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2篇
  4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目的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体外实验验证探究木瓜抗胃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数据库(BATMAN-TCM)、文献查阅和Swiss ADME平台获取木瓜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数据库收集衰老相关基因,借助String平台构建木瓜抗胃衰老蛋白互作网络(PPI),随后使用DAVID平台完成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再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细胞实验探究木瓜抗胃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 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木瓜抗胃衰老主要成分35个,重要靶点63个,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激酶蛋白B (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体外实验显示,木瓜提取物明显降低D-半乳糖所致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活性氧(ROS)、β-半乳糖苷酶水平,增加p-PI3K、p-AKT、磷酸化的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和减轻G0/G1期周期阻滞。结论 表明了木瓜抗胃衰...  相似文献   
53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浙贝母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平台及UniPor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浙贝母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腺样体肥大的靶点基因,并筛选浙贝母有效活性成分与腺样体肥大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预测其关键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浙贝母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化合物包含天竺葵素、β-谷甾醇、贝母辛碱、浙贝树脂醇、6-甲氧基-2-乙酰基-3-甲基-1,4-萘醌-8-O-β-D-吡喃葡萄糖苷,相关潜在靶点涉及腺苷受体(A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点主要与雌二醇的反应、药物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相同蛋白结合、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等分子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潜在基因主要集中在凋亡-多物种、肿瘤蛋白p53、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结论:浙贝母可能通过诱导凋...  相似文献   
533.
534.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狼疮性肾炎(LN)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LN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男女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共纳入343例患儿,男女比例1∶4.04。女性患儿脱发、光过敏比率较男性高(P <0.05),男性患儿血肌酐升高、血小板减少比例较女性高(P=0.042)。共227例患儿行肾活检,男54例,女173例,男女患儿肾脏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男性患儿出现白细胞浸润和核碎裂比例较女性高(P <0.05)。343例患儿的性别在诱导治疗缓解、缓解后复发和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性别LN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男性患儿血液系统和肾脏受累更严重,男女患儿诱导治疗效果和肾脏累积生存率相似。  相似文献   
535.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IL-18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肾脏风湿病中心2003年9月至2020年9月诊断并行肾活检的22例原发性AAV患儿肾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的定位及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尿IL-1β、IL-6、IL-18水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或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变量间相关性。结果NLRP3广泛表达于肾小管间质,且活动组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活动组肾小管和肾小球NLRP3半定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F=0.859、8.320,均P<0.05);活动组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高于肾小球半定量评分(F=3.517,P<0.05)。活动组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与肾活检时儿童血管炎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r=0.471,P=0.027),与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548,P=0.008)。活动组血IL-1β、IL-18及尿IL-6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F=16.449、16.449、0.637、29.891、27.612、7.464,均P<0.05),缓解组血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F=18.671,P<0.05)。活动组血IL-1β水平与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r=0.805,P=0.002)。活动组血IL-6水平与肾活检时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728,P=0.017),尿IL-6水平与肾活检新月体比例呈正相关(r=0.677,P=0.032)。活动组血IL-18水平与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肾活检时儿童血管炎活动度评分及球性硬化比例呈正相关,与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值呈负相关(r=0.644、0.612、0.695、-0.577,均P<0.05),尿IL-18水平与肾活检时补体C4水平呈正相关(r=0.855,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IL-1β、IL-6、IL-18可能参与AAV的发病和进展,可作为疾病活动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36.
皮肌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有肌肉和肺的累及, 也常合并恶性肿瘤, 肺累及常是致命性的。因此, 早期诊断及治疗, 对减少肌肉和肺的损伤、识别和诊治合并的恶性肿瘤、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率有极大帮助。皮肌炎的异质性强,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本文论述皮肌炎合并急性肺间质性纤维化、发生吞咽困难、合并恶性肿瘤的高风险因素, 总结出"皮疹+甲皱血管+肌炎抗体"的联合模式有助于早期诊断皮肌炎, 早期识别重要内脏损害风险和肿瘤, 早期干预, 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537.
目的 探讨广州社区人群奶制品摄入频率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7—2018年广州市多家社区医院半年内确诊为T2DM的204例患者为病例,选择相同社区的532例非糖尿病居民为对照,收集两组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和行为及膳食中奶制品摄入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T2DM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校正了社会人口学资料及饮食习惯和行为等混杂因素之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酸奶摄入频率0次/月比较,酸奶摄入频率为≥1次/周(OR=0.133,95%CI:0.053~0.334)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增加酸奶的摄入频率是T2DM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38.
深度学习(DL)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分支,通过模拟人脑中神经元的工作模式,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近年来,DL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领域,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影测量片是正畸学最常用的影像资料之一,基于头影测量片的DL技术可以辅助正畸医生进行治疗的时机判定、方案设计和疗效评估等,为正畸治疗的精准化实施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该文介绍基于头影测量片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增进读者对于这门新技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539.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不同产地川产枳壳特征图谱,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对川产枳壳药材质量差异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25%~33%A;12~21 min,33%~41%A;21~30 min,41%~42%A;30~40 min,42%~59%A;40~53min,59%~72%A;53~60min,72%A;60~65min,72%~100%A;65~70min,100%A;70~71min,100%~25%A;71~80min,25%A),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30 nm。对50批不同产地(四川、重庆、江西、湖南)枳壳药材进行检测,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版)生成特征图谱并指认色谱峰,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IBM SPSS 19.0、SIMCA14.1等软件对50批枳壳药材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计算川...  相似文献   
540.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改善时间分别为(2.49±0.32) d、(2.19±0.30) d、(2.01±0.36) d、(1.95±0.3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2±0.57)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