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痛阈可分为压痛阈、温度痛阈、电痛阈、激光痛阈、化学痛阈和缺血痛阈等,不同测量方法各有利弊。痛阈测定是疼痛研究的常用方法,对痛阈准确、客观的测量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定和预后的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目前常用的痛阈测定方法大都是以患者自诉出现疼痛时测得的数值作为痛阈,因此痛阈的测量实际上只是一种半客观的测量指标。痛阈的测量受受试者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参考动物实验中动物痛阈的客观性测量,可以在人体上用人体自身无法控制的特定反射作为痛阈测量的指标,或者可以将受试者痛阈测量结果结合人体的一些化验指标综合评价,使痛阈的测量更加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高危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46例术中失血量3 000 ml以上的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后静脉使用乌司他丁剂量将上述高危患者分为大剂量组(HD组:400 kU,q6 h)和常规剂量组(RD组:400 kU,q12 h)。HD组63例,术中失血量(5.0±2.9)L,术后当天APACHEⅡ评分20.9±7.5、SOFA评分15.0±3.2;RD组83例,术中失血量(6.2±4.5)L,术后当天APACHEⅡ评分20.0±7.4、SOFA评分14.6±3.4。观察静脉应用乌司他丁5 d治疗后第3、7天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改变。同时了解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肾替代治疗比例以及90 d生存曲线。连续性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MELD评分、CTP评分、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后当天APACHEⅡ和SOF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静脉应用5 d乌司他丁后,未观察到有不良反应发生。虽然两组术后90 d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2=0.566,P=0.452),但HD组第3天和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第7天的SOFA评分改善更为明显(5.6±4.5vs.3.6±3.4,t=-2.910,P=0.004;8.5±4.7 vs.4.5±3.9,t=-5.468,P<0.001;4.7±3.2 vs.3.2±2.8,t=-2.944,P=0.004);RD/HD感染发生率(39.6%vs.23.8%,OR 2.11,95%CI 1.024.37,?2=4.129,P=0.042)、肾替代治疗比例(22.9%vs.9.5%,OR 2.82,95%CI 1.054.37,?2=4.129,P=0.042)、肾替代治疗比例(22.9%vs.9.5%,OR 2.82,95%CI 1.057.55,?2=4.51,P=0.034)、机械通气时间(Z=-5.112,P<0.01)、ICU停留时间(Z=-2.604,P<0.01)较RD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高危肝移植术后患者多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外科ICU内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确定为ICU院内感染137例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137例患者中分离出感染病原菌22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为120株,占53.8%,前三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41株,占18.4%,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真菌62株,占27.8%,前三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普遍升高,而敏感性降低,肺炎克雷伯菌表现了相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较好的敏感性及较低的耐药性。阳性菌菌株及真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耐药性上升,但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阳性菌株及对两性霉素B耐药的真菌菌株。结论该ICU的院内感染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构成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真菌的感染比例也较高,且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增强CT放射组学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病理分级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分为训练组(n=329)和测试组(n=100),记录其临床特征;提取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CT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应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法对其进行降维,筛选最有价值的组学特征后,构建基于AP、VP、AP+VP图像特征的组学模型,计算2组放射学评分并进行二分类判别。根据病理结果定义高级别和低级别HCC,采用10倍交叉验证训练选择最优组学预测模型,筛选对预测HCC病理分级有意义的临床特征后,构建临床模型以及联合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绘制3种模型预测训练组和测试组HCC病理分级的ROC曲线,评估其诊断能力。结果 联合组学模型最优,其判别训练组及测试组高级别和低级别HCC的放射学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58、3.24,P均<0.05)。测试组中,联合模型预测HCC病理分级的AUC值(0.70)与组学模型(0.69)和临床模型(0.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增强CT图像的放射组学特征可用于术前预测HCC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05.
1992~2002年,我们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54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6.
伊海金  何延政 《四川医学》2002,23(4):414-416
血管重建在临床外科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全球每年大约超过 6 0万人需要各种血管外科手术 ,大多数需要合适的血管移植物。血管移植材料 (Vasculargraft,VGF)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目前主要有生物血管、高分子合成血管、内皮细胞种植的人工血管、组织工程化血管 (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TEBV) ,尤其是 TEBV,因更接近人体生物血管 ,有望解决移植血管小血管再狭窄的难题而倍受重视。  生物血管 主要有同种及异种血管两大类。同种血管如自体大隐静脉 (ASV)、胸廓内动脉、颈静脉、头静脉等。其缺点是来源有限且很难用作各种血管…  相似文献   
107.
气相色谱法测定查干-汤中苦参碱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查干一汤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气相色谱法,采用CBPI-M25-025毛细管柱,柱温260℃,FID检测器检测温度280℃。结果:苦参碱在0.2μg~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87%。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8.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以30-40岁居多。全部病例均经彩超或X线检查确诊。病程最短5天,最长3年以上。其中肾结石16例,输尿管结石11例,肾及输尿管结石3例,膀胱结石2例,合并肾盂积水8例,结石最大1.0cm,最小0.2cm。  相似文献   
109.
为掌握吴江市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的消毒情况,确定其现阶段生产环境消毒措施的有效性,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消毒措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现将2003年1~3月份吴江市一次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中华本草》中补阳药物药性规律,为补阳药物药性理论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以"补阳"索引主题词检索《中华本草》,建立Excel数据库,对其来源、性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146味补阳中药来源以植物药为多,动物药次之;药性以温性(78.57%)为主;药味以甘(42.66%)为主,其次为咸(18.82%)和辛(17.90%);归经以肾经(42.55%)为主;绝大多数药物无毒;功效以补肾、温肾、止痛、强筋骨、益精血为主,主治肾虚、寒症、痹痛、筋骨软痛等。结论:《中华本草》中记载的补阳中药,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与传统中药药性基本符合,能够为补阳中药筛选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