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张仲景将这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相结合,并加以丰富和发展。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即肯定了脾胃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组方用药、服药禁忌、药后护理、病后调养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治未病重在脾胃这一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未能完全明确,其研究多借助于动物模型,目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其各自的特点、实用性及价值有所不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应用题名检索,检索词"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mode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研究为主的文献,然后筛除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研究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6篇以"amyotrophiclateral sclerosis,model"为题名检索的文献,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1篇试验中,75篇为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文献,6篇为重复性试验的研究,资料综合选入文献建立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的神经毒性动物模型、免疫介导的动物模型、自然发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建立机制、特点、实用性及其价值进行研究.结论上述文献中模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症状或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能够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研究的参考模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动物实验学基础.  相似文献   
23.
孙剑刚  邓毛子  朱薿  包永芬  梅武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41-2842,2845
目的为了解咸宁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耐药性状况。方法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和慢性消化性溃疡(chronic peptic ulcer,CPU)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156株Hp,用Kirby–Baner药敏纸片法检测Hp对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利福平的耐药率,比较不同性别、区域、胃疾病之间的耐药性。结果咸宁地区Hp对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5.4%、41.7%、12.2%、14.1%、0、7.0%、9.7%。不同性别、区域、胃疾病之间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宁地区Hp对甲硝唑、替硝唑的耐药性严重;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利福平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对四环素耐药。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为本地区根除Hp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2例COPD患者IL-13基因+204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定COPD患者肺功能,分析IL-13基因+2044位点多态性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IL-13基因+2044位点基因型频率为G/G型48.9%、G/A型45.7%、A/A型5.4%,G/G型患者肺功能FEV1和FEV1/FVC(%)明显低于G/A型和A/A型(P<0.05)。结论 IL-13基因+2044位点多态性与COPD患者肺功能有关,G/G型COPD患者肺功能损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IL-13、IL-4和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 提取92例COPD患者及80例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IL-13基因+2044位点、IL-4基因-589位点和-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琼脂糖电泳法检测IL-4基因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多态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β2AR基因+46位点和+79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SHESIS软件分析IL-13、IL-4和β2AR基因多态性位点单倍型.结果 β2AR基因+46位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研究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倍型(+2044G:-589C:-33C:VNTR1:+46A:+79C)在COPD组和对照组分别占14.7%和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β2AR基因+46位点(A/G)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中部地区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病易感性有关,单倍型(+2044G:-589C:-33C:VNTR1:+46A:+79C)可能也是COPD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提取92例COPD患者及80例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Allele-spe-cific PCR)检测β2AR基因+46(A/G)位点和+79(C/G)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β2AR基因+46(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79(C/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2AR基因+46位点(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中部地区汉族COPD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常规检查项目对ERCP结果的预测价值,寻找客观、简便、无创、定量的指标,确定ERCP检查的最佳指征。方法收集222例ERCP检查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生化检查、B型超声检查等,进行回顾性研究,单因素分析确定最佳的预测指标。结果对判断胆道结石有预测价值的指标为发热、放射痛、腹痛;对胰胆系恶性肿瘤有预测价值的指标为CEA、CA125、CA199、胆总管直径、TBA。结论常规检查项目对ERCP的结果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SG)不同程度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3、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共纳入24例CSG患者,按脾胃湿热证不同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另选择8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胃镜下取胃体上部黏膜,液氮保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胃黏膜AQP3和AQP4的基因表达。 结果:中、重度脾胃湿热证组AQP3和AQP4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脾胃湿热证组(P〈0.05,P〈0.01)。重度脾胃湿热证组AQP3高于中度脾胃湿热证组(P〈0.05)。 结论:脾胃湿热程度不同,胃黏膜AQP3和AQP4基因表达亦不同,脾胃湿热程度与胃黏膜AQP3和AQP4基因表达相关,其表达会随着湿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耐量异常(IGT)不断增加,其中约有1/3患者转变为糖尿病。如果糖耐量异常患者及早治疗,往往能够恢复正常,故IGT防治是降低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减干预治疗糖耐量异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是构建全科医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医学人才总量不足,综合素质普遍较差,为基层培养并输送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心。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鄂南某高校医学院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初步构建以岗位责任和胜任力为导向的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