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63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488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期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民勤县中医院进行早孕建档的61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孕期给予常规检查(A组,n=31)与规范化诊疗和管理(B组,n=30)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B组孕妇的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低于A组(P0. 05),流产、妊娠高血压、糖耐量异常和贫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围产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低于A组(P0. 05),但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双胎输血和胎儿畸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的母婴同室率、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高于A组,入NICU率低于A组(均P0. 05)。结论双胎妊娠孕期实施规范化诊疗和管理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且可降低胎儿的生长受限发生率,提高母婴同室率和1 min、5 min Apgar评分,显著改善双胎妊娠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62.
背景与目的 内痔是引起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当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时,由于存在手术禁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手术,通过导管超选择性直肠上动脉(SRA)造影可快速、准确地定位出血部位,并可同期予以栓塞,实现快速止血目的。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止血,血管腔内介入止血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国内对于超选择SRA栓塞术在内痔导致的直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少,其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还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评价超选择性SRA栓塞术治疗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就该方法相关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做一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21年10月接受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SRA栓塞术后3~7 d(初期止血率)及术后1~12个月的止血效果(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 共50例成功实施超选择性SRA栓塞治疗的直肠出血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29例内痔出血患者进入最终研究,其中Ⅱ度内痔11例,Ⅲ度内痔18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8±12.2)岁。所有患者介入术中均使用金属弹簧圈(直径2~3 mm)联合明胶海绵颗粒(直径350~560 μm)或PVA颗粒(直径300~500 μm)行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00%。27例患者术后3~7 d出血症状消失,初期止血率为82.8%(24/29),术后1个月临床成功率为86.2%(25/29)。3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时便血复发,术后6个月临床成功率为75.9%(22/29),其中2例行髂内动脉分支栓塞后症状消失,1例选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7±2.5)个月,1例患者因术后里急后重感明显,术后1周行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小片状浅表黏膜溃疡,予以保守治疗;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血肿,保守治疗后血肿消失,其余患者无介入栓塞相关的感染、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选择性SRA栓塞在治疗以Ⅱ~Ⅲ度内痔为原因的直肠出血中是一种相对安全、低风险的手术方法,短期止血效果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血浆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黄酮类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游离淫羊藿苷元(淫羊藿苷元原型)和总淫羊藿苷元(淫羊藿苷元原型及其二相代谢产物的总和)的浓度,并应用Win Nonlin7.0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iv淫羊藿苷元(5 mg/kg)后,血浆中游离淫羊藿苷元和总淫羊藿苷元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978±107)、(2390±295)ng/m 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22±38)、(3000±932)ng·h/m L,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640±0.767)、(3.82±2.16)h。大鼠ig淫羊藿苷元(10mg/kg)后,血浆中游离型淫羊藿苷元及总淫羊藿苷元的达峰时间(Tmax)为0.292h,Cmax分别为(12.90±5.77)、(3800±1110)ng/m L,AUC0-t分别为(12.00±8.01)、(5760±2200)ng·h/m L,t1/2分别为(0.812±0.263)、(2.73±1.28)h。大鼠ig淫羊藿苷元(10mg/kg)后,游离淫羊藿苷元在组织中的分布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胃、肠、肺(110~220倍血浆)、肝、子宫(20~65倍血浆)、心、卵巢、脾(4~15倍血浆)、骨髓、肾、肌肉(1~2倍血浆)、血浆、脑、脂肪(20%~50%血浆)、睾丸(未检测到);总淫羊藿苷元在组织中的分布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肠、胃、肺(1~2倍血浆)、血浆、肝、肾、子宫、卵巢(20%~60%血浆)、肌肉、心、脾、睾丸、骨髓、脂肪、脑(1%~7%血浆)。结论大鼠ig给药后,血浆中游离淫羊藿苷元及总淫羊藿苷元吸收迅速,消除较快,与iv给药相比,游离淫羊藿苷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1.42%,而总淫羊藿苷元绝对生物利用度达到96.0%。血浆中游离淫羊藿苷元的暴露量明显低于总淫羊藿苷元,仅占总淫羊藿苷元暴露量的0.208%,提示淫羊藿苷元ig给药后在大鼠血液循环系统中主要以II相结合型产物暴露为主。但在多数组织中游离淫羊藿苷元的暴露量、暴露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血浆,而且游离淫羊藿苷元与总淫羊藿苷元的比例也明显大于血浆。  相似文献   
64.
胸骨旁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切面的面积变化分数与射血分数呈高度相关,但对其他切面的面积变化分数却少有研究。对25例心功能正常者,选择二维超声心动图各左室短轴切面,应用手动描迹球法与声学定量技术分别计算各相应切面的面积变化分数。结果:手动描迹球法及声学定量技术测得各短轴切面的面积变化分数均呈高度相关(r=0.88~0.96);各切面面积变化分数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声学定量技术与手动描迹球法测量的面积变化分数相关良好;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者不同左室短轴切面的面积变化分数相同。  相似文献   
65.
橘核丸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孕不育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有数据显示,近20年来人类的精子数量平均每年以2%的速度在下降[1]。目前全球共有8000万对夫妇患不育症,并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而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其中一半为男性不育症[2]。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约占男性不育的75%[3]。已婚夫妇中约10%~15%患不育症,其中男性不育的占不育夫妇的43%[4]。而临床原因众多,治法各一,经本人多年临床验证,经方橘核丸治疗少、弱精子症效果良好。对其机理探讨如下。1…  相似文献   
66.
力竭运动时循环系统发生改变,尤以男性表现突出.其收缩压超过220mmHg者可占1/3以上。柏建清等报道,力竭运动引起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显著升高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显著降低,导致ET/NO的值明显升高。并认为这可能是力竭运动引起血压升高的生理或病理机制之一。Maeda研究发现,击剑运动员力竭后血浆ET升高的程度与运动引起的脱水程度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神经干细胞(NSC)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鼠胚NSC,用同时携带NT-3和GFP的lentivirus转染构建工程化NSC:用荧光显微镜、鼠胚背根神经结培养(Dorsal Root Ganglion,DRG)、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基因工程NSC的转基因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几乎100%的工程化NSC表达GFP;DRG培养和Western blot检测到基因工程化NSC能高效分泌NT-3蛋白.结论: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稳定表达GFP和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NSC是可行的,可为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2009年全县各级医院上报的126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统计的ADR中,发现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较多,注射用中成药在抗感染药后,也占较大比例。结论医药人员在做好ADR监测工作的同时,要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探讨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9.
70.
青年偏头痛患者行为类型调查及心理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7月至1994年6月,我院神经科门诊收治有颅底动脉痉挛的青年偏头痛患者142例,他们大多数在行为(或性格)上有相似的特征,即性情急躁、争强好胜、易激惹等。本文从行为与偏头痛病因的相关性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