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47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29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外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280例行allo-HSCT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原发病、移植前疾病状态、染色体、预处理方案、供者类型、移植前髓外浸润、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指标。应用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80例患者中髓外复发20例,复发率为7.14%(20/280),中位时间为移植后7.5(1~123)个月。髓外复发患者16例死亡,病死率80%(16/20)。单因素分析中,疾病类别、第2次完全缓解(CR2)/进展期、移植前髓外浸润、预处理不含全身放疗、染色体异常与髓外复发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显示,CR2/进展期(RR=3.468,95%CI 2.189~7.786)、染色体异常(RR=1.494,95%CI 1.020~2.189)、移植前髓外浸润(RR=8.627,95%CI 3.921~18.452)为髓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髓系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预后较差,联合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早期评估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2.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IL-8基因251 A/T位点的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日期均从各数据库开始建库至2018年1月。全面检索IL-8基因251 A/T位点的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计3738例胃癌患者、4497例健康对照者。分析结果显示,IL-8基因251 A/T位点在等位基因模型(A vs T:OR=1.12;95%CI为1.04~1.21;P=0.002)、共显性模型(AA vs AT:OR=1.15;95%CI为1.00~1.32;P=0.050)、相加模型(AA vs TT:OR=1.36;95%CI为1.18~1.57;P=0.000)、相加模型(AT vs TT:OR=1.23;95%CI为1.11~1.36;P=0.000)、显性模型(AA vs AT+TT:OR=1.23;95%CI为1.08~1.40;P=0.002)、隐性模型(TT vs AA+AT:OR=1.26;95%CI为1.15~1.39)下均与亚洲人群胃癌易感性有关。[结论]IL-8基因251 A/T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胃癌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结合HBVDNA载量、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评价HBsAg在原发性肝癌(H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06例HBV感染所致肝硬化及肝硬化合并HCC的两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滴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DNA载量。结果肝硬化组:血清HBsAg滴度≥250IU/ml者占67.5%;HBeAg阳性者占23.8%;HBeAg阴性者占76.2%;HBVDNA≥104copies/ml者占79.5%。肝硬化合并HCC组:血清HBsAg滴度≥250IU/ml者占81.9%;HBeAg阳性者占38.1%;HBeAg阴性者占61.9%;HBVDNA≥104copies/ml者占61.3%。两组中HBsAg≥250IU/ml与HBVDNA≥104copies/ml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V感染所致肝硬化患者中,长期高滴度状态的HBsAg在评价肝硬化发展为HCC中同样起到预警信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B组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hs-CRP、IL-6及TNF-α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a水平,并呈量效关系.结论 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5.
外伤后眼底出血多由眼部钝挫伤导致视网膜血管破裂,引发出血,造成视力损伤,严重的可引发失明。中医学治疗眼底出血具有一定效果,并不断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基于络病学说理论探讨外伤性眼底出血,本文通过研究络脉生理、病理与目系的关系,发现其发病与太阳病、血痹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由此确立调和营卫法为其基本治法。治疗上,初期采用辛药解表兼以祛瘀通络,中期通过补气和营兼以祛瘀,后期补血活血兼以防瘀再生。基于络病学说探讨外伤后眼底出血,是中医眼科疾病治疗的有益尝试,以期通过对经方的应用,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并发带状疱疹(HZ)的高危因素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肿瘤患者HZ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疗效以及原发病治疗情况。结果6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23例发生HZ,其中淋巴系统恶性肿瘤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中位发病时间为化疗后270d(0~450d),化疗后1年内的发病率为95.65%(22/23)。临床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皮肤疱疹和神经性疼痛,2例出现严重的神经痛。除1例出现颅脑侵犯,其他均无内脏受累。23例患者接受以阿昔洛韦为主的治疗,中位治疗时间为12d(5d~240d),22例治愈,1例发生疱疹相关性死亡。23例患者中1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别有2、6和6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和硼替佐米治疗。结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HZ,化疗后1年内是发病高峰期。高龄和应用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和硼替佐米药物化疗是发生HZ的高危因素。阿昔洛韦治疗HZ疗效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保留脾脏的胰体、胰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方法2020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胰体、胰尾肿瘤患者,27岁,女性,MRI平扫+增强(上腹部)(1.5 T)检查提示:胰尾部占位,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在全身麻醉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da Vinci Xi,P8)辅助保留脾脏的胰体、胰尾肿瘤切除术。术后评估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无腹腔出血、感染,脾脏顺利保留。术后随访1年,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保留脾脏的胰体、胰尾肿瘤切除术具有较传统腹腔镜手术更加高清的手术视野、安全且精准的手术操作,保留脾脏安全,可行度比传统腹腔镜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对全麻后恢复期寒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 例腹部择期手术恢复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3 组.A 组(对照组)、B 组(布托啡诺组)、C 组(哌替啶组),每组20 例.所有患者均监测ECG、SpO2、BP、MAP.记录寒战治疗前、治疗后5min、15min 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给药前各组MAP、HR及SPO2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B、C 组HR 及MAP 均显著低于A组(P<0.05);B 组SpO2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C 组注药后5min SpO2显著下降(P<0.05),B、C 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 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布托啡诺能有效治疗全麻恢复期寒颤,对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哌替啶. 相似文献
69.
恙虫病(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1/3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2,3,4],整体病死率约为12.7%[5],重症患者可高达30%[6]。因而早期识别和预测重症患者发生MODS对诊治恙虫病非常关键。故,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的恙虫病患者临床特征,尝试寻找恙虫病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期望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