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47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569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10篇
  6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喘息性肺炎疗效,探讨其对本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住院的临床确诊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婴幼儿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二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炎、抗病毒、吸氧、止咳、镇静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人,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加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持续时间、病情治愈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好转、心率恢复、缩短哮鸣音湿罗音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率(80.00%)与对照组(45.7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硫酸特布他林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喘息性肺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2.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影响。方法将67例发病3 d以内,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4),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相同的脱水剂和神经细胞活化剂,其中实验组以PNS 450mg/d静脉滴注,连续14 d。分别对所有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7和14天采集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膜上CD14及TLR4的表达变化,并对入院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意识障碍评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入院后第3天,实验组CD14及TLR4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以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入院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意识障碍评分则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通过调节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表达,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促进受损组织细胞的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确切的疗效,还可通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达到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对103例均经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和尿胃蛋白酶测定,并探讨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为气滞湿热(57例),脾胃虚寒(20例),胃阴亏虚(6例),淤血内阻(20例)等四个证型,血清胃泌素检测采用RI法,尿胃蛋白酶测定采用Anson和misky法,检测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四个证型胃泌素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电针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酪氨酸羟化酶(T H)、线粒体复合物Ⅰ — Ⅳ活性、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可能靶点及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多巴组及电针组,每组11只,采用...  相似文献   
55.
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正常大鼠比较,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与血清的丙二醛水平升高,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在褪黑素治疗后均见明显改善,同时伴随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酸、血脂谱以及肾重对体重的比值等的降低。  相似文献   
56.
选择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30例,均符合DSM-Ⅳ的痴呆诊断标准,且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积分≥7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10分,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4.53±7.76)岁;平均病程(10.56±6.34)个月;文化程度:中专以上10例(3.3%),中学13例(43.3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鄱阳湖湖沼型流行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试点的长期防治效果。方法选择鄱阳湖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爱国、新和、光辉3个村为试点,全面实施以机代牛、封洲禁牧等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收集2009-2014年人群病情和螺情数据,比较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钉螺感染率和水体危险性的变化。结果 2009-2014年,3个试点村均未发现粪检血吸虫阳性者;牛洲草洲活螺平均密度呈下降趋势,六○圩草洲活螺平均密度基本持平略有下降,2个洲滩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解剖哨鼠未发现血吸虫成虫。结论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可以使血吸虫病疫情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一种芳姜黄酮衍生物(ATD)对人皮肤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10、20、40、80μmol/L)ATD、长春新碱及芳姜黄酮体外作用A375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DNA片段化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结果ATD、长春新碱及芳姜黄酮对A375细胞有抑制增殖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ATD:R2=0.99,F=340.96;长春新碱:R2=0.99,F=349.19;芳姜黄酮:R2=0.89,F=25.41,均P<0.05),三者IC50分别为(15.96±0.02)、(77.00±0.04)及(356.95±0.01)μmol/L。当药物浓度为5μmol/L及10μmol/L时,ATD对HSF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0.06)%和(25±0.02)%,长春新碱为(33±0.04)%和(29±0.08)%,芳姜黄酮为(49±0.09)%和(34±0.07)%;ATD对A375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6±0.06)%和(39±0.02)%,长春新碱为(8±0.04)%和(17±0.08)%,芳姜黄酮为(6±0.09)%和(10±0.07)%,与二甲基亚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TD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强于长春新碱及芳姜黄酮(P<0.05),但对HSF细胞毒性却明显低于长春新碱及芳姜黄酮(P<0.05)。ATD、长春新碱及芳姜黄酮均可诱导A375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随3种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且药效为ATD>长春新碱>芳姜黄酮。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3种药物都能诱导细胞发生不同程度凋亡,同芳姜黄酮及长春新碱相比,ATD能显著诱导细胞凋亡,且以晚期凋亡为主。随药物浓度增加,ATD组G1期A375细胞逐渐增多,G2期及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ATD对A375细胞有抑制增殖及促凋亡作用,该作用明显强于芳姜黄酮及长春新碱,其机制可能是激活caspase?3,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分化与增殖。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识别巯基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采用检查表法及定量分级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巯基乙醇生产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硫化氢、二氧化硫、噪声等。结论巯基乙醇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存在多种高毒物质,潜在急性中毒风险,应加强关键环节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