位、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LNM)等信息;术前3 d收集外周静脉血数据,并计算NLR和PLR,通过ROC曲线确定NLR(1.98)和PLR(134.87)的最佳临界点。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暴露与结局指标的关联,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识别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纳入列线图后通过C-指数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评估列线图的稳定性。最后,基于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列线图和传统TNM分期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组男性患者220例(73.3%),验证组男性患者69例(69.0%),训练组平均年龄(62.52±10.61)岁,验证组平均年龄(63.67±10.21)岁。两组除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和侵袭深度外,其他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组中位生存时间(OS)为28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63.5%、43.0%和35.1%;验证组中位OS为32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58.9%、41.6%和31.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侵袭深度、存在LNM、NLR、PLR和CEA水平均与OS有关(均P<0.05)。经过多因素调整后,存在LNM、术前NLR>1.98、PLR>134.87和癌胚抗原(CEA)≥5 μg/L的患者OS显著缩短(均P<0.01)。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C-指数=0.81)和验证组(C-指数=0.75)的拟合度良好。此外,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组1、3、5年OS率的AUC值(0.865,0.855,0.827)高于TNM分期(0.677,0.690,0.683);验证组1、3、5年OS率的AUC值(0.856,0.788,0.725)高于TNM分期(0.781,0.691,0.605)。结论 NLR和PLR是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两者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行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1、3、5年OS率,为临床医师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护理决策证据。  相似文献   
11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晶晶  张希全 《医学综述》2013,(20):3726-3728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最常见的深静脉疾病之一,根据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血栓脱落极易导致肺栓塞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溶栓、机械性血栓清除和血栓抽吸等腔内介入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内、外科治疗受到挑战.该文就目前急性LEDVT的临床研究和腔内治疗予以综述,并探讨腔内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4.
随着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颅内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成为临床的棘手问题.近年上市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对MDR革兰阴性菌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本文介绍了临床上8例CAZ-AVI治疗MDR革兰阴性菌颅内感染病例,除1例治疗失败外,其余7例均显示有效.CAZ-AVI有望成为临床治疗颅内革兰阴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分析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方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简称MP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根据疗法分组,A组(常规用药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30例,B组(常规用药治疗)30例,比较体征变化、肺功能变化、机体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 临床体征比较,A组肺啰音、发热、咳嗽、肺部异常、激素用药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比较,A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最大呼气中段流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反应比较,A组白细胞介素2指标高于B组,A组白细胞介素6指标、肿瘤坏死因子指标、γ干扰素指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比较,A组免疫球蛋白A指标、免疫球蛋白M指标、免疫球蛋白G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可显著缓解肺炎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促进并发症防控,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