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7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246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248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846篇
内科学   531篇
皮肤病学   121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2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2062篇
预防医学   1059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613篇
  5篇
中国医学   773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结核性胸水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胸膜对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产生变态反应渗出的液体。目前,临床上对结核性胸水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胸水生化、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PCR检测、X线及超声检测、细胞学检测等。胸水生化检测主要包括LDH、ADA、ACE、蛋白质及葡萄糖,生化检验对诊断结核性胸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年来,因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技术在临床检测上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探讨结核性胸水生化指标与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我院对2009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7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12.
目的研究启闭式灭菌盒,实现灭菌后预防二次污染。方法通过观察启闭情况和无菌检验,对自行设计改良的启闭式灭菌包装盒防污染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已改良的灭菌盒经连续1 000盒次灭菌试验,通气孔遮板移位发生率为1.4%;未改良灭菌盒移位发生率为12.6%。经对灭菌后下送过程中发生盒体分离和移位的灭菌盒内器械检测227件,全部有菌生长;未发生分离和移位的灭菌盒内器械检测227件,全部无菌生长。结论改良后的启闭式灭菌盒保障了包装盒的密闭性,形成了较有效的阻菌屏障,能避免灭菌后发生二次污染,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比较分析InterTAN髓内钉、(PFNA)及(DHS)3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把142例不稳定股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InterTAN组、PFNA组、DHS组。结果:髓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等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HS术中曝光偏少,与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terTAN组与PFNA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髓内固定组在术后疗效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InterTAN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考虑到费用问题,PFNA更适于应用于基层。  相似文献   
2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临床特点,为诊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口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确诊的74例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患者分为HBe Ag阳性组(n=51)和阴性组(n=23)。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起病,ALT水平为523~2940 U/L,表现为黄疸型肝炎64例(86.49%),4周内临床治愈65例(87.84%)。HBe Ag阳性组与HBe Ag阴性组基线ALT、AST、HBV 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HBe Ag阴性组患者的TBil水平[(141.1±132.9)μmol/L]较阳性组[(80.1±68.8)μ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5,P=0.007)。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发病过程类似于急性乙型肝炎,HBe Ag阴性患者的TBil水平较高,肝细胞损伤较重。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椎动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CTA诊断为椎动脉变异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分析椎动脉起源、走行变异及椎动脉内径变化特点.结果:117例椎动脉变异中1例椎动脉起源异常(0.9%),17例椎动脉走行异常(14.5%),62例椎动脉发育不良(53%),6例椎动脉部分缺如(5.1%),2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7%),5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4.3%),24例同时发生两种或3种变异类型(20.5%).结论:CTA可以清楚显示各类型椎动脉变异,对椎动脉变异的相关疾病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改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员工职业倦怠现象,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大家感受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方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成立科研学习小组,提倡科研精神,定期举行科研小组会议,开展共同学习活动。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学习氛围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加,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积极思考解决方法并查询文献论证方法的可行性,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科研学习小组能够使工作人员习得科学思维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自我提升的方向,使员工变得严谨自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静配中心的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217.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对高原官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不同海拔的部分守防官兵和后勤保障单位的450人进行睡眠质量检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不同海拔人群的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海拔越高,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0.01)。后勤部队的主观睡眠质量较边防部队差。结论高原部队需改善睡眠条件、调整情绪,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达到促进官兵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评估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待产分娩的46例汉族正常孕产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胎盘及脐带标本(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获得胎盘及脐带标本时均取得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脐带标本用于胎儿DNA的提取,胎盘标本用于ABCG2基因的RNA及蛋白提取;通过测序确定ABCG2基因421C>A及34G>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法获得ABCG2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对ABCG2基因421C>A及34G>A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ABCG2基因421C>A及34G>A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孕产妇及新生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对于421C>A多态位点,携带CC、CA、AA各基因型的胎盘标本的平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60,3.051;P>0.05);对于34G>A多态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胎盘标本平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携带AA基因型的胎盘标本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q=3.540,4.720; P<0.05),而携带GA基因型的胎盘标本,其平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携带其他2种基因型的胎盘标本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21C>A多态位点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影响,而34G>A多态位点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ABCG2蛋白(BCRP)的表达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19.
220.
摘要 目的 了解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相关因素,为防控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调查的胃肠Ⅲ类切口手术患者63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7例,感染率为16.77%。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切口大小、血糖≥10 mmol/L、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等因素为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