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许多甲低患者有前庭功能障碍,但无临床症状。我们对16例患者做眼震图和耳蜗电图检查,发现有33.1%半规管异常,31.3%迷路水肿(—SP升高,—SP/A P>0.4),心包积液的3例中2例有迷路水肿,但两者的发生均与甲状腺功能水平不相关。迷路水肿组中心排血量、左室重量、舒张末左室容积,平均射血速度、左室应力、收缩中期左室内膜应力均显著低于无迷路水肿组。作者认为这种现象与免疫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提高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对肺动脉口狭窄的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方法:对102例经手术证实的肺动脉口狭窄病例进行回顾及其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表现,并将超声检查的狭窄部位及大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84处狭窄中超声正确诊断161处,准确率87%。多部位狭窄多见,102例中81例为多部位狭窄,除1例外101例均合并其它内畸形。超声测得的狭窄孔径与手术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一部位狭窄可依据彩色及脉冲普勒确定狭窄部位,连续多普勒判定狭窄程度;多部位狭窄多普勒难以确定血流加速部位,需结合二维图像寻找狭窄;合并其它心内畸形时需要通过多个非标准切面更好显示狭窄病变。  相似文献   
73.
目的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期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转归。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9例拟诊为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测量下肢深、浅静脉管径、血栓大小、范围、血流变化,检测静脉瓣功能,定期随访观察各参数的变化。结果19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入院初诊患肢深静脉内径较健肢明显增宽,股静脉(12.9±2.7)mmvs(9.2±2.1)mm,P<0.001;静脉(8.8±1.2)mmvs(5.9±1.5)mm,P<0.001),管腔内呈低回声,CDFI未显示血流信号或有血流充盈缺损。治疗2周~1月后,患肢有不同程度的再通和改善,血栓回声有所增强,内径变化较初诊仍不明显;6个月以后复查静脉管壁、血栓的回声明显增强,较前比较内径明显减小,股静脉(10.1±1.7)mm,P<0.01;静脉(6.4±0.9)mm,P<0.001。CDFI血流呈“轨道征”等改变。结论血栓形成的不同时期超声表现各有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诊断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动态观察其演变过程,具有其他影像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利用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对肝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的血供情况,肝动脉、门静脉血动力学进行观察,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quoia512型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56例肝癌69个肿块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后1周、1月及3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1周、1月肝脏动脉、瘤周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治疗前56例肝癌69个结节中60个可测及血流信号,以动静脉混合供为主;治疗后有血流的60个肿块中18个血流减少,33个完全消失,9例无变化,肿瘤内Ⅱ-Ⅲ级供血明显减少,21例3个月复,3列出现血供,2例再次治疗血流信号消失。结论:彩色、能量多普勒对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血流的变化可以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为再次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扩张 ,发病率较高 ,约 1.7~ 6 .7/ 10万人口 /年[1] 。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出血、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痉挛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有 32 %~ 5 2 %为动脉瘤破裂引起 ,瘤体破裂出血后致死致残率很高。临床治疗时机不同 ,对于该病的治疗、预后和康复有很大的差别 ,而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目前多主张早期诊断及早期外科手术 ,因此 ,临床对于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准确性要求很高。现就几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发展、优势和应用上的限制分别作出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决定是否进行手…  相似文献   
76.
心脏运动对血流速度时间积分测定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体外模拟心脏运动对多普勒血流流速曲线速度时间积分(VTI)测定的影响。方法用自行设计的TD-3型心底运动模拟仪和血流模拟器,记录两者在不同速度状态下分别运动和同步运动时多普勒流速曲线的特点.观察模拟心脏运动对模拟血流流速曲线VTI测定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结果在模拟心脏运动作用下,模拟血流改变了原有的流速曲线波形,两者同向运动时,模拟血流流速曲线VTI为两者单独运动时的VTI之和.反向运动时为两者单独运动的VTI之差.而模拟心腔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信号的速度和频率没有变化。结论模拟心脏运动对模拟血流流速曲线VTI测值有明显影响,在用多普勒方法测量血流量时应当考虑到心脏运动对多普勒测值的影响并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40例。仪器采用AcusonX/P12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测量指标包括:病变(斑块)的体积(VP),容积狭窄度(V%),面积最大狭窄度(S%),内径最大狭窄度(D%)。对同一检查者不同次测量结果及不同医师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范围为26%~80%,S%范围为33%~86%,D%范围为36%~93%。同一检查者于不同次成像的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0.97,P<0.05),不同检查者之间的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88~0.93,P<0.05)。结论: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能够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脑动静脉畸形(AVM)、烟雾病及脑动脉瘤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特点.方法患者组52例,其中CCF10例;AVM13例:主要供血动脉来源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Ⅰ组,来源于颈内动脉系统的AVM定为Ⅱ组;脑动脉瘤12例;烟雾病17例;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正常对照组55例健康志愿者.测量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的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阻力指数(R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①CCF患侧颈内动脉Vmin及Vmean升高,RI下降(P<0.05);②Ⅰ组位于小脑的7例中-特大型AVM,供血侧椎动脉的Vmax、Vmin、Vmean升高,RI降低(P<0.05);Ⅱ组位于顶、颞、额叶等部位的6例中-大型AVM,供血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③脑动脉瘤载瘤侧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④烟雾病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Vmean降低,RI升高(P<0.05).结论 CCF、烟雾病及位于小脑中型以上的AVM的供血或病变动脉颅外段血管超声血流参数的变化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40例。仪器采用Acuson X/P12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omTec三维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测量指标包括:病变(斑块)的体积(VP),容积狭窄度(V%),面积最大狭窄度(S%),内径最大狭窄度(D%)。对同一检查者不同次测量结果及不同医师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P&;lt;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范围为26%~80%,S%范围为33%~86%‘D%范围为:36%~93%。同一检查者于不同次成像的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94~0.97,P&;lt;0.05),不同检查者之间的测量结果高度相关(r=0.88.0.93.P&;lt;0.05)。结论: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能够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应用波强(WI)分析法探讨正常人冷加压实验前后颈总动脉血流平均波强(MWI)、收缩早期瞬时波强(W1)和收缩晚期瞬时波强(W2)在评价颈总动脉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24名.应用WI分析法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冷加压后右侧颈总动脉的W1、W2及颈总动脉血流参数,并计算颈总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血流MWI.绘制W1、W2和MW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三者的检验效能. 结果与试验前相比,颈总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与W1均显著减低,MWI与W2显著增加(P<0.05).MWI、W1和W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731和0.698,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常规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血流MWI可评价颈总动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