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8-甲基炔诺酮-聚氨基酸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药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以白氨酸-谷苄共聚物为基体的18-甲基炔诺明緩释葯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讨论了聚合物粘度、有机相/水相比例、分散剂液溶度、搅拌速度等对葯球球径的影响。本文还对4种不 同比例的基酸共聚物制备的药物微球进行了体外释葯实验,研究表明,释葯速率近似与释葯时间的1/ 2次方成反比。根据Higuchi方程式,我们计算了扩散糸数。释葯速率主要取决于缓释微球的球径和扩散 系数,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CPT/PEG-PBLG)纳米胶束并考察其载药特性及体外性能。方法:采用膜透析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CPT/PEG-PBLG纳米胶束,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释药特性,并考察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PEG-PBLG纳米胶束能包埋疏水性药物喜树碱,BLG嵌段摩尔比为35%的EG-5载药率达11.13%;CPT/PEG-PBLG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具有突释与缓释特性并在碱性介质中释放速度加快,EG-5载药胶束在pH 1.1累计释药率60.34%,而在pH 10.0时则为73.72%;当喜树碱质量浓度≤50 mg·L-1时,CPT/PEG-PBLG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毒性远低于相应浓度的喜树碱阳性组(P<0.01)。结论:CPT/PEG-PBLG纳米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无污染,可降低喜树碱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聚氨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表面性质与抗凝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固-液接触角等分析测试研究了聚氨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表面微观形态和表面性质,同时使用Lee White凝血时间测定和血小板扩张试验评价了聚合物的抗凝血性。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聚硅氧烷共聚物具有硬段微区(30~60(?))-聚醚软段相的微相分离结构以及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基体的微相分离结构,同时聚氨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在24~27达因/厘米,共聚物的抗凝血性既优于聚氨酯。又优于聚硅氧烷。  相似文献   
64.
动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动物多糖的各种分离纯化方法,并分析各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5.
羧甲基壳聚糖预防大鼠术后腹膜粘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4种氮氧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CMC)预防腹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制作简单?可重复?有效?经济的大鼠腹膜缺损/盲肠刮伤模型,药效印证分8组,包括N-O-CMC-5#?N-CMC?N-O-CMC-2#?O-CMC?透明质酸?医用几丁糖?生理盐水?空白组,.每组至少10只,比较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情况?设立CMC中粘连评分最低者?医用几丁糖?盐水对照?空白对照4组,每组10只,进行腹膜粘连组织的羟脯氨酸测定;同法设4组,每组18只,进行腹膜粘连组织的组织学研究,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电镜?免疫组化TGF-β1测定? 【结果】 N-O-CMC-5#组毒性大?N-CMC?透明质酸?N-O-CMC-2#?O-CMC?几丁糖粘连评分与空白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 < 0.05)?O-CMC粘连评分最低,O-CMC?几丁糖组 ?盐水组?空白对照组羟脯氨酸均值(μg/mg)分别为0.41 ± 0.09?0.42 ± 0.09?0.71 ± 0.07?0.89 ± 0.10(P < 0.05)?组织学观察O-CMC组损伤粘连处空白组较炎症细胞浸润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少,胶原形成少?空白组透射电镜示空白组大鼠炎症细胞增多,肥大细胞 成纤维细胞跃,细胞器发达,胶原集结成束?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示术后3 d O-CMC?几丁糖组表达减弱?空白组术后3 d? 7 d? 14 d石蜡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PU比较, 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 d组分别与7 d组?14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不同的处理组石蜡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PU比较,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O-CMC? N-O-CMC-2#?N-CMC?医用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均有减少大鼠剖腹术后腹膜粘连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的作用?其中O-CMC粘连评分中位数最低,有望成为新一代防粘连材料?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非病毒基因载体聚乙二醇(PEG)-聚乙烯亚胺(PEI)共聚物的组成对体外介导基因传递的影响。【方法】将含PEG不同分子量和接枝量的PEG-PEI共聚物,与DNA形成复合物。考察带正电荷的PEI与带负电荷的DNA的相互作用,测定了PEG-PEI/DNA复合物的粒径和Zeta电位,及对Hela细胞的毒性和转染率。【结果】PEG侧链并未明显影响PEI与DNA形成复合物的能力;连接PEG5000能够明显降低复合物的粒径;复合物的Zeta电位随着PEG接枝量的增加而降低;细胞毒性不依赖于PEG的分子量的变化,而是取决于PEG的接枝量;共聚物PEG-PEI(2-25-1)被证实为较有效的介导体外基因传递的复合物。【结论】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对DNA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转染率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不同取代羧甲基壳聚糖体外酶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凡  潘仕荣  胡瑜 《中国药师》2005,8(10):807-809
目的:研究不同取代羧甲基壳聚糖(CMC)的生物降解性.方法:通过体外酶解试验,用粘度测定法研究了在溶菌酶作用下CMC的分子量.结果:溶菌酶作为催化CMC降解的非专一性酶,能有效地催化CMC降解;酶解反应程度与酶浓度成线性关系;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取代度的增加,CMC的降解速度加快.结论:通过控制取代度,可以得到不同生物降解要求的羧甲基壳聚糖.  相似文献   
68.
聚L—谷氨酸 —苄酯合成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相似文献   
69.
α-氨基酸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动物体内植入试验和体外酶解试验研究了α-氨基酸共聚物(PLMGG)的生物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PLMGG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降解性能的材料。在体内的降解主要是酶的作用过程。PLMGG的生物降解性强弱主要受其侧链亲水性大小影响,调节共聚物中谷氨酸链节的含量可以控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  相似文献   
70.
新型推板式左心辅助血泵的流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Z-4型推板式左心辅助血泵的结构以及进行流场试验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充盈期,流体在心室内形成一个大旋涡,这个旋涡形成是以切线方向流入的模拟液与圆形血室内壁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大线速度(125cm/s)产生在进口管内瓣膜的大口一侧。在排血期,旋涡中心往出口管方向偏移,最大线速度(120cm/s)出现在出口管内。血室内流动状况良好,无滞流,无紊流,血液对血室内壁有良好的洗刷效应,血室内壁不易形成血栓,该血泵形状设计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