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1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59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606篇
内科学   26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8篇
综合类   1329篇
预防医学   477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801篇
  11篇
中国医学   1142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术输尿管口假道发生的解剖机制、类型与处理方法。方法从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行输尿管镜术990例,其中男585例,女405例,平均年龄43.2岁。左侧543例,右侧447例。结果共发生输尿管口假道62例(6.3%)。以假道和输尿管口的关系分类,输尿管口内侧型60例,外侧型1例,口上型1例,无口下型假道。49例假道在手术医师行输尿管镜术50例以内时(学习曲线期)出现。12例假道由熟练医师操作时出现。除1例输尿管口寻找失败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61例均由熟练医师协助找到输尿管开口完成输尿管镜术。结论常见的输尿管口假道为内侧型,假道多发生于腔内泌尿外科医师的学习曲线期,通常可由熟练医师重新找到输尿管口。熟悉输尿管口假道形成的解剖机制及分类,有利于避免假道的发生及假道发生后输尿管口的寻找。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明确RUNX3抑癌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T24细胞株的甲基化状态,并将野生型RUNX3基因转染T24细胞,探讨RUNX3基因恢复表达后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应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和非甲基化PCR检测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T24细胞中RUNX3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态.构建真核载体的RUNX3-EGFP-pDest质粒,在LipefectamineTM2000介导下转染膀胱癌T24细胞,转染实验设立3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EGFP-pDest转染组以及RUNX3-EGFP-pDest转染组.Western blot检测RUNX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正常膀胱组织RT-PCR可检测出1248bp的RUNX3基因条带,而膀胱癌T24细胞中无法检测出RUNX3基因的表达.正常膀胱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PCR检测阴性,非甲基化PCR阳性;T24细胞反之.正常膀胱粘膜组和RUNX3-EGFP-pDest质粒转染组Western blot检测,均表达RUNX3蛋白,而膀胱癌T24细胞未表达RUNX3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空白对照组的凋亡率为(3.1±0.46)%,而EGFP-pDest转染组和RUNX3-EGFP-pDest质粒转染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0.1±1.62)%、(41.20±1.53)%,应用方差分析的LSD法和SNK法进行均数的多重两两比较,RUNX3-EGFP-pDest质粒转染组与EGFP-pDest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正常膀胱组织RUNX3基因正常表达,未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而膀胱癌T24细胞可能因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发生甲基化,致RUNX3基因无法表达.转染野生型RUNX3抑癌基因后促进了膀胱癌T24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3.
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被广泛应用。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传统方法有三种:肌间沟法、锁骨上法和腋路法。肌间沟法和腋路法易出现阻滞不全,锁骨上法虽阻滞完善但易出现气胸等并发症。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即经中斜角肌下端外缘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良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年龄18~45岁,上肢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成改良组,肌间沟组和锁骨上组,每组50例。三组病人均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阿托品0.5毫克。臂丛神…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梗阻性黄疸手术中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全麻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复合组),每组20例。两组全麻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基础上是复合低浓度小剂量硬膜外阻滞。记录入室后、插管时、术中、拔管时的HR、MAP,两组病人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清醒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复合组在插管拔管过程中HR、MAP均较全麻组低且平稳(P<0.05),全麻组拔管反应剧烈,在插管、拔管时各项指标与诱导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全麻组全麻用药芬太尼、异氟醚、维库溴铵等用药量均显著多于复合组(P<0.05)。复合组较全麻组清醒快,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全麻组(P<0.05)。复合组发生躁动1例,显著低于全麻组的11例,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更加适合于梗阻性黄疸病人的麻醉。  相似文献   
95.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26例3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0年10月~2004年5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手术医师对连续126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腹LRP.患者平均年龄(62.51±6.7)岁,平均术前PSA(13.36±10.14) ng/ml;临床分期中T1c期占17.46%(22/126),T2a期占48.41%(61/126),T2b期占23.81%(30/126),T2c期占10.32%(13/126).结果 1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0~660 min,平均(250.28±79.44) min;术中出血量150~1 100 ml,平均(354.05±106.13) ml.主要的并发症包括直肠损伤3例(2.38%)、输尿管损伤2例(1.59%).术后切缘阳性率20.63%,在PT2a、PT2b、PT2c、PT3a、PT3b中分别为5.26%(3/57)、26.92%(7/26)、32.14%(9/28)、44.44%(4/9)、50.00%(3/6).术后1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81个月,平均(55.69±11.81)个月.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71%,在PT2和PT3中分别为75%及43%.所有病例6个月内PSA降低至0.2 ng/ml以下;20.63%(26/126)生化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38.19个月(12~60个月).拔管后99例(78.6%)控尿满意,半年完全控尿率达92.6%,1年时达97.8%,3年后所有病例控尿满意,仅2例腹压增加时需尿垫保护,但不超过1块/24 h.保留单侧或双侧性神经者术后6个月80.56%(37/46)获得阴茎满意勃起.结论 我们的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的LRP结果相似,表明我们的LRP技术安全、可行.在中国LRP成为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术式之一,随着LRP手术病例数增加和经验积累,还能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平卧位经皮肾穿刺结肠损伤的机制和几率,为临床经皮肾镜手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406例平卧位腹部CT进行回顾分析,模拟一条自腰椎前切缘分别经过肾上极、肾门、肾下极的穿刺线,将升、降结肠位置分为穿刺线前、线后或线上,前者定义为无潜在损伤风险,后两者定义为有潜在损伤风险,从影像学分析平卧位经皮肾穿刺结肠损伤的机制和概率.结果 经左侧肾上极、肾门、肾下极的穿刺中结肠有潜在损伤风险的分别为0例、0例、3例(0.74%);右侧肾上极、肾门、肾下极的穿刺中无一例有潜在损伤风险.结论 国人行平卧位行经皮肾穿刺结肠损伤发生几率低,但经皮肾镜术前最好常规行CT检查了解解剖变异,以避免结肠损伤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改良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因结石或输尿管狭窄所致梗阻性肾积液或积脓、并有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病史的患者65例,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45岁。随机分2组行经皮肾造瘘引流术。一步式组32例,以改良一步式经皮肾造瘘管直接穿刺引流;逐步式组33例,以传统经皮肾筋膜扩张套管进行肾穿刺造瘘。术前2组平均年龄、肾积液厚度、血肌酐、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步式组与逐步式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9%vs 78.8%)、手术时间(10.2±2.4 vs 25.6±5.7 min)、平均出血量(5.2±2.6 vs 30.3±6.4 ml)、平均穿刺次数(1.1±0.6 vs 2.3±1.2次)、并发症发生率(3.1%vs 9.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步式经皮肾穿刺造瘘法与传统逐步筋膜扩张套管法比较操作简便、出血量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总结大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9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同时性肝转移癌61例(88.4%),异时性肝转移癌8例(11.6%)。血CEA增高59例(72.5%),B超检查阳性率59.4%(19/32),CT检查阳性率95.2%(40/42)。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17.4%。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2%、65.2%、20.1%。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外科手术 化疗是大肠癌肝转移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
读秦泗河“中国足踝外科的现状与发展思考”一文颇有感触,有些观点十分赞同,兹就个人的一些观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0.
本组病例45例,男性,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述排尿困难。有前列前腺炎病史1~3年,平均2.4年,其中22例有尿道淋球菌感染史。。EPS检查均有WBC( ~ ),前列腺液培养细菌阳性21例。所有病人均接受系统治疗,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哈乐、高特灵、桑塔),抗生素,太得恩,或舍尼通。药物治疗后6月~1年后排尿困难症状仍未改善,尿流动力学示,最大尿液率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