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277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551篇
预防医学   294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24篇
  9篇
中国医学   316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比较内毒素经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及支气管滴注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优劣。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麻醉后经支气管滴注内毒素,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4 h后测定血气分析、肺湿/干重(W/D)比值等。结果内毒素经三种给药途径均可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结论内毒素经支气管滴注4h所造成的急性肺损伤模型病理损伤和动物功能学指标最符合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982.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 E-cad)、P120连环蛋白(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浸润性小叶癌(ILC)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113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浸润性导管癌60例、浸润性小叶癌48例及混合性癌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cad及P120的表达。  结果  E-cad在IDC和IL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51/60)和0,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120在IDC中阳性率为100%, 且均为细胞膜着色, 而在ILC中阳性率亦为100%, 但均为胞浆着色。E-cad和P120联合使用将20例混合癌确诊为IDC 16例及ILC 4例。IDC中E-cad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无关, 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  结论  E-cad和P120联合使用可以鉴别光镜下易混淆的IDC和ILC, 使组织分型更准确, 建议应用于乳腺癌的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cad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78例208眼,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寻找引起角膜水肿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208眼共有47眼出现术后角膜水肿,其中80岁以上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2眼,发生率为21.43%(12/56);有其他合并症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5眼,发生率为46.88%(15/32);I~Ⅲ级核术后发生角膜水肿3眼,发生率为8.33%(3/36);IV~V级核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7眼,发生率为20.24%(17/84)。结论老年患者、合并症患者及高级核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高,要积极预防,从根本上控制发病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4.
目的研究地佐辛对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时引起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将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25例和对照组(C组)25例,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或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0 min后开启丙泊酚TCI泵。分别于麻醉前(t1)、输注地佐辛或生理盐水后1 min(t2)、5 min(t3)和10 min(t4)及丙泊酚TCI启动后1 min(t5)、5 min(t6)、结束时(t7)记录VT、分钟通气量(Mv)、PETCO2、RR、SBP、DBP、ECG、HR、Sp(O2)、Narcotrend指数(NI)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计算并比较D、C组丙泊酚TCI所致患者呼吸抑制的EC50及镇静程度。结果 D、C组丙泊酚TCI呼吸抑制的EC50分别为2.3 mg/L(95%可信区间为2.1~2.5 mg/L)和2.6 mg/L(95%可信区间为2.4~2.8 mg/L)。D组低于C组(P<0.05);t3~t7时D组患者的NI值及t5~t7时OA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均<0.05)。结论丙泊酚TCI前单次静脉注射0.15 mg/kg的地佐辛能降低丙泊酚TCI患者呼吸抑制的EC50,患者的镇静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在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氧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择期开胸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空气中,观察组在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分别于单肺通气前(T1)、通气后30 min(T2)、60 min(T3)以及关胸双肺通气30 min(T4)做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 在T2 和T3时间点,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时观察组的Qs/Q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吹入氧气有助于提高动脉的血氧分压,降低肺内分流率和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86.
背景:观察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形态、增殖和分化等项目,可评估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复合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4h内Wistar大鼠的颅盖骨,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或普通羟基磷灰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培养3,6,9d后,观察材料周边的细胞形态及支架材料对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较普通的羟基磷灰石材料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增殖,证实其生物相容性更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检测狼疮性肾炎(LN)患者治疗前后尿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标准,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肾损害而确诊合并LN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人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法测定尿HCMV-DNA含量(拷贝数/ml);另依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将LN患者分为重度肾病活动组(31例)与中度肾病活动组(11例),并比较尿HCMV-DNA含量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有3例尿中检测到HCMV,阳性率7.1%,病毒量为(36±6)拷贝数/ml,与健康对照组检出率(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但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有9例阳性,病毒量为(82±12)拷贝数/ml,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重度肾病活动组治疗前有3例尿中病毒量为(36±6)拷贝数/ml,治疗后7例病毒量为(90±11)拷贝数/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度肾病活动组治疗后2例尿中病毒量为(54±4)拷贝数/ml,与重度肾病活动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相似文献   
988.
