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深入归纳和分析我国医学教学评价改革中形成性评价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热点、相关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形成性评价研究的深入提供量化参考依据。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567篇形成性评价主题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技术,采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绘制形成性评价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 形成性评价研究知识图谱可划分为7个领域:领域1表示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实践,研究效果的评价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为关注,中医药院校研究比重提高,临床教学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专业教育愈发重视;领域2和领域4展现教学评价改革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改革同步;领域3呈现高职高专教学评价研究的概况;领域5表明探索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主题;领域6说明考试与评价的异与同;领域7为医学英语类课程的研究概况。结论 未来需要积极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构建,重视共享平台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重视评价理论内涵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培训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情况。方法: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关于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病管理的相关对策。结果: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病的认知不够、人员配备不合理积极性差、群众参与性低、针对健康人群进行宣教较少以及信息化手段不高等。结论:临床应通过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以避免疾病损害等对患者的负面影响,降低慢性病潜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婴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1岁以下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n=40)和传统触摸组(n=40)。超声引导组采用超声引导法进行穿刺和置管,传统触摸组采用指尖触摸法进行定位和穿刺置管,分别记录每组患儿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比较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时间、总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套管针使用数量。结果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72. 5%和97.5%,传统触摸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分别为50%和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超声引导组有1例穿刺失败,更换穿刺部位后穿刺成功。传统触摸组有8例穿刺失败,改超声引导后全部穿刺成功。超声引导组总穿刺时间(66. 6±56. 9) s,明显短于传统触摸组的(120±94. 9)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052,P=0. 003)。两组首次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分别为(36. 3±16. 2) s和(38. 3±19. 1)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超声引导组总穿刺次数少于传统触摸组[1(1~2) vs. 1. 5(1~3)](χ~2=3. 900,P 0. 05)。与传统触摸组相比,超声引导组使用穿刺针数量较少[1(1~1) vs. 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464,P 0. 05)。传统触摸组有7例(17. 5%)出现动脉血肿及出血等并发症,而超声引导组仅1例(2. 5%)出现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07,P 0. 05)。结论围术期婴儿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时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中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主要原因。ATP等嘌呤物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躯体能量需求过程,而在细胞外则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有效神经传递、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免疫反应和控制等,因而在疲劳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胞外ATP代谢进一步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激活P1受体和P2受体,而胞外核苷酸酶通过释放受体配体,控制嘌呤物质浓度,以终止或促进嘌呤信号通路。基于此,本文对嘌呤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协同影响疲劳感受与发展进行总结归纳,为深入探讨 疲劳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研究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障碍(T2DM-MCI)患者丘脑微结构变化特点,并探讨DKI在T2DM-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T2DM-MCI组19例、认知正常组(T2DM-NC)21例,以及健康对照组(HC)20例。对所有人员行DKI扫描。经DKE软件生成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径向峰度(RK)、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参数图,再提取双侧丘脑各参数均值,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求诊断T2DM患者MCI的最佳参数和最佳阈值。结果 与HC组比较,T2DM组MK、AK、RK、FA均降低,MD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NC比较,T2DM-MCI组MK值下降11.43%,MD值升高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K的诊断T2DM-MCI效能高于MD。结论 DKI技术可显示T2DM患者丘脑存在微结构损害,MK、MD对T2DM患者MC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归纳总结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党参及其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调节免疫、调控非编码RNA和信号通路等途径,治疗胃癌、肝癌及乳腺癌等多种肿瘤。  相似文献   
27.
嵌顿性混合痔是肛肠科的一种急症,临床上以急性疼痛、水肿、肿物脱出或突起、血栓形成为主要特点,治疗较为棘手.我们采用五倍子散加减熏洗治疗嵌顿性混合痔2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舒血宁注射液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特征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临床正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2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收集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既往过敏史、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不良反应损害的器官或者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有36例因舒血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有18例不良反应的病例发生在用药30min之内。因舒血宁注射液所导致的严重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是不良反应可能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神经系统的累及为主。结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舒血宁注射液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提高药物的质量和加强在用药过程中监测等措施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以减少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身边医生APP签约对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本中心2018年6月~2019年6月管理的9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将全部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电脑端家庭医生签约干预,观察组则采取身边医生APP签约干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能力也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身边医生APP签约管理,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提高后期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输液过程"三查七对"落实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输液过程"三查七对"落实情况,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方法 制定输液过程"三查七对"落实情况评价表,由护理部及病区护士长组成调研组,对全院17个病区进行3次调查,共612人次.结果 核对用法、时间的落实率在每个环节均达到100%;药液质量、有效期落实率相对较低,为13.72%~43.9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不同检查次数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执行者的高度重视,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