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86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9篇
  3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价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孕早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B超引导下经腹绒毛穿刺取绒毛组织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成功培养绒毛细胞451例,培养成功率为97.41%,共发现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36例,异常检出率为30.16%。136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79例(58.09%),其中包括常染色体三体型55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3例,三倍体1例。检出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嵌合体16例,染色体多态性30例。超声筛查胎儿异常及夫妇染色体结构异常携带这两个指征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最高。结论孕早期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查结合孕早期超声筛查及血清学筛查能及早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并早期干预,对于减少染色体畸形儿的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小学生对意外伤害救护的认知水平、教育现状与需求,针对薄弱环节,探索适应小学生需求及学习特征的培训形式。 方法 通过学校微信平台,对武汉市江岸区某小学1 264名学生进行意外伤害救护认知与教育需求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小学生对心肺复苏有效时间、心肺复苏按压深度、按压部位、复苏抢救对象知晓率低,仅为12.82%、25.08%、50.55%、70.33%;溺水的急救知晓率仅30.46%;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易受伤地点、易受伤情境、易受伤原因、同学做危险活动时表现的认知及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和烫伤、眼部异物、气管异物的急救处理认知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97.63%的小学生希望医院-学校建立联合培训模式;68.35%选择情景游戏方式进行培训。 结论 小学生对意外伤害救护认知存在局限,尤其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急待提升,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可探索医院-学校联合培训形式,建构科学规范的安全教育体系,提高小学生意外伤害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33.
黄方军  刘阳  潘敏  王晓宏 《安徽医学》2020,41(4):470-472
目的 观察一次性切开根治术与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于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以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术,研究组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3日肛门疼痛程度及术后3月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肛周脓肿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日,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27,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78,P<0.05)。结论 一次性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将生命质量评价引入精准健康识别与干预政策中,通过比较不同类别贫困居民生命质量特征,揭示扶贫对象各维度现状,为完善精准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评价工具采用WHOQOL-BREF量表,通过入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与中国常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贫困居民其人群分布表现为男性(71.7%)多于女性,年龄普遍偏大(平均55岁)。贫困居民与中国常模比较,健康组和疾病组的生命质量评价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的对照组,说明贫困对于居民生命质量评价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不论处于何种收入水平,健康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均高于患病贫困居民。对于患病贫困居民而言,收入越高、其心理和总体评价越好;反之亦然。结论:健康对于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患病对于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具有显著负影响。收入提高对于患病贫困居民的心理和总体评价改善有效。  相似文献   
35.
产房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零恒莉  雪丽霜  王巧霜  潘敏 《护理研究》2008,22(18):1677-1678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时刻存在于护理活动[1].产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为高风险的科室,关系到母子两人的生命娄全,昴引发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6.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胰腺炎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针对这一状况,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住院病人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宋育林  甘惠中  胡乃中  许建明  潘敏 《肝脏》2007,12(6):486-48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肝脏疾患,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的研究认为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其发病机制的轴心[1]。血红素加氧酶(HO)是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HO-1为其诱导型。众多证据表明,各种体内及体外氧化性损伤模型中HO-1提供了细胞保护作用,因而认为HO-1的诱导是机体对抗氧应激的一种代偿机制[2]。本文在建立大鼠高脂饮食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基础上,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HO-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氧应激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HO-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雄性Wistar…  相似文献   
38.
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病人监护系统是现代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最新应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根据监护目的、对象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对远程监护系统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监护体系结构,最后对基于无线个人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network,wPAN)标准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概述。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家庭、社区及医院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护,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39.
产科新生儿住院期间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解剖和免疫特点,使得新生儿对病原体普遍易感,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1]。此外新生儿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因此新生儿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笔者对新生儿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新生儿住院期间安全问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广州市一家三级妇幼保健院2011~2019年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诊断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01~2019-12期间进行地贫产前诊断的病例,回顾性分析胎儿为Hb Bart's水肿综合征、非缺失型Hb H病(Hb H-CS、Hb H-QS)或中间型/重型β-地贫高危的数量随年份变化的情况。把产前诊断的孕周划分为10~14周、15~19周、20~24周、≥25周,统计分析每年各孕周的地贫分布特征。结果共有4 325例孕妇做了地贫基因的产前诊断,2 330例为Hb Bart's水肿胎高危,259例为非缺失型Hb H病高危,1 736例是中间型/重型β-地贫高危。非缺失型Hb H病的产前诊断例数约占α-地贫的10.0%。每年α-地贫产前诊断的孕周分布以10~14周为主,占全年的比值波动于49.3%~73.6%之间,但孕10~14周β-地贫产前诊断病例数占该年所有孕周产前诊断例数的比值从35.1%逐渐增加至63.9%。结论地贫早孕期产前诊断特别是β-地贫,比例有大幅度提高。有效的早孕产前诊断有助于降低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率,是减少孕妇其他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