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生化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研究血吸虫生化代谢过程并设法加以破坏,便可导致血吸虫的死亡,血吸虫生化代谢的抑制剂如果改进到对宿主毒性低于允许范围,即可成为一种药物。我们在1964年对血吸虫柠檬酸代谢作了一些研究,证实了血吸虫有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代谢系统,并发现对顺乌头酸酶有抑制作用的氟乙酸类化合  相似文献   
42.
日本血吸虫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体表会出现泡状物,小泡脱落后在培液中形成透明小珠,从它在高盐溶液中皱缩表明它并非脂肪性小滴。作者对它与培养液中来自血吸虫的蛋白质之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3.
44.
氯喹问世以来疟疾的治疗曾一度被认为不再成为问题,但近年来由于抗氯喹疟原虫的出现,使寻找抗疟新药的问题又重新提了出来。作者从药物的生化作用及其结构关系出发,观察到具有N-甲基环叔胺基团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疟作用,据此作者又  相似文献   
45.
46.
酮替芬、赛庚啶及苯噻啶抗疟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发现抗过敏药物酮替芬及其同类药物赛庚啶、苯噻啶对约氏疟原虫及伯氏疟原虫高度抗氯喹株均具有杀灭作用。酮替芬0.8mg/d×4及赛庚啶0.6 mg/d×4在抑制及治疗试验中均可使小鼠治愈,并不再复燃,但苯噻啶8mg/d×4则只能在抑制试验中使小鼠痊愈。初步讨论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与抗疟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从成虫体内提取碱性磷酸酶并将其免疫小鼠BALB/C纯种小鼠,然后取其脾淋巴细胞与同种小鼠骨髓瘤细胞NS-1杂交。以HAT培养基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10天后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测定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挑选阳性孔的杂交瘤细胞作2~3次克隆化,获得抗血吸虫单克隆杂交细胞株。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及用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接种同种小鼠所获得的腹水,经成虫冰冻切片荧光抗体反应、放射性同位素~(125)碘标记成虫碱性磷酸酶免疫沉淀试验及酶联免疫吸  相似文献   
48.
用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在体外处理约氏疟原虫感染鼠红细胞,然后种回小鼠体内,在药压下选出抗药性虫株,经数次克隆化分离得到高度抗氯喹(AC-1)和抗酮替芬(AK-1,AK-2)等抗药性虫株。AC-1对氯喹的耐受力比原敏感株高145倍,AK-2对酮替芬的耐受力则提高7倍。在AC-1与AK-2之间不呈现交错抗药性。经去药压下传30~50鼠代,抗药性仍稳定,因而可用于疟原虫遗传基因等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9.
以~(H)3-ATP为底物,与日本血吸虫匀浆或全虫在37C保温作用,然后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owex 1×2(100-200目)短柱(0.5×3cm)层析法一步分离酶反应产物~(H)3-AMP研究日本血吸虫匀浆及体表的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最适pH为7.5,虫龄20~40d的日本血吸虫的酶活力随虫龄增加而增高。40d虫龄成虫的酶活力为每对虫每min可分解~(H)3-ATP产生80000±3000cpm的~(H)3-cAMP,雄虫体表的酶活力高于雌虫。 3.3×10~4呋喃丙胺对血吸虫匀浆的腺苷酸环化酶有轻度抑制作用,而饱和浓度的吡喹酮对血吸虫体表的腺苷酸环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50%酶活力。  相似文献   
50.
前言尽管片吸虫病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人和牛的血吸虫病问题日益增多,但人们对于这两种疾病有关虫种(片吸虫和血吸虫)的生化代谢却注意较少。肝片吸虫和血吸虫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促使对它们进行研究的原因。它们复杂的生活史包括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