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0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507篇
耳鼻咽喉   321篇
儿科学   137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834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1938篇
内科学   1444篇
皮肤病学   136篇
神经病学   617篇
特种医学   5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1578篇
综合类   4438篇
预防医学   1849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1521篇
  28篇
中国医学   1344篇
肿瘤学   40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39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747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724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801篇
  2004年   753篇
  2003年   661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528篇
  1998年   443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327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45篇
  1991年   218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4篇
  195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73例胸腺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73例胸腺癌患者中爿45例,女28例,中位年龄51岁。采用Masaoka分期系统进行分期,Ⅱ期占1%,Ⅲ、Ⅳ期分别占48%、51%。接受手术治疗40例,其中6例完整切除,21例姑息手术,13例探查活检。70例接受了中位剂量印Gy的放疗,23例进行了中位4个周期的化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生存因素分析。随访率为90%,中位随访时间14年。结果 全组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1%、19%,中位生存时间35,1个月。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5%、17%(P=0.002)。6例完整切除的5例存活。姑息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2%,而只探查活检和未手术治疗的生存率只有14%(P:0.003)。有无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和33%(P=0.671)。放射性心包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9%。在Ⅱ+Ⅲ期36例中治疗失败13例,其中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7例,局部复发同时远处转移2例。结论 胸腺癌预后较差,Masaoka分期和手术治疗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放疗并发症可接受,联合化疗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只、肝纤维化模型组(H)20只、川芎嗪治疗组(TM P)20只,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它两组均给予40%四氯化碳(CCL4)花生油溶液0.3m l/100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6周。川芎嗪组于肝纤维化模型建立后给予盐酸川芎嗪(TM P)60m g/kg经口灌胃,1次/d,连续治疗60天;其余两组同时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60天后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川芎嗪治疗组TGF-β1表达的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显示TM P能明显抑制肝组织中TGF-β1水平的表达,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与肝纤维化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呈高表达,TGF-β1在川芎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NF-κB p65在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及内皮中NF-κB p65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不同时期血管瘤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NF-κB p6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p65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NF-κB p65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Fκ-B p65可能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4.
汪淑芳  曾宪垠 《西北药学杂志》2006,21(4):F0003-F0004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因生理活性强、疗效高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正确评价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必须研究其在动物和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蛋白多肽类药物在实现商品化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面临更严重的挑战。与小分子药物相比,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生物膜、易在体内酶解、降解代谢途径多样等特点,因而在生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机制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生物体内有大量相似物质的干扰,且该类药用量很小,大大增加了检测难度。笔者就对该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质量标准。方法用卡波姆等辅料,以盐酸左氧氟沙星为原料制备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枸橼酸(用三乙胺调节pH值为4.0)-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3 nm,检查其有关物质,并测定其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在21.8~174.4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盐酸左氧氟沙星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5%(RSD=0.85%),100.0%(RSD=1.07%),99.7%(RSD=0.99%)。结论用卡波姆等药用辅料可制备出理想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制定的质量标准可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996.
肺癌患者60例C型行为模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行为模式。方法应用C型行为问卷对60例肺癌患者进行答题测量.并用相同的方式测量对照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患者在焦虑、抑郁、愤怒、理智、情绪控制、乐观及社会支持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患者具有显著C型行为特征。对其要在术后放疗、化疗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指导,调整不当行为,以提高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997.
1病例男,20岁,门诊号857646,主诉心烦、情绪低落和悲伤3年。诊断为神经性抑郁,先后用过阿米替林、丙咪嗪、碳酸锂、文拉法辛和氟伏沙明,病情仍不稳,最后用帕罗西汀10 mg,情绪稳定,但终日困倦,缺乏精神,病人希望改善活力,改用氟西汀(开克,常州市第四制药厂,批号:060220NO·80)治疗。因既往有焦虑史,故从小量10 mg用起,早服,当日无焦虑,睡眠好,次日晨起呕吐、眩晕,感到房子旋转,不敢起床,睡觉2~3 h起床后眩晕消失,继续服10 mg·d-1,至第8天,不再出现眩晕。2讨论该病人无眩晕史,由于单用氟西汀次日出现眩晕,故考虑可能为氟西汀首剂效应。氟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安乃近片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200mm×4.6mm,5μm),以甲醇-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加三乙胺1ml,用浓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28∶72)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4nm,流速:1.0ml·min-1。结果:本色谱条件能将安乃近与4-去甲基安乃近及其他降解产物有效分离;在52.6~526μg·ml-1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74%,n=9)。结论:本法专属性强、准确、简便,可供作为安乃近片含量修订的参考,尤其适用于疑似掺假安乃近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Evil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9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包括初治19例,复发23例,缓解22例)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Evil基因的表达.结果:10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无Evil mRNA的表达.AML患者Evil基因总的阳性表达率为18.1%(17/94),M5型未见表达,其中初治、复发、缓解组的Evil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6.5%、17.4%、0,初治和复发组差别无显著性(P=0.554).M3患者中Evil、PML/RARα双阳性组与PML/RARα单阳性组相比复发率高(P<0.05),早期死亡率高.Evil阳性的AML患者多数生存期短.结论:Evil基因是一个原癌基因,在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氧自由基(OFR)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非对称型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影响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产生的 OFR 作用于培养的 HUVECs;并加用葛根素进行干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培养液中 ADMA、L-arg 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并测定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OFR 使培养液中 ADMA、ET 含量显著增加,而 NO 水平则降低,并使胞质内[Ca~(2+)]i 浓度升高;加用葛根素后,ADMA 明显减少,NO 合成增加,细胞内[Ca~(2+)]i 显著降低。结论:OFR 能通过增加 ADMA 使NO 合成减少,葛根素能通过减少 ADMA 而抑制 OFR 导致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