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血液肿瘤患者粒细胞缺乏出现发热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一项随机、单盲、对照的多中心研究,共纳入216例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伴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9.05%和74.4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体温明显降低,与基线相比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日体温的变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组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更明显,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09±1.81)d和(3.67±1.99)d;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组的细菌学疗效明显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3.97%vs10.00%),两组病例均未观察到有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亦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理想治疗,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药动学的影响,探讨联合用药方法,解决ATRA治疗中耐药问题的可能性。方法 将动物按交叉试验方法给药,先后按单用维甲酸和合用维甲酸与伊曲康唑两种方案给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甲酸血药浓度,研究两种给药方案的药动学差异。结果 维甲酸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单室开放模型,单用及合用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13.83±62.65),(281.91±75.40) ng·mL-1(P<0.01);tmax分别为(3.67±0.50),(2.11±0.60) h(P<0.01);MRT分别为(4.34±0.83),(2.89±0.34) h(P<0.01);AUC0~∞分别为(374.9±179.5),(675.5±212.6) ng·h·mL-10.01<P<0.05);t1/2ke分别为(2.40±0.98),(1.91±1.26) h(P>0.05)。结论 合用伊曲康唑可以升高ATRA血药峰浓度和维持有效治疗浓度,提示并用伊曲康唑可能是解决维甲酸耐药的一种方法,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Purpose Tosummarizetheexperiencesinusingalltransretinoicacid(ATRA)forthedifferentiationtherapyfor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sinceourintroductionofitsuseinclinicin1986-Dataresources DataresourcescamefromChineseJournalofHematology,Englishlanguage…  相似文献   
54.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15例,使用亚砷酸,剂量为每日5mg,持续2小时静脉点滴.出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每周1次;外周血计数检查每周2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每2周1次.结果2例在治疗早期死亡;进行评估的13例中,11例在第1疗程获得完全缓解(CR率84.6%),2例患者未获缓解.5例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相似文献   
55.
30例新鲜胃癌标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对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HPV15阳性率为40.0%,未发现HPV18感染:P53基因突变率为50.0%,HPV16感染和P53基因突变同时存在者为16.7%。  相似文献   
56.
EMCOP联合化疗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MCOP联合化疗方案(VP16、MX、CTX、VCR、pred)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患者33例。其中初治19例、难治性4例、复发10例。结果:19例初治患者CR率为68.4%,PR率为15.8%,总缓解率为84.2%;14例复发和难治性NHL患者,CR率为28.6%、PR率为42.8%。提示本方案为治疗NHL较理想的化疗方案,无论初治或复发与难治性NHL患者,均有较高的缓解率。作者并对疗效、毒副反应以及药物剂量与缓解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和多因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骅  吴文  赵维莅  唐伟  徐岚  熊树民  陈钰  沈志祥 《肿瘤》2003,23(4):312-314
目的 分析7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年龄,生化和骨髓等18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希望得到简单易行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8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年龄、性别、病期和血液学、血清学检查等)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8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血红蛋白,血清钙离子浓度,血清肌酐与预后相关;在多因素分析中,3个独立因素与预后差密切联系并由此建立预后模型:1.年龄大于65岁;2.高浓度血清钙;3.骨髓中原始 幼稚浆细胞的比例增多。该78例患者根据上述预后模型重新分组,发现低危险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4个月)明显长于中度危险组(27个月)和高危险组(10个月)。结论 初诊MM患者有必要在治疗前接受简单易行的预后分析并分组,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8.
患者 ,女性 ,15岁。因乏力、纳差四周 ,发热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2周 ,于 1998年 12月 12日收治入院。体检 :神清 ,气促 ,精神软 ,T40°C ,BP10 0 / 5 0mmHg。全身皮肤、粘膜未及黄染 ,瘀点 ,瘀斑。颈部 ,腋下 ,双侧腹股沟区可 及数枚肿大淋巴结 ,大小不等 ,最大为 1.5× 1.5cm ,质中 ,边界清 ,活动度可 ,无明显压痛。巩膜无黄染。咽红。两肺呼吸音粗 ,两下肺呼吸音减低 ,呼吸R38次 /分。HR12 2次 /分 ,律齐。腹隆 ,右下腹轻压痛 ,反跳痛(- ) ,肝肋下三指 ,质中 ,压痛 ( )。脾脐下一指 ,质硬 ,压痛 ( ) ,移动性浊音 ( )…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给50例ITP患者用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观察相关抗体及血象的变化。结果 显效19例(38%),良效25例(50%),进步4例(8%),无效2例(4%)。结论 复方环磷酰胺片治疗ITP有效,副作用小,可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60.
在正常情况下,癌基因(oncogenes)不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也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现已知道,反转录病毒的癌基因与存在于人类细胞中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关系密切.至今,已有30多种特殊的癌基因被发现,某些癌基因与特定的肿瘤有一定联系.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为癌基因myc和ras二大家族.在结肠癌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患者中癌基因ras发生率可分别高达40%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