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和食品为原料制备成的一种药饵汤。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病因在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和先天禀赋不足所引起,它与肿瘤、心血管疾病构成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电针刺激疗法。比较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腰椎评分及改善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JOA腰椎各部分评分及总分均有所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研究组改善率为(64.85±4.48)%,对照组为(35.75±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自拟固肠止泻汤治疗慢性小儿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120例小儿慢性泄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自拟固肠止泻汤治疗,对照组予洛酸梭菌活菌散治疗,5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小儿慢性泄泻多为下元不固证,自拟固肠止泻汤治疗慢性小儿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侧颅底疾变的外科治疗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侧颅底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颞骨占位性病变破坏内听道、颈静脉孔区等占位病变与颅内沟通者1 1例,采取经迷路、乳突腔引流以及经乳突切除肿瘤手术;中耳炎性疾病破坏鼓室、鼓窦天盖与颅内沟通者2例,采取扩大乳突根治手术;外伤与畸形造成侧颅底骨质破坏,脑脊液耳漏、鼻漏7例,采取经迷路、乳突修补手术。结果其中颞骨占位性听神经瘤3例、面神经肿瘤3例、静脉孔区胆固醇肉芽肿1例、原发于颞骨的胆脂瘤4例,肿瘤均完全切除;中耳胆脂瘤2例,乳突根治术后无复发;Mondini畸形合并内听道底骨质缺损导致耳漏2例、颞骨骨折致耳漏5例,术后脑脊液漏消失。重要的神经、血管、位听器官以及颅底和颅脑组织得到保护或重建。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侧颅底疾病的主要方法,术中应注意保护重要的血管、神经、位听器官以及颅底、颅脑组织。  相似文献   
55.
刘正芳  文琼仙  曾海金 《护理研究》2009,23(27):2484-2485
口腔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促进口腔正常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口腔护理均采用棉球进行口腔黏膜及牙齿各面的擦拭,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效果不理想,且操作时视野不清,开口困难[1].操作者感觉费时、费力,病人感觉不适,有疲劳感,为此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患者男,3岁。因患急性阑尾炎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二周后发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体检: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莫非氏征阳性。血常规WBC13.0×109/L,N:0.70,L:0.30。B超检查示,胆曩增大约6.0cm×3.2cm,囊壁不厚,囊内见多个强回声团伴声影,最大的约0.4cm×0.25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诊断:胆  相似文献   
57.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简称PBL),是一种以病人的疾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新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一种能较好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目前开展PBL模式主要有经典PBL和非经典PBL,非经典PBL是指基本上以班级为形式,以学科为界编制课程,由1名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小组讨论而非导师制教学。为优化护理教育模式。探索适合护理学基础特点的教学方法,解决由于班级人数多而导致医院临床见习带教困难及护理教学与临床实际紧密相结合等同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我们于2005年3月起,在护理学教学中改变单一的理论灌输及实验室技能操作演示式教学法,引入非经典PBL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李英普  包海金 《吉林医学》1993,14(3):158-160
小腿骨筋膜区综合征是创伤骨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致残率高。为使本征的伤残率降至最低,本文对97例小腿骨筋膜区综合征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导致本征的病因及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对治疗本征的手术时机、方法和指征进行了详细讨论。同时介绍了本征后遗症的补救措施及康复治疗。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肢体,减少伤残率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9.
1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以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肿物1 d为主诉,于2005年7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无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史,否认有肿瘤家族史.检查身体示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内可触及1个大小为1·5 cm×1·5 cm的肿物,质地较硬,表面尚光滑,界限清楚,活动度良好,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彩色超声波检查示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内可探及大小为1·6cm×1·2cm的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整,包膜不清;CDFI检查示肿块内可见分支状动脉血流信号;钼靶摄片检查示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内有1个大小为1·3 cm×1·5 cm的肿块影,边缘模糊,密度较高,结构稍紊乱,未见明确钙化;穿刺细胞学…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