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7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334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48篇
口腔科学   249篇
临床医学   1175篇
内科学   442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340篇
外科学   667篇
综合类   2026篇
预防医学   621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754篇
  5篇
中国医学   833篇
肿瘤学   31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的腺体和基质异位生长于子宫肌层使子宫体积弥漫性增大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和不孕。它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国内报道为16.7%,国外为8.8%~31.0%。该病的治疗一直较为困难,传统多以子宫切除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但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易反复且不良反应大;而生育年龄的年轻患者切除子宫,不但丧失生育能力,导致内分泌失调,亦在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2.
黄芪注射液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法莫替丁、阿莫西林胶囊及复方灭滴灵片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P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提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3.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8.0级地震造成37万余人受伤,近90%为肢体创伤病员。其中,10%-15%患者伴有颅面、胸腹部等处创伤。我院于2008年5月23日及28日分两批收治47名震区空运伤病员,其中骨科伤病员41例。本文针对我院接收的41例骨科伤病员的入院时病情特点、治疗措施及原则等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64.
微粒子酶免疫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MEIA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的AXSYM型化学发光仪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卫生部质控物、高浓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标本进行稀释测定,同时与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进行比较。结果: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具有较高灵敏度,达0.1ng/ml;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结论:微粒子酶免疫法对提高低含量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5例中毒者 ,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4 6岁 ,最小 1 4岁 ,平均年龄 2 9岁 ,均为口服中毒 ,其中有机磷中毒 2例 ,镇静剂中毒 1例 ,杀虫剂中毒 1例 ,药品不详 1例。就诊时昏迷 3例 ,嗜睡 1例 ,清醒 1例。 5例患者均经过急诊洗胃抢救后 ,到我科进行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1 .2 材料与方法1 .2 .1 采用德国倍朗公司B -Braun -Dialog型透析机 ,山东廊坊爱尔血液净化器材厂的血液灌流器 ,血透管路 1套。方法 :用 5 0 g/L的葡萄糖 5 0 0ml灌满整个管路与灌流器 ,然后用肝素盐水 4 5 0 0ml冲洗灌流器 ,并轻轻拍打…  相似文献   
66.
病例女,21岁,因被米线机绞住头发撕脱头皮流血2h入院。受伤后大部分头皮被完全撕脱,入院时离体头皮随患者一同送入病房,撕脱头皮污秽,坏死。入院查体:T37.7℃;P125次/min;R23次/min;BP85/50mmHg。神志淡漠,烦躁不安。头部以绷带加压包扎,敷料及衣裤被鲜血浸透,头部敷料仍可见鲜  相似文献   
67.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7月至2007年1月问33例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33例病人中有2例因为睥脏明显肿大,直接行腹腔镜下手助脾脏切除;1例因术中脾静脉出血转手助操作完成手术:余30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手术平均时间为(86.54±30.43)min(50~20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10±171.24)ml(25~800 ml)。术后拔除引流管的平均天数为4.73(2~21)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8.76(4~55)d。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有1例并发少量胰漏,引流3周后愈合。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安全可行,必要时可以手助下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68.
69.
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疗法应用于临床,以减轻疼痛,止血降温,抑制炎症的扩散等是较为简便的但由于冰的制作费时,在基层单位不易多得等,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笔者研制了一种凝胶性“冰袋”,此冰袋具有柔软、机械强度较好,-20℃以上不冻结,可长期重复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膈肌原发性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膈肌原发性纤维瘤一例岳红梅邢祖林患者男性,44岁,1990年3月20日入院。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咳嗽、咳白色粘痰。随后感胸部闷痛。当地医院以左侧肺下积液抗结核治疗无效而入我院。查体:左胸背部较右侧稍隆起,左侧第8后肋以下叩浊,语颤及呼吸音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