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59篇 |
免费 | 253篇 |
国内免费 | 1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59篇 |
口腔科学 | 42篇 |
临床医学 | 575篇 |
内科学 | 263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98篇 |
特种医学 | 17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63篇 |
综合类 | 1302篇 |
预防医学 | 472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786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1143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99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16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266篇 |
2012年 | 317篇 |
2011年 | 347篇 |
2010年 | 329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98篇 |
2006年 | 260篇 |
2005年 | 215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外翻足承重比例及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将测试对象分为正常组(160足)、轻中度(足母)外翻组(100足)、重度(足母)外翻组(56足)三组,运用我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足母)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轻中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较正常足增加,重度(足母)外翻足前足承重比例介于正常足与轻中度(足母)外翻足之间。(足母)外翻足存在着前足压力外移的趋势,这种改变和畸形的程度相关。结论 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足母)外翻前足承重比例及各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随(足母)外翻畸形程度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以来采用 AF(ATIAS FIXATER)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2例 ,结果 32例椎管均减压充分 ,31例伤椎固定牢固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 88%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 ,男 31例 ,女 1例 ,年龄 2 5~ 6 0岁 ,平均 31岁。经 X光摄片和 CT扫描骨折椎体 ,其中 T111例、T12 10例、L116例、L2 4例、L3 1例。神经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类 ,A级 5例、B级 3例、C级 5例、D级 6例、E级13例。1.2 影像学检查 根据 Denis爆裂型骨折分型 :A型 11例 ,为严重完全纵…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血清H-FABP的动态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收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纳入26、23、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清H-FABP水平变化,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不同预后患者间(重度残疾、中度残疾、恢复良好)间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差异。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各个时间段血清H-FA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组间血清H-FABP水平历时性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H-FAB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H-FABP水平最高点出现在入院后1 d。不同预后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24 h血清H-FAB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预后越差者血清H-FABP水平越低(P0.05)。结论:血清H-FABP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阴阳平衡与Ts/Th平衡分属于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现代免疫学研究证明,抑制性T细胞(Ts)、辅助性T细胞(Th)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消长平衡、互根互用的关系。Ts/Th之间的漂移,可导致机体免疫水平的失衡,有效调节Th/Ts比例,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于中医阴阳理论,可能会为探究Ts/Th平衡在SLE及AIDS中的意义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孕中期产前筛查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地区2015年10月—2016年12月2499例孕中期产妇,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对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进行检测,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对游离雌三醇(uE3)水平进行检测.对孕妇、胎儿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产妇体重、既往病史、孕周等情况,应用Roche Apple Tree产前筛查分析软件对产前筛查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499例产妇中,21-三体高风险的阳性例数为107例,阳性率为4.28%;Trisomy18高风险阳性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1.72%;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高风险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1.00%;Age高风险(>35岁)阳性例数为195例,阳性率为7.8%.结论 在孕中期产前筛查中,应用三联筛查法可较好的预测胎儿异常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 在先天性缺陷胎儿的预防中可起到明显作用,有利于优生优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6.
溶酶体贮积症( LSD)是由于基因突变致溶酶体中有关的酸性水解酶缺陷,导致机体中相应的生物大分子不能正常降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的一组遗传性代谢疾病,会引起机体炎症、细胞和器官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当前常用治疗LSD的方法包括酶替代疗法及底物降低疗法,但两种治疗方法的费用昂贵,且会增加癌症及帕金森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7.
88.
逆行经肝胆道引流在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9例肝内外胆管结现人术中实施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其中37例逆行穿刺经右肝置管外引流;12例从肝胆管残端置管逆地引流。总胆管切口原位缝合关闭。结果:逆行穿刺引流术术后并发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5.4%),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逆行经肝胆管残端置管引流乾术后残余结石4例,均经引流窦道取净。保留胆囊19例,术后造影,胆囊显影良好。术后随访6月-9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复发结石,保留的胆囊未形成结石。结果:逆行穿刺经肝胆道引流术后带管时间短,逆行经肝管残端引流对术后残余结石的处理较方便。两种引流术式对肝外胆管及保留的胆囊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9.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术输尿管口假道发生的解剖机制、类型与处理方法。方法从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行输尿管镜术990例,其中男585例,女405例,平均年龄43.2岁。左侧543例,右侧447例。结果共发生输尿管口假道62例(6.3%)。以假道和输尿管口的关系分类,输尿管口内侧型60例,外侧型1例,口上型1例,无口下型假道。49例假道在手术医师行输尿管镜术50例以内时(学习曲线期)出现。12例假道由熟练医师操作时出现。除1例输尿管口寻找失败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61例均由熟练医师协助找到输尿管开口完成输尿管镜术。结论常见的输尿管口假道为内侧型,假道多发生于腔内泌尿外科医师的学习曲线期,通常可由熟练医师重新找到输尿管口。熟悉输尿管口假道形成的解剖机制及分类,有利于避免假道的发生及假道发生后输尿管口的寻找。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明确RUNX3抑癌基因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T24细胞株的甲基化状态,并将野生型RUNX3基因转染T24细胞,探讨RUNX3基因恢复表达后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应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和非甲基化PCR检测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T24细胞中RUNX3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状态.构建真核载体的RUNX3-EGFP-pDest质粒,在LipefectamineTM2000介导下转染膀胱癌T24细胞,转染实验设立3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EGFP-pDest转染组以及RUNX3-EGFP-pDest转染组.Western blot检测RUNX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正常膀胱组织RT-PCR可检测出1248bp的RUNX3基因条带,而膀胱癌T24细胞中无法检测出RUNX3基因的表达.正常膀胱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PCR检测阴性,非甲基化PCR阳性;T24细胞反之.正常膀胱粘膜组和RUNX3-EGFP-pDest质粒转染组Western blot检测,均表达RUNX3蛋白,而膀胱癌T24细胞未表达RUNX3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空白对照组的凋亡率为(3.1±0.46)%,而EGFP-pDest转染组和RUNX3-EGFP-pDest质粒转染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0.1±1.62)%、(41.20±1.53)%,应用方差分析的LSD法和SNK法进行均数的多重两两比较,RUNX3-EGFP-pDest质粒转染组与EGFP-pDest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正常膀胱组织RUNX3基因正常表达,未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而膀胱癌T24细胞可能因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发生甲基化,致RUNX3基因无法表达.转染野生型RUNX3抑癌基因后促进了膀胱癌T24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