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北京医科大学免疫系研制、北京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rhGM-CSF进行药效实验。实验用家犬20只,皮下注射环磷酰胺造成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结果,使白细胞总数由2×109/L恢复到5×109/L,对照组需7.5±0.5天,阳性对照药进口生白能组为4.5±0.3天,高和低剂量受试药组只需4.4±0.2天和4.2±0.7天,与对照组比相差有高度统计意义。与生白能组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SD术后延迟出血的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行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3例中发生延迟出血者2例的内镜下止血方法及效果.结果 2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止血后均未发生再出血,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黏膜内癌,均在定期随访中.结论 ESD术后延迟出血发生危害大,不易察觉,我们既要做到出血前预防,又要在出血后冷静止血,同时强效抑酸是术后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FICE染色内镜,即智能分光比色内镜,是由日本Chiba大学Yoichi Miyake发明的[1],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主要从FICE染色内镜的基本原理、在消化道不同部位中的应用两方面来论述其现阶段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4.
无痛胃镜可减轻胃镜检查时患者的应激反应,伴随各种静脉麻醉药物的更新,无痛胃镜可以做到诱导及苏醒迅速,安全性非常高.但是,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因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药代动力学特点,给药需要仔细推敲,既要减轻其胃镜检查时的不适,又要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2012年4~10月,我们将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无痛胃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回顾性分析162例胃肠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162例患者中,胃血吸虫病29例,肠血吸虫病133例,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为主。内镜表现:29例胃血吸虫病中,溃疡型18例,炎症型5例,增生型6例,伴发胃癌7例;133例肠血吸虫病中,溃疡型23例,增生型59例,炎症型13例,混合型38例。因各种原因导致误诊49例(30.25%),误诊常见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提示,胃肠血吸虫病的临床或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易于误诊。流行病学资料、内镜检查加多部位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自制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肠瘘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换药次数、总回收肠瘘液量、瘘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换药次数、瘘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总回收肠瘘液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能快速控制肠瘘出物,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瘘口愈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日,减轻护理工作量。对于合并切口裂开的多处肠瘘患者,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是控制肠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后延迟出血发生的原因和治疗对策.方法 分析了2001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行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后延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术前因素:如性别、年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既往服用抗凝药物,病变大小、部位等情况;(2)术中因素:病变切除情况,创面的处理方法,操作时间;(3)术后因素:患者饮食和活动量控制不理想.结果 186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延迟出血34例.术后延迟出血的发生与病变长度、创面的处理方法以及术后患者饮食和活动的控制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部位、伴发病、既往是否服用抗凝药物、病变部位、病变切除情况、操作时间关系无显著性(P>0.05).结论 病变长度、创面的处理方法以及术后患者饮食和活动的控制是影响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因素,对于较大的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应予以充分重视,应选择有效的创面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术后饮食和活动,预防延迟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蓝光激光成像结合JNET分型对结直肠病灶浸润深度的判断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蓝光激光内镜下观察694例结直肠病灶。根据JNET分型,分析病灶内镜下的表现以判断其病理性质和浸润深度。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并观察各类型病灶内镜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 结果在所有病灶中,共有500例息肉样病灶和194例浅表型病灶。在所有病灶、息肉样病灶和浅表型病灶中,Type1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1%,99.2%,99.0%;Type2A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7%,81.4%,78.9%;Type 2B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0%,78.8%,75.8%;Type3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4%,96.6%,95.9%,与NBI的诊断率相似。息肉样病灶和浅表性病灶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蓝激光成像结合JNET分类是判断结直肠病灶浸润深度的有效工具,结直肠病灶的形态学差异不是影响JNET分型在结直肠病灶中应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49.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核蛋白,在所有真核细胞都有表达,它可参与基因转录、DNA修复、细胞信号转导等.HMGB1具有细胞因子的各种共同特性,还可发挥前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其最主要受体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HMGB1可抑制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生物学效应具有两面性,影响着肿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构建pDsRED2-HMGB1重组质粒,探讨转染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对奥沙利铂诱导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MGB1 mRNA全编码序列,将PCR产物插入到pDsRED2-N1载体的Xho I和EcoR I位点,构建pDsRED2-HMGB1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SGC-7901胃癌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HMGB1红色荧光融合蛋白表达.Western blot鉴定HMGB1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标记)分析HMGB1过表达对奥沙利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DsRED2-HMGB1,转染SGC-7901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HMGB1红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转染pDsRED2-HMGB1后SGC-7901细胞凋亡水平较转染pDsRED2-N1组下降22.4%.结论 HMGB1过表达可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