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王建  沈建根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5):707-708,i0001
目的检测胃黏膜组织8-羟-2-脱氧鸟苷(oh8dG)表达水平,试图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致胃上皮DNA氧化损伤方面探讨Hp的致癌性.方法取Hp阳性和Hp阴性胃黏膜组织各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oh8dG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Hp阳性和Hp阴性胃黏膜组织之间的oh8dG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增加了胃黏膜组织oh8dG水平,DNA氧化损伤在Hp感染引发胃癌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本实验建立了一株分泌抗黄疸出血群钩端螺旋体外膜抗原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ZMA_3。ZMA_3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群特异性,经鉴定该抗体属IgG2a亚类。该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外持续培养7个月余,分泌抗体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43.
脐血造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Ficol分层法、3%明胶自然沉降法及6%羟乙基淀粉自然沉降法。结果:3%明胶自然沉降法所获有核细胞(NC)密度高达94.60(±23.80)×105/ml,CFUGM数为64.30(±12.18)/105NC,CD34+细胞数为1.21(±0.37)×105/ml,均较其它两种方法为高(P<0.05)。结论:3%明胶自然沉降法是一种较理想的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应用TritonX-100抽提和Sephadex G-100层析获得百日咳杆菌外膜蛋白(OMP)及其5个组分(OMP_1~OMP_5).OMP_1~OMP_4均具有促白细胞增多、组胺敏感和胰岛活化蛋白的活性.OMP及其各组分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使该细胞聚集生长、~3H-TdR掺入量下降,及核糖体大量脱落和膜旁颗粒减少等现象.OMP组分OMP_1~OMP_4经0.3%戊二醛处理后,上述生物学活性均明显下降,CHO细胞不出现聚集生长,~3H-TdR掺入量明显高于未脱毒的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脱毒前后的OMP各组分对小鼠的主动保护作用未见明显变化(P>0.05).实验结果表明,戊二醛能有效地降低OMP_1~OMP_4的毒性,但脱毒后的OMP_1~OMP_4仍具备较强的免疫原性和保护力.因此,OMP及其组分经戊二醛处理后,有希望成为百日咳杆茵的无细胞疫苗.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道了用人B型Rh(+)红细胞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I融合,获得了一株能分泌抗人B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定名为ZMB_1,血凝试验结果表明,ZMB_1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经临床574例已知ABO血型的献血员测定,该抗体只与B、AB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入同系小鼠腹腔及皮下可诱生含较高滴度(1:1024~4096)的腹水和肿瘤。单克隆抗体属IgM类。该细胞株经组织培养传代历时7个月,分泌“抗B”抗体性能稳定,并对建株及实用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随机将71例符合诊断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窍活血汤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视力、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血PEDF、VEGF和HIF-1α的变化,监测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评价其疗效及可能机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 13%,优于对照组的67. 9%; 2组视野平均偏差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 05),治疗组视力提高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P100波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显著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2组神经纤维平均厚度均增加,且高于正常值;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厚度减小,减小幅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后患者血PEDF升高,VEGF及HIF-1α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 05),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合用中药通窍活血汤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等途径起到抑制凋亡作用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自1990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急性脑梗塞患者126例,采用尿激酶、维脑路通、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中,男94例,女32例。年龄在32~75岁。发病在4~6小时96例,8~12小时30例。均为半身瘫痪,上下肢肌力皆为0级。发病原因:高血压病42例,高血脂84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皮损组织粗提蛋白对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水平及对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DC分别以细菌脂多糖(LPS)、CA粗提蛋白、包皮粗提蛋白和PBS溶液刺激,孵育2~14天,ELISA法分别检测上清液中IL-12和IFN-γ的水平。结果LPS组IL-12和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262.0±18.5)pg/mL和(494.3±48.8)pg/mL,CA组分别为(146.0±38.0)pg/mL和(392.0±39.7)pg/mL,包皮组分别为(12.0±5.2)pg/mL和0 pg/mL,PBS组为(10.7±6.43)pg/mL和0 pg/mL。CA组的IL-12和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和包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皮损组织粗提蛋白可能作为一种免疫原,增强DC的免疫功能,进而促进淋巴细胞的激活,为今后治疗CA的DC疫苗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含c-Src同源序列SH2酪氨酸磷酸酶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与含c-Src同源序列SH2的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了30例尖锐湿疣、13例宫颈癌和11例正常包皮组织中SHP-2的表达。结果包皮组织中磷酸酪氨酸和SHP-2阳性着色主要定位在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胞核,阳性表达细胞数量较少;而尖锐湿疣则相反,主要位于呈疣状增生浅层的凹空细胞胞浆内,阳性细胞成片分布;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胞浆呈阳性表达,弥漫性分布,胞核呈阴性表达。尖锐湿疣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酪氨酸和SH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29/30)和100%(13/13),而11例正常包皮均呈胞浆阴性表达。结论尖锐湿疣和宫颈癌细胞均存在与磷酸酪氨酸和SHP-2相关的细胞信息通路的异常激活。磷酸酪氨酸和SHP-2分布部位和阳性强度的改变可能与其癌变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0.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技术一步法检测淋球菌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快速诊断淋球菌感染的酶免疫测定法。方法 :检测淋球菌抗原的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一步法。结果 :36例临床淋球菌标本中淋球菌抗原含量 1 0 8.47± 5 1 .39μg/ L ,阳性率 97.2 % ,显著高于非淋球菌标本的 4.71± 2 .1 3μg/ L ,阳性率 0 % (P均 <0 .0 1 ) ,本法检测灵敏度 0 .6 2 5 μg/ L,特异性 1 0 0 % ,敏感性 97.2 %。结论 :该法可作为灵敏、快速诊断淋球菌的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