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良多切口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前瞻性观察改良多切口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均采用改良多切口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加括约肌离断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术后出血以及术后复发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多切口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嵌顿痔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手术时间在1~3h之间,年龄为5~14岁的手术患儿60例。芬太尼组及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组各30例。术后镇痛均采用连续恒量静脉注射方法。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组选用药物为曲马多与芬太尼复合枢丹,持续量:曲马多1mg/kg 芬太尼0.01mg/kg 枢丹0.1mg/kg,芬太尼组维持量予芬太尼0.015mg/kg 枢丹0.1mg/kg。将持续量药物加生理盐水至120ml注入福尼亚WZ-6523C-4型注射泵内,以2mL/h恒速静脉注射给药。手术结束前5~10min将负荷量曲马多静脉缓注,静脉接注射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48h患儿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镇痛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两组患儿术后镇痛效果各时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组镇痛效果较好。两组患儿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组镇痛药物的用量较少。不良反应:两组患儿24h眩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SpO2均≥95%,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术后PCIA较单纯应用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男22例,女18例)心血管内科择期手术患儿,近期无呼吸道感染病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Ⅰ组喉罩(LMA)组20例和Ⅱ组气管插管(TT)组20例。两组患儿入室后予氯胺酮1mg/kg、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mg/kg诱导后Ⅰ组行喉罩置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Ⅱ组予顺式阿曲库胺0.1m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两组患儿均以丙泊酚1~2mg/kg泵入,七氟醚1%~1.5%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及拔除LMA(TT)时的HR、MAP、SPO2。并记录LMA、TT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均在满意的麻醉下完成手术,以喉罩维持气道对患儿心血管刺激小,术毕即可拔除喉罩,术后患儿完全清醒的时间快,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结论喉罩可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中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4.
护患关系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一种提供服务和需要服务的关系,优质的护患关系则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连接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因为它不仅影响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状态。因此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培养患者积极心态,提高服务质量,取得患者信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将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应用于儿童喉乳头状瘤手术中,对比使用肌松剂的静脉诱导麻醉,以寻求一种儿童喉乳头状瘤手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Ⅲ级的30例患儿,在全麻插管下行喉乳头状瘤手术,随机分配至A、B两组,A组患儿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后插管,手术全程只使用1%~4%的七氟烷吸入,并复合0.05mg/kg维库溴铵,维持理想的麻醉深度,整个手术过程中不用其他镇静药。B组予氯胺酮2mg/kg,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2mg/kg静注诱导插管,术中以丙泊酚2~4mg/(kg.h)-1泵入维持麻醉。结果A组患儿诱导时间长于B组患儿,但拔管时间显著短于B组患儿(P〈0.05);术后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A组躁动发生率较B组稍高(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可减少气管插管的风险,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拔管时间。在困难气道的处理方面与使用肌松剂的静脉快速诱导相比具有优越性,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应用于儿童喉乳头状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研究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患者丘脑代谢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DN患者18例(PDN组),无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21例(T2DM组),健康志愿者20例(HC组)。所有入组对象行双侧丘脑1H-MRS图像采集,所测代谢物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化合物(Cho)和肌酸(Cr),比较各组NAA/Cr、NAA/Cho、Cho/Cr比值及其与TCSS、LANSS和VAS评分相关性。结果:与HC组比较,T2DM组、PDN组双侧丘脑NAA/Cr、NAA/Cho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左、右侧丘脑NAA/Cr、NAA/Cho、Cho/Cr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N组两侧丘脑NAA/Cr、NAA/Cho比值与TCSS、LANSS、V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NAA/Cho比值与TCSS评分相关性最高,PDN组两侧丘脑Cho/Cr比值与各疼... 相似文献
8.
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鉴定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慢性肝功能衰竭引起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发生模型的多指标观察和分析,寻找理想的HE模型的特征指标。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联合内毒素法制作慢性肝功能衰竭引起HE发生的模型,进行行为活动观察,血液生化、形态学、迷宫试验等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在造模过程中先后有67%(10/15)的动物死亡,出现呆滞、步态蹒跚、疼痛反应迟钝甚至消失等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表现,并伴有血氨升高趋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P<0.05),血浆蛋白、钙、钠和氯显著降低(P<0.01)。电镜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有纤维化性变化,海马脑片的神经元有趋向死亡性变化。完成造模的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迷宫实验的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四氯化碳联合内毒素法制作的慢性肝功能衰竭引起HE发生的模型,行为变化明确,但其他检测指标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需做进一步的综合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1一般资料患儿,男,9个月,体重7.8千克。主诉出生后发现左颌下肿块,并延伸到耳垂下、舌下,近4d来迅速增大(封3图)。体检:舌下肿块大小约6cm×6cm×3cm,有压痛,呈囊状。患儿有明显气促,吃奶过程中常需停止吮吸,呼吸数次再继续。CT及B超检查未见气管受压移位,纵隔无占位性病变。余无异常。术前用药为长托宁0.2mg肌注。患儿入室后开通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面罩吸氧,予氯胺酮15mg、力月西0.8mg、丙泊酚10mg诱导,保持患儿自主呼吸,4min后置入喉镜,未见会厌,却发现口腔内长有鱼肉样组织,喉镜下至适当深度,见右侧咽壁有一圆孔,未见声带,表面被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