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血管内皮细胞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瞬时感受器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是一种跨膜蛋白质,被激活时允许包括钙离子在内的阳离子进行跨膜运输。  相似文献   
52.
清金化痰汤来源于《医学统旨》,由黄芩、栀子、川贝母、桑白皮、炒瓜蒌子、橘红、桔梗、麦冬(去心)、知母、茯苓、甘草11味药物组成,是明代医家叶文龄所创,用于治疗痰浊不化、蕴而化热所致肺系疾病的经典名方。其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显著,该方已经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现代研究表明,清金化痰汤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免疫等多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则大多通过加减或联合西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感染性肺系疾病,与古代临床应用一致。通过查阅文献,本文从方剂的历史沿革、配伍分析、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总结归纳其研究进展,以期为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参考,并提出以清金化痰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为基础,建立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补充完善其质量控制方法,为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时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并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用AFM观察80μg/ml oxLDL对细胞膜的影响.结果AFM可以观察内皮细胞表面纳米超微结构,oxLDL可引起超微结构改变.结论首次用AFM观察oxLDL对微血管内皮膜的影响,AFM在高脂血症实验研究中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不同基原吴茱萸温中止痛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差异性和等同性。方法 建立水浸拘束法致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通过观察不同基原吴茱萸对大鼠胃溃疡指数、胃酸分泌、血清胃泌素及5-羟色胺的影响,比较并探讨其温中作用的差异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冰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实验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实验,比较不同基原吴茱萸的镇痛及抗炎作用。结果 吴茱萸、石虎和疏毛吴茱萸3种基原吴茱萸水提物2 g·kg-1,对水浸法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其中,疏毛吴茱萸在降低溃疡指数,减轻胃酸刺激等方面具有较优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胃泌素并升高血清5-羟色胺。吴茱萸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胃泌素。石虎在抗炎止痛方面具有较优的效果。结论 3种基原吴茱萸特征化学成分组成接近,温中止痛的疗效基本一致,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但是其作用机制因其主成分间的偏重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5.
游庆霞  游云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61+1966
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纯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甙类、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加强神经系统对血管的生理调节,缓解血管痉挛等机制来增加心脑血液供应,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消除脑缺血的各种症状,还有改善血液流  相似文献   
56.
蟾衣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源于蟾蜍的新资源蟾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蟾衣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蟾衣粗粉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结合结晶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95%乙醇提取物及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蟾衣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胆甾烯酯(1),胆甾醇(2),5α,8α-epidioxycholesta-6-en-3β-ol(3),胆甾-5-烯-3β,7β-二醇(4),胆甾-7-烯-3β,5α,6β-三醇(5),3-十八烷氧基-1,2-丙二醇(6),△4,5(E),△9,10(Z)-鞘胺醇-正十五碳酸酰胺(7)和蟾蜍噻咛(8);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蟾衣95%乙醇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化合物对试验的细胞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蟾衣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7为首次从中华大蟾蜍和蟾蜍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
胃结石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一带多发,有显著的季节性,多于秋冬季节发生[1]。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胃结石的治疗方法也从单一到多种选择或联合治疗。1999-03~2010-06我科共收治胃结石48例,其中使用自制胃结石切割碎石器治疗巨大胃结石1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  相似文献   
58.
血流剪应力、生物力药理学与疾病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了平行于血流方向的剪应力(即血流对血管内皮的摩擦力),以及垂直于血流方向的周应力(包括压力与牵张力),其中血流剪应力与血管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效应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已应用剪应力效应,如强化体外反搏(EECP)可以提高剪应力,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模拟体内血管壁 血液 血流相互作用 ,观察川芎嗪和大蒜素对剪应力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 (EC)分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 ,vWF)以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为川芎嗪和大蒜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  相似文献   
60.
基于内毒素模型的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将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2.8 mg·kg-1)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比考察何首乌单用或联合LPS的量-毒关系,探讨LPS对何首乌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灌胃18.9、37.8、75.6 g·kg-1的何首乌对大鼠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肝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单独尾静脉注射无毒剂量的LPS,对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肝脏切片可见汇管区炎症细胞增多,未见肝细胞有明显病理学改变;而相同剂量的何首乌联合LPS给药后,ALT、AST显著升高(均P<0.01),肝脏切片可见中央静脉扩张、内膜脱落,中央静脉周肝细胞肿胀、坏死,汇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中间区部分肝细胞肿胀、坏死。进一步降低何首乌给药剂量,1.08及2.16 g·kg-1(分别相当于生何首乌6 g/日,临床剂量的2倍、4倍等效剂量)联合LPS仍然显著升高大鼠ALT、AST(均P<0.05),而0.54 g·kg-1何首乌对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研究表明,对于普通正常大鼠,单次灌胃给药超大剂量(75.6 g·kg-1)何首乌无明显肝损伤作用;而在LPS特异质肝损伤模型上,临床2倍等效剂量(1.08 g·kg-1)的何首乌即可造成实验大鼠肝功能损伤,该模型可用于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