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在门诊定期随访管理中,辅助评价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6例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于其接受哮喘控制药物治疗后1、2、3、4个月时,逐月门诊随访观察及评估。随访时由哮喘专科医生依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制订的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对患儿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并由专科门诊护士指导患儿及家长使用C-ACT评价其哮喘控制水平和症状程度。结果 4次随访结果均显示,CACT评分与哮喘专科医生评估在患儿哮喘控制分级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一致性比率分别为67.86%,69.64%,75.00%,80.36%。对224总例次数据分析显示,C-ACT得分在专科医生评估的不同控制水平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专科门诊的定期随访管理中应用C-ACT,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织细胞变一例段红梅高春文顾惜春郑天林患者男性,67岁。因白细胞升高1年于1988年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先后予异靛甲、羟基脲、干扰素等治疗,病情稳定。1996年初左髋部疼痛并进行性加重,多次X线片未见异常,同年5月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73.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产后特发的抑郁症,不仅危害产妇,也会对儿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综述了产后抑郁症对儿童综合发展:即体格发育、行为发育、认知发展及气质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了产后抑郁症影响儿童综合发展的机制,包括遗传与基因、教养方式和家庭生活环境三方面。  相似文献   
74.
75.
背景:成年哺乳动物脊髓室管膜细胞损伤后表现出干/祖细胞特性。目的:利用Nestin和Foxj1转基因小鼠标记室管膜细胞,以便追踪室管膜细胞及其子代在成年小鼠脊髓损伤后的增殖分化命运。方法:对转基因小鼠T_(8)脊髓节段完全切除1 mm脊髓组织,术后1-7 d连续腹腔注射BrdU动态观察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3,7,14,28,56 d)借助BrdU,GFAP,Tuj1,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区边缘室管膜细胞的遗传命运谱。结果与结论:①未损伤脊髓中,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脊髓损伤后室管膜细胞被激活,第3天时在损伤区周围大量增殖;②在损伤后第28天,约3.3%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表达神经元标记物Tuj1;③在损伤后第56天,约25.7%Nestin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并构成胶质瘢痕的核心,参与胶质瘢痕的形成;④通过检测室管膜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时空动态变化、增殖和分化特征,为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综合报告42例经X线、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良性肿瘤。其中肺错构瘤、肺硬化性血管瘤各12例,肺平滑肌瘤6例,肺动一静脉瘤3例,肺纤维组织细胞瘤、肺神经鞘瘤各2例,肺脂肪瘤、软骨瘤、肺动脉瘤、原发性血管外皮瘤、支气管乳头状瘤各1例。文中介绍了42例肺良性肿瘤的临床X 线特点。重点讨论了肺良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表现以及X 线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77.
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麻痹性斜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及针药组。药物组应用甲基维生素B12250μg肌肉注射常规治疗,每日1次;针刺组根据麻痹性肌肉的不同选取穴位,并随症配穴;针药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组的方法。以上各组均治疗28天。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7%,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的54.5%(P〈0.05,P〈0.01),针刺组与针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DRG)之间神经元的联系,寻找两侧DRG神经元交互支配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单侧PRV组、双侧PRV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组(n=6)。单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双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同时2μl滴度为1×10~(10)的PRV-mRuby注射到右侧坐骨神经上;CTB组将2μl浓度为1μg/μl的CTB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5 d后观察病毒标记结果。结果:单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右侧DRG也观察到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但数量明显少于左侧(P0.01)。双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和PRV-mRuby标记的神经元,且有部分神经元被PRV-EGFP和PRV-mRuby同时标记。CTB组大鼠L_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CTB标记,DRG中枢突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此外,L_2脊髓中背根神经节中枢突的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单侧PRV组大鼠L_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腰骶髓后连合核(DCN)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L_2腰骶髓后连合核也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结论:Wistar大鼠的左右侧DRG神经元之间存在交互支配的现象,两侧DRG神经元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突触联系,而是通过后连合核等中间神经元跨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对65例糖尿患者及27例正常人进行ABI、BMI与外周动脉硬化斑块及IMT测定。结果糖尿病组的外周动脉IMT,斑块的发生率及BM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BI则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结论通过超声检测2型糖尿患者外周动脉内中膜厚度,观察是否有斑块形成,并结合踝臂指数来评价其动脉硬化程度是一种经济安全、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穴位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弥可保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电穴位治疗,每日1次。15 d后记录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测定正中神经及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与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脉冲电刺激并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