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1.
双硫仑作为FDA批准的戒酒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双硫仑主要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Gasdermin D蛋白膜孔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的形成及释放、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激活等机制,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炎性相关疾病。此外,双硫仑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提升其抗炎作用。现对双硫仑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双硫仑作为抗炎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2.
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相关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CL-iLSC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于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角膜病门诊确诊为CL-iLSCD并接受药物治疗和随访的17例患者(25只眼)的资料, 其中男性3例, 女性14例, 年龄为(36.4±6.9)岁。采用裂隙灯显微镜结合荧光素染色观察角膜和角膜缘尤其是上皮病变范围, 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 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和角膜神经纤维长度, 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转归和相关因素等。结果所纳入的患者有4~30年软性角膜接触镜戴镜史, 中位数为10年;每日戴镜时间为(10.5±2.5)h。88.0%(22/25)的患眼有视力下降、眼部不适或疼痛、眼红和畏光等症状。常见体征为角膜上皮梳齿状和(或)漩涡状迟发性荧光素染色, 上方角膜缘(11~1点钟方位)受累最多(25/25, 100.0%), 并伴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上皮基底细胞密度和神经纤维长度降低等活体影像学表现异常。结合影像学参数综合等级评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13.
姜薇  赵闽  沈燕  凌疆 《护理学杂志》2011,26(17):38-40
目的 总结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1例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并发各系统疾病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或硼替佐米治疗.同时加强用药护理,针对各系统症状及并发症进行对症护理.结果 30例患者住院4~11 d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结论 对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患者实施有效的对症护理措施,对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8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假阴性的甲状腺结节相关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行FNAC且结果为阴性的310例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最终将88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患者纳入研究。超声特征包括结节的位置、最大径、纵横比、回声水平、边缘、周边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囊性变、钙化类型及血供程度,将上述指标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所有患者分为真阴性组及假阴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FNAC假阴性与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的相关性。结果:88例FNAC结果为良性的患者中24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甲状腺滤泡状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中,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节纵横比>1、非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内部囊性变、钙化及富血供,易造成FNAC假阴性,与真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最大径、位置、周边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纵横比>1、钙化及富血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甲...  相似文献   
815.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血液透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感染现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因院内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21年2月~2022年4月在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0名的资料,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将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1,普通大肠埃希菌株感染(除外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感染)作为病例组2,无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3。比较病例组1、2、3组感染相关因素和经济成本。结果:大肠埃希菌感染26例,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感染12例。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患者床位费、诊疗费、检查费、治疗费、化验费、护理费、药物费和其他费用病例组1>病例组2>病例组3;其中药物费的差值最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会导致患者直接经济损失增加,医院应重点加强院内感染的防控、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816.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研究。方法针对现有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合理研究,取45个新型o-(联苯-3-基甲/氧基)硝基苯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包括使用分子力场分析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并且对分子对接,观察小分子与5J89蛋白的结合效果。结果Co MFA模型(q^(2)=0.644,r^(2)=0.950)和CoMSIA模型(q^(2)=0.622,r^(2)=0.998)具有一定预测能力。TYR:56、GLN:66氨基酸是影响这些抑制剂活性的主要氨基酸。结论该研究是计算机辅助药物方法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可为开发PD-1/PD-L1抑制剂作为抗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17.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阻碍学生将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融会贯通,也使得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长期割裂,基础教师与临床教师缺乏沟通和知识的互补。通过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在长学制《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初步尝试和探索,包含从内容选取、病例筛选到课堂设计全程,在总结教学效果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双师同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主体,增加主体间的互动性,由“师师”对话引发“师生”互动,继而带动“生生”互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的思辨能力,促进知识的多向流动,弥补目前医学基础教育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早期临床诊疗思维的渗透。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默契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通过充分沟通和相互学习,提高教学能力,重新梳理课堂设计,实现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相长。同时,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知识储备以及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81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的取穴特点以及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2001年6月至2021年12月所有针刺治疗PCI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利用Python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库中的穴位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106篇文献,归纳出42个核心穴位。督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经脉,并以头颈部局部取穴为主。聚类分析发现4个有效的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头颈部穴位中,风池-完骨-天柱以及大椎-风府-百会是最重要的配伍方式,风池-完骨的组合有最高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外周部位的穴位,合谷-太冲是最高支持度的配伍方式,至阳-腰阳关-神道的提升度最高。结论 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以督脉和头颈部取穴为主,在头颈部形成风池-完骨-天柱、大椎-风府-百会为主的配伍组合,而外周穴位配伍方式较为多样。  相似文献   
819.
目的 探讨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对非干眼人群的泪膜影响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本研究纳入2022年7—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并行SMILE术的28例(28眼)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25.96±5.41)岁。术前和术后20 d使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估患者的干眼症状,裂隙灯结合荧光素染色观察患者的角膜上皮情况,Oculus K5M评估泪膜情况,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检测基础泪液分泌量。结果 术后共有13眼(13/28,46.43%)诊断为干眼。相较于术前,术后20 d的OSDI评分明显升高(P=0.001 8),基础泪液分泌量、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首次及平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河高度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值分别为0.001 2,<0.000 1,0.000 1,0.001 6和0.011 2)。年龄>25岁和术前睑板腺缺失评分>1分者术后更容易发生泪膜异常。年龄为术后20 d发生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非干眼人群在接受SMILE术后20 d出现明显泪膜质和量异常,应注意术前对患者的干眼评估和术后及时规范的干眼治疗。  相似文献   
82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 ,急性期的治疗大都采用口服、肌注或静滴激素 ,血管扩张剂 ,神经营养药等。近来我们试用弥可保穴位注射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7例中 ,均我院神经内科确诊 ,发病在3d以内 ,其中男性 1 1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2~ 65岁 ,并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 1 )突然起病 ( 2 )一侧面部表情肌全部或部分麻痹 ,可伴有 2 /3味觉障碍 ,少数可有耳鸣 ,听觉过敏或耳疱疹等 ( 3)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已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4 )病前常有受寒、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