目的 探讨健脾补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方法 将缺铁性贫血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健脾补血汤基本方治疗的是治疗组,口服硫酸亚铁,3 次/d,0.3 g/次的是对照组.两组比较疗效.结果 对照组45例中,痊愈18例(48.6%),显效6例(8.7%),有效4例(5.7%),无效17例(37%),总有效率63%;治疗组55例中,临床痊愈38倒(70.6%),显效8例(13.7%),有效5例(7.8%),无效6例(7.9%),总有效率92.1%.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劣于治疗组.结论 有重要意义对提高临床疗效,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方法是健脾补血法.  相似文献   
989.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针灸方法对KOA模型大鼠MMP-1、MMP-3、TIMP-1的影响。方法:将体重180-200g的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温针组(W)、电针组(D)、手针组(S)五组,每组10只。N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四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1%,0.04ml/g)麻醉后,1mg单碘乙酸盐(MIA)溶于50μL 9%的无菌生理盐水,右膝关节注射造模,周期14天,造模前后进行行为学Lequesne MG评分检测。N、M组不作任何干预,其余三组对鹤顶、阳陵泉穴分别进行针刺、电针、温针干预,手针组0.25*25mm针灸针,刺入约5mm平补平泻手法,200 r/min,1min,留针20 min,10 min行针1次;电针组平补平泻后接电针,疏波,1mA,2Hz,20min/次;温针组平补平泻后,将直径5mm艾柱置于针柄,20min/次;三组均隔天干预,共28天。干预前后进行行为学机械刺激回缩阈值检测,28天后戊巴比妥钠麻醉,生理盐水心脏灌注取关节软骨和关节进行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行为学Lequesne MG评分检测显示,造模前各组大鼠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除N组外,其余四组评分显著高于造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刺激回缩阈值检测显示,干预前M、W、D、S组与N组相比回缩阈值均降低,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D组较M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关节软骨显示,MMP-1阳性表达M组较N组升高(P<0.05),D、W、S组较M组降低(P<0.05);D组较W组降低(P<0.05),MMP-3阳性表达M组较N组升高(P<0.05),D、W、S组较M组降低(P<0.05),D组较S、W组降低(P<0.05);T1MP-1阳性表达N、M、W、S组较D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较M组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软骨显示,MMP-1蛋白表达M组较N组升高(P<0.05),D、W、S组较M组降低(P<0.05),W组较D组升高(P<0.05);MMP-3蛋白表达M组较N组升高(P<0.05),D、S组较M组降低(P<0.05);T1MP-1蛋白表达D、S、W组较M组升高(P<0.05)。其余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温针、手针三种方法可有效改善KOA模型大鼠关节软骨损伤,可能通过升高TIMP-1的表达从而降低MMP-1、MMP-3的表达,相比之下电针更有利于调节上升TIMP-1且抑制MMP-1、MMP-3的表达,手针方法次之,温针效果则略逊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990.
目的:研究当归拈痛汤对风湿热痹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p6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风湿热痹模型组,当归拈痛汤低、中、高剂量组(5.67,11.34,22.68 g·kg-1),甲氨蝶呤(MTX)组(1.35 mg·kg-1),每组10只,通过对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灭活结核分支杆菌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用人工气候箱进行风湿热痹证模型造模16 d,于免疫当天灌胃给药,持续28 d。进行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及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滑膜组织LC3,Beclin1,p62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滑膜组织LC3,Beclin1,p6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风湿热痹模型组大鼠给药16,20,24,28 d时足趾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AI显著升高(P<0.01),滑膜细胞增生显著,自噬蛋白LC3,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p62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风湿热痹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减轻,滑膜增生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且当归拈痛汤中剂量组防治效果最佳。结论:当归拈痛汤对风湿热痹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这种防治作用可能与调控滑膜组织中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p62的表达,抑制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