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科伦  赵政  陈学文  滕红林 《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778-1779,1824
目的 研究分析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乐清医院自2010年3月—2013年5月进行诊治的50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作为A组,同时选取同时期50例骨折正常愈合患者为B组,以及同时期50名健康人员为C组,然后将3组的血清sICAM-1、sVCAM-1、BMP-2及微循环指标进行比较,并比较A组中不同分型及病因者的血清sICAM-1、sVCAM-1、BMP-2以及微循环指标值。结果 A组的血清sICAM-1、sVCAM-1值均高于B组及C组,血清BMP-2则低于B组血清BMP-2值,局部微循环指标值低于B组及C组,而A组中不同分型及病因者的血清sICAM-1、sVCAM-1、BMP-2以及微循环指标值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与骨折正常愈合患者以及健康者比较,其血清sICAM-1、sVCAM-1明显升高,BMP-2明显降低,且微循环状态也相对较差,且不同分型与病因者也存在明显差异性,临床对症治疗中应针对上述变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2.
探讨骨盆骨折并发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骨盆骨折并直肠肛管损伤患者采取造口转流粪便、骶前引流、直肠冲洗、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3.
AO空心拉力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传统采用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一般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近年国内外有学者开始应用AO空心拉力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显示了明显的优势。我院于2002年1月~20003年12月采用该方法治疗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alT)在横断性脊髓损伤后的时空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情况.方法 将4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T9横断伤8 h、1 d、3 d、5 d、7 d、14 d组,每组6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损伤后各时间段β-1,4-GalT在脊髓中的表达变化;采用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β-1,4-GalT在脊髓中的分布以及伤后的定位改变.结果 脊髓横断损伤后,β-1,4-GalT-Ⅴ在损伤上、下段表达高峰分别出现在损伤后8 h和1 d,之后逐渐下降,至伤后14 d降低至假手术组水平.增高的mRNA主要分布于损伤周围的细胞中及脊髓后角浅层的感觉神经元中.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β-1,4-GalT-Ⅴ主要分布于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以及病理状态下的少突胶质细胞.同时β-1,4-GalT-Ⅴ mRNA在损伤后大量表达于富含P物质和IB-4的脊髓后角浅层的感觉神经元中.结论 脊髓损伤后β-1,4-GalT在基因和细胞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并且与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以及病理状态下的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定位.该酶可能参与了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即伤后早期的炎性反应,并可能与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  相似文献   
95.
人参皂甙对强直性脊柱炎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实验小鼠强直性脊柱炎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人参皂甙低剂量组、人参皂甙高剂量组、药物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作镇痛试验和小鼠耳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并测定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高剂量组人参皂甙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明显、持久,且呈量效相关.结论:人参皂甙对强直性脊柱炎实验小鼠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6.
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颈椎术中、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因颈椎解剖结构特殊,处理与腰椎术后的脑脊液漏有不同之处,若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多并发症,如切口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脑脊液囊肿,严重者可引起神经系统感染从而危及患者生命。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215例患者在我科接受颈椎前、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其中发生CSFL8例,经术中及术后积极处理,均获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osteonecrosisoffemoralhead,NONFH)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了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组(塌陷前期)、晚期组(塌陷后期)患者血清中NO、TNFα的含量变化,并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相比较。结果: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中NO和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2.127,P<0.05)且随病情加重,塌陷后期组血清中NO和TNFα含量较塌陷前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8,P<0.05)。结论:①TNFα和NO等炎症递质参与了NONFH的发病过程。②骨坏死发生过程中早期NO的升高可能有利于骨细胞修复,而晚期NO的显著升高则加速了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98.
王峰  王汛  滕红林  倪佩琦 《江西医药》2007,42(6):487-489
目的 探讨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在颈椎病术中的预警监护作用和术后随访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中进行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SSEP检测,观察其改变并分析原因.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终及恢复期的SEP变化,了解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29例(72.5%)术前、术中、术终几乎无变化;7例(17.5%)术中波幅有轻度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术终又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1例波幅下降55%,潜伏期延长11%,3例出现波形离散,停止手术操作后SEP均恢复.在症状改善明显患者中,术后随访SEP均有潜伏期缩短或波幅明显增高,而改善不明显者,SEP的变化亦不明显.SEP的变化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SSEP有客观、敏感和及时监护等特点,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是颈椎病术中监护的预警值,且对其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鑫  高曙光  雷光华  滕红林  陈雷 《中国骨伤》2008,21(12):924-925
目的:回顾分析外伤后颈椎问盘突出症62例,旨在找出其特点及规律.方法: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19~63岁,平均36.4岁.临床表现为四肢肌力下降、触痛觉减退,其中四肢对称性瘫痪30例,上肢运动瘫痪重于下肢19例,一侧瘫痪而对侧痛温觉障碍13例.58倒手术治疗,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25例,钛网植骨内固定20例,未做内固定13例.4例行保守治疗.结果:58例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8个月,平均11个月,四肢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恢复到正常者24例,余34例肌力感觉明显恢复.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6分上升至平均12.7分.结论: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00.
腰椎峡部裂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1],一般无症状。约5%的成人患有此病,而青少年的发病率为3%~7%^[2]。以往对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检查主要靠传统X线腰椎双斜位平片进行诊断,但存在较大的假阴性率^[3]。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MSCT)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椎弓峡部裂诊断的准确率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