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探讨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间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219例,对照组187例,采用Adiponectin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6.3 vs 12.6 mg/L,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Spearman偏相关分析显示经年龄、性别校正后脂联素水平与FPG、收缩压(SBP)、LDL-C、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主要危险因子独立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舌下含化卡托普利对高血压病右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高血压病人舌下含化卡托普利前后的跨三尖瓣血流参数,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存在右室舒张功能损害,并同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相关.舌下含化卡托普利可有效地降低动脉压,改善左、右室舒张功能,改善后的左、右室舒张功能仍相关良好.提示:舌下含化卡托普利能降低动脉压,减轻左室后负荷,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而右室舒张功能的改善可能是继发于左室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对人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人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蛋白表达分泌的影响以及普伐他汀对其的作用。方法 将佛波酯加入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 1细胞培养液中诱导其形成巨噬细胞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普伐他汀及甲羟戊酸继续培养 4 8h ,观察人巨噬细胞中TNF α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 α蛋白水平。结果 胰岛素可诱导人巨噬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TNF 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且呈剂量依赖性 ,加入普伐他汀后可使胰岛素刺激的人巨噬细胞中及其培养上清液中TNF α蛋白水平显著下降 ,普伐他汀的这种作用可被甲羟戊酸所抑制。结论 普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可能部分与其抑制胰岛素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2周后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水平的变化,以了解短期通心络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通心络及任何调脂药物,19例)和通心络组(760 mg,每天3次,13例)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病人血清VCAM-1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间治疗前后血脂各组成分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治疗后血清VCAM-1水平降低13.5%,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予通心络短期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VCAM-1的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4岁,左上腹隐痛2个月,排便不畅,查体:除左上腹及左腰部饱满,可触及到境界不清之肿物、质韧、不活动外其他无明显异见。临床疑诊结肠脾曲占位病变。化验无阳性所见。胃肠造影:腹膜后占位。静脉肾盂造影:左肾、肾外肾孟、肾盏积水。胸部透视:左膈角活动弱。“B”超所见肝胆右肾未见异常,胰头胰体清晰无异常,胰尾显示不清。左上腹可见巨大液性暗区,约13.6×12.3×10.7cm大小,有包膜较厚、外形不规则。向上紧贴膈肌,隔下未见脾脏,仔细探查发现脾脏  相似文献   
18.
熊胆复方疏肝利胆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疏肝理气、利胆消积中药--熊胆复方粉的疏泄肝胆汁与促胆管活动作用,自研制熊胆昨方采用家兔开腹插管引流胆汁方法,选熊去氧胆酸(UDCA)作平行对照,观察了两药用药前后家兔的胆汁流量与胆总管动作电位影响(反映胆总管活动情况)。结果表明:熊胆复方方粉的作用明显优于UDCA片,统计结果P〈0.01。提示熊胆复方有良好的促肝脏分泌疏泄胆民胆总管活动作用,为防治郁气滞、胆汁淤积所致的疾病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肺的非呼吸功能与中医肺脏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现代生理学对肺的非呼吸功能的研究成果,与中医的肺脏功能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看出二者在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为中医脏象实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笔者基于中医中药学、方剂学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综合多年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优势,严格遵循科研方法,对熊胆消石胶囊治疗胆石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