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8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418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129篇
妇产科学   193篇
基础医学   439篇
口腔科学   279篇
临床医学   1982篇
内科学   761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373篇
外科学   853篇
综合类   3734篇
预防医学   1237篇
眼科学   116篇
药学   1505篇
  14篇
中国医学   1484篇
肿瘤学   41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41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517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94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建立血浆中 B Z类失能剂的高效液相二极管矩阵检测分析方法,为 B Z类失能剂中毒病人的临床诊断提供分析手段。方法:采用 Sep Pak C18 柱固相提取,乙酸乙酯洗脱, Resolve C18 反相柱分离,0.12% 三氟乙酸( T F A)的 50% 甲醇溶液梯度洗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 D A D) 三波长(220±4)nm ,(254±4)nm ,(300±4)nm 检测。结果:血浆中 H P L C D A D 法检测 4 种失能剂的线性范围为 0.1~1.2 μg,回收率为62.76% ~92.20% ,标准偏差为 3.46% ~11.84% ,最低检出限为 100~400 ng。流动相中 T F A 和甲醇浓度及梯度洗脱是影响分离效果和色谱峰形的主要因素。结论:本文为临床诊断提供简便、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血浆蛋白不干扰测定。4 种失能剂在血浆中采用 H P L C D A D 法同时分离测定目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肠道生物屏障稳定性、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88例资料,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按照治疗干预方案不同分为ERAS组和传统组。ERAS组42例患者采用ERAS干预,传统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术后各临床指标、肠道菌属数目等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病理分级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ERAS组患者粪便各菌属数量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术后3 d ERAS组患者血清CD4、CD4/CD8 、IgG、IgM、IgA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术后ERAS组患者应激反应较传统组低,血清IL-6、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患者术后肠道生物屏障、术后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等具有重大意义,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3.
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蛙心灌流实验中蛙心插管的方法。方法蛙心插管改为从右主动脉插入;插管时保持蛙心内血液的正常循环;在任氏液中加入肝素。结果实验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87±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88.89%、83.33%、0.00%;对照组蛙心插管的时间为(140±18)s,成功率、存活率和凝血率分别为76.47%、69.23%、23.53%。2组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进离体蛙心制备过程中的几个环节,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提高了插管后蛙心的存活率,降低了凝血率,为后续的灌流实验提供了活性较好的离体蛙心。  相似文献   
104.
应用RD—PCR方法制备K562细胞表达谱芯片基因探针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收集K562细胞表达谱芯片的基因片段。方法:培养K562细胞,抽提其mRNA,反转录为cDNA,应用限制性显示PCR技术(RD-PCR)分离K562细胞不同组别的产物片段,分别行PCR扩增。结果:制备了可用于基因芯片制作的基因探针片段。结论:RD-PCR方法适合于基因芯片探针的收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资料与方法 将119例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及斑块形成的OSAHS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诊室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65例和血压正常组54例;同时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  相似文献   
106.
临床流行病学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引入了现代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有关理论,创新了临床科研的严格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科研方法学,从病患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相应患病群体的研究,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规律,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获得的结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1]。随着医学模式、人类疾病谱、健康观的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的兴起,使临床流行病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是针对临床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的初步思考,并对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7.
对我院1981年11月至1989年4月经治的105例MCLS 的临床进行了分析,对88例经6个月至5年9个月系统随访结果进行报道,重点讨论心血管受累情况,心血管异常高达80%,其中冠状动脉受损多达76/101例。文中对累及冠状动脉的危险因素及MCLS 主症以外的少见症状与合并心血管受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讨论了受损后的冠状动脉的预后问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肾盏憩室去顶术后漏尿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8例术后漏尿的患者,术前均误诊为肾囊肿,术后证实为肾盏憩室。在逆行插入D-J管的基础上,1例漏尿自然愈合;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采取微创顺行切开扩大憩室颈的方法,4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缝合憩室颈开口,灼烧憩室腔黏膜。结果所有患者漏尿均愈合,患者无发热,无腰痛,B超显示患肾周围无积液,其中6例憩室完全消失,2例可见憩室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肾盏憩室行去顶减压后出现的漏尿不易自行愈合,应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而术前正确诊断肾盏憩室是减少术后漏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马里苷介导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信号通路修复糖尿病肾病(DN)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高糖(HG)和软脂酸(PA)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建立体外条件下DN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马里苷不同剂量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3/SREBP-1通路蛋白、纤维化损伤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磷酸化(p)-Smad同源物2(Smad2)、p-Smad3、Smad4的表达水平;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将马里苷与SIRT3进行分子对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纤连蛋白(FN)和胶原Ⅳ(CollagenⅣ)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马里苷可抑制HG及PA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使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密度降低;马里苷能下调模型细胞中SREBP-1、TGF-β1、p-Smad2、p-Smad3、Smad4蛋白的表达;马里苷能上调活性SIRT3表达,同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马里苷与SIRT3蛋白能较好结合;马里苷可抑制HG及PA...  相似文献   
110.
对骨折后所发生的骨不连处理比较麻烦,传统的治疗办法除了去除可能影响愈合的原因外,就是手术植骨加固定。七十年代初有人报告用持续直流电刺激治疗骨不连成功,我们从1978年开始采用此法辅助治疗骨不连8例病人,有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