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77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551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24篇
  9篇
中国医学   316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PI3K/Akt/PPARα/CPT-1)信号通路探讨桑叶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T2DM模型,按血糖、体质量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0.2 g·kg-1)组和桑叶水提物(含生药4.0 g·kg-1)组,连续给药8周,每周相同时间测定空腹血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脂肪变化;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PPAR-α、CPT-1蛋白表达。结果 给药8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组大鼠血糖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组织结构完整,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损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组大鼠空泡变性程度显著降低,未见小胆管增生等病变。油红O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细胞无明显脂肪变性、坏死,肝细胞几乎无脂滴;模型组大鼠肝内脂滴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桑叶给药可明显减少大鼠肝脏脂滴。模型组大鼠TC、TG、LDL-C、AST、ALT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桑叶水提物组大鼠TC、TG、LDL-C、AST、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叶水提物能明显增加p-PI3K/PI3K、p-Akt/Akt、PPARα和CPT-1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桑叶水提物可改善T2DM大鼠肝脏糖代谢紊乱,降糖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PAR-α/CPT-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外囊大揭盖手术治疗肺包虫囊肿病临床经验及结果讨论.方法:采用外囊大揭盖手术治疗肺包虫囊肿病共80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囊大揭盖手术治疗肺包虫囊肿病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背景:观察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形态、增殖和分化等项目,可评估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观察复合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方法:取新生24 h内Wistar大鼠的颅盖骨,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或普通羟基磷灰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培养3,6,9 d后,观察材料周边的细胞形态及支架材料对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较普通的羟基磷灰石材料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增殖,证实其生物相容性更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组织中极化巨噬细胞形态、表面抗原、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巨噬细胞表型变化与炎性因子改变在COPD病程中对肺血管、肺动脉压和心脏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每组12只。通过香烟暴露制作COPD大鼠模型,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COPD大鼠肺泡组织的形态变化,确定COPD模型制作成功;通过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D68、CD20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抗原变化;通过WesternBlot检测相应巨噬细胞的表面抗原表达情况。通过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相应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COPD大鼠肺泡组织与正常大鼠肺泡组织相比,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巨噬细胞表达增多(P<0.05),特征性表面抗原iNOS、CD206、CD68表达升高(P<0.05);血液中相关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表达升高(P<0.05),白介素-10(IL-10)表达反而降低(P<0.05)。结论 COPD大鼠巨噬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相应表面抗原发生显著改变,并且导致相关炎性因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5.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s of the fibula,MFF)是以腓骨近端1/3骨折、下胫腓联合撕裂及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为主要特点的踝关节的特殊类型损伤。以往认为MFF损伤的机制属于经典的踝关节骨折旋前-外旋型,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并非全部如此。MFF发病率在以往文献报道中较低,其损伤机制和损伤特点决定了MFF的不稳定性。MFF从发病率、损伤机制、诊疗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了研究,其损伤特点、诊治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尚有一些争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MFF发生机制、治疗等各方面新的观点,更新了以往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该文就MFF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建立鼻咽癌资源库的经验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鼻咽癌单病种组织和血标本的收集、保存与信息化管理,探讨建立肿瘤标本库的经验与挑战.方法 系统性地收集鼻咽癌的组织标本,用于病理组织学研究、提取DNA和RNA等各种不同的用途.同时收集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全血标本,进行血清、血浆以及白细胞的分离与保存,同时建立信息系统对标本的临床信息与随访资料进行管理.结果 在1年半时间内,收集了鼻咽癌组织标本1 070多份,匹配血标本近100多份,都有完善的临床信息与随访资料.面临的挑战包括肿瘤资源库持续性发展所需的持续性投入以及如何充分应用平均体积很小的鼻咽癌活检组织.结论 虽然鼻咽癌的活检组织体积很小,但是建立鼻咽癌单病种组织与血标本库是可行的.通过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与信息化管理,将有利于开展针对鼻咽癌的各种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在亚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钻孔引流术治疗21例亚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例。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血肿清除彻底,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钻孔引流术手术简单可行,术后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清除血肿,缩短住院日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进行疼痛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的45例患者的疼痛管理的方法及效果。结果术前实施疼痛管理术后及时采取有效控制疼痛的措施,随访1~3月患者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后疼痛是患者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对患者影响重大,进行疼痛管理提供舒适的护理,从而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增加舒适感。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以川产地道药材附子为材料,研究喷施烯效唑对其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高产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附子生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观测不同处理下植株主要形态特征并测定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附子原植物经烯效唑处理后,表现出株高降低,叶面积减小,茎粗、叶片数、须根数、干物质量增加等变化;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或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烯效唑对附子总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影响,从调整植株形态的角度考虑以子根形成期喷施效果更好,增产作用以子根膨大期效果更佳,均以120 mg/L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Günther,1876)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对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小鼠随机分为甘油对照组、外用应急软膏组和dybowskin-1ST组(50 mg.L-1,10μg/只),制备皮肤损伤模型,将供试品按0.2 mL/只的剂量涂抹创口外延至2~3 mm,1次/d。于损伤后第1,3,5,7天测量皮肤损伤面积,计算伤口愈合率,第3,7天取损伤部位皮肤,组织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第7天dybowskin-1ST组和外用应急软膏组小鼠皮肤损伤部位愈合率分别为(86.74±0.27)%和(91.57±0.14)%,与甘油对照组比较,提高了16.04%和20.87%,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dybowskin-1ST组愈合初期新生组织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愈合后期组织分层明显,且与外用应急软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dybowskin-1ST能改善小鼠损伤部位肉芽组织生长状态和胶原纤维形成,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