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8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观察我院院内制剂健脾消胀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我院于 1999~ 2 0 0 1年选择 18~ 6 5岁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15 2例 ,辩证属中医“胃痞”脾虚气滞型 ,诊断符合 1999年公布的罗马Ⅱ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消胀冲剂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 76例 ,进行开放性对照实验。治疗组服健脾消胀冲剂 1袋 ,每日三次 ,疗程 4周 ,对照组服西沙必利 5g ,每日 3次 ,疗程 4周。治疗前后三天作钡条胃排空检查。结果 1 症状缓解情况 治疗组治疗胃痛有效率 91% ,胃胀有效率 10 0 % ,进食后加重有效率10 0 % ,早饱有效率 9… 相似文献
33.
克隆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乾构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6):323-324
克隆病( 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特发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多见于小肠末段及邻近结肠,可累及全消化道。CD由Crohn于1 932年首先较详尽描述,曾先后命名为末段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肉芽肿性小肠结肠炎。1 973年WHO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正式定名为Crohn病。CD属中医学“腹痛”、“泄泻“、“积聚”、“便血”等范畴。本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预后较差,病变常呈跳跃式,并发症较多,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临床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临床运用辨证论治,同时配合针灸、药物外治、中药保留灌肠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4.
脊柱颈段的年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临床应用提供脊柱颈段年龄性变化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察并测量了颈椎干骨标本50套(G3-7)、脊柱颈段标本正中矢状切标本15例(30侧,其中童尸2例,青年5例,中老年8例)、脊柱颈段X线正侧位片320张、CT片50张,分年龄段作统计,对特例作摄影和绘图记录。结果 (1)青少年时期同一椎体的前后面接近平行,并基本等高。随着年龄增加,前面逐渐变斜,朝向前上,前高则逐渐缩短,特别以C4-C6椎为显著,而后面的高度和斜度无显著变化。(2)在老年侧位片上,对同一椎的前、后面分别作垂线,两线相夹的角度C5-6均超过4°,而两端各椎则为3°。(3)颈椎间盘的前高和后高均随年龄老化而降低,但前高降低的总量约为后高者的2倍。(4)钩突年青时呈尖棘状,随着年龄老化向后扩展,变成矢状位的嵴状,此嵴前后长度在上位椎可超过同椎椎体的正中矢状径。(5)骨赘多见于钩突和C4-6椎体前面的上下缘,也可见于关节突和钩椎关节的斜坡,椎体后面可偶见后纵韧带骨化所成的骨赘或骨刺,罕见与前面相当的上、下缘骨唇形成。结论 颈曲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决定因素是椎体前份和椎间盘前份高度的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35.
中医药台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 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等报道从人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已证明Hp与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D)有密切关系,我国对于Hp的研究已近15年,尤其在中医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近年来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正>随着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被发现并在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技术也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一步发展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等同外科手术等优点。本院成功开展了ESD手术90例,针对患者及家属缺乏ESD手术的相关知 相似文献
37.
38.
39.
本病属中医"久泻"、"久痢"、"便血"范畴.多因脾胃虚弱,情志失调,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导致损伤脾胃,纳运失常,水谷停滞,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清浊不分,混杂齐下而发.其病位在肠,但发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虚为本,湿、热、瘀、积为标.初病以实证为主,多见大肠湿热证;久病入络及肾,以虚证为主,多见脾肾两虚证.但在临床上往往虚实并存,寒热互见.治疗应标本同治,寒热并用,方可获得满意疗效.笔者治疗本病的原则是健脾固肠为主,佐以清化湿热,调和气血、抑肝温脾.采用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方法,按本病的急性活动期与缓解恢复期进行局部和整体的综合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