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参“止咳化痰”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参的止咳、化痰作用。方法:采用浓氨水、SO2引咳法观察其止咳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大鼠毛玻璃管排痰法观察其化痰作用。结果:人参能延长氨水和SO2引咳咳漱潜伏期、减少咳漱次数、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及大鼠排痰量。结论:人参具有止咳、化痰作用;借助古代方剂文献的系统筛选,提炼中药潜在功能,再经实验研究加以确认,是挖掘中药新功能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以治疗慢性胆囊炎中药小复方为例,探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有机结合实施处方剂量配比和结构优化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本文以特征性药效学指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初步判定处方组成,进而利用正交设计对均匀设计优化结果进行取舍与确定。并依据不同因素自身及相互间交互作用F检验结果及各药性味主治理论,对复方内部的配伍关系加以科学诠释,对组方配伍结果做出合理判定。结果:筛选最佳处方组成及比例为赤芍15g、X17g、枳壳13g、槟榔13g、当归1.8g。结论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相结合,可以克服两者单独为用筛选处方时各自存在的不足,从而获得最佳的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33.
《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不是专属的,存在极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借助五行推导中药归经不属于临床经验的理论升华,故其不可能是归经学说唯一或主流的理论渊源。研究认为,《素问》病机十九条阐述病机,揭示疾病本质,直接或间接明确了疾病的五脏病位,进而为基于临床疗效反证药物归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药物传统功能主治、归经与病机十九条的对比分析,以及明清医家运用病机十九条阐述药物归经的考察,本文确认《素问》病机十九条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34.
自1986年提出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以来,中医界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目的在于以现代医学客观检测指标诠释中医的证,借以把同病异证定量区别开来,进而过渡到用客观指标辨证。本文对此类研究开展了全面考察,由于开展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研究的辨证标准不规范;研究设计中适应证、参比证、客观检测指标选择、检测指标的微观程度等均存在毋庸置疑的逻辑问题;加之围绕西医疾病辨证所属症状的虚拟性广泛存在,因而导致此项研究实际上已经搁浅。明确并解决这些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思路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5.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小儿肺炎的病例数据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动态量表的生成方法,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动态生成不同证型的量表,通过量表计算出标准化分值,确定病儿所属的证型及程度,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中医辨证诊断无严格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辨证诊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6.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并已进入推广应用过程。考察后发现,该标准的建立未能统一执行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的原则和方法;体质分类特征交叉重叠,界限不清;单一体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较差。故建议不宜将中医体质学说拔高到中医体质学的高度;《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标准尚不成熟,应慎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把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术特色之一,是人们从临床实践中取得的共识。然而,这一认识的呼声愈高,一些潜在问题的揭示就愈加困难。因为在理性思维的同时,还需克服某种感情上的纠葛。实际上,把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看作是一种假说,一种不断发展、完善并可以证伪的理论,就会免去对它的苛求,使有关研究在纯学术氛围中深入进行。辨证论治中,证是核心,核心问题也正发生于此。因此,本文的讨论拟欲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现代药理和临床应用的综合比较分析挖掘肉桂的潜在功能;方法:检索《普济方》数据库获得含肉桂古方所治病症和方剂数量,与历代本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的肉桂功用对较,揭示肉桂古今功用异同,经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佐证,确认肉桂的潜在功能;结果:检索《普济方》数据库获得含肉桂古方5937首和病症62类1338种,分析历代本草学文献梳理肉桂功用14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记比较确认潜在功能6个,再经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佐证,最终确定肉桂的潜在功能5个。结论: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基本功用外,肉桂还具有平肝息风、活血消癥、托毒生肌、息风止痉、祛风止痒功能,其止血功能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9.
姜开运  梁茂新 《新中医》2020,52(11):201-204
五味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五味标定方法的研究;二是中药五味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经考察发现,前者忽视了传统中药药味多元确定方法;后者出现了以药效指标解读药味及以偏概全解读药味的思维混乱问题,使得五味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明确传统药味确定的多元属性,根据药味确定的多元方法分类归纳药物是开展五味理论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再基于不同药味分类开展实验研究,才可能逐步找到五味理论与现代研究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和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厚朴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中国药典》收录。但由古代本草提炼出来的祛风解表、宁心安神、祛风湿、杀虫、温补脾胃、利水通淋、活血祛瘀、聪耳明目及止痛等功能,以及古代含厚朴复方用于脾胃虚弱、伤寒、虚劳、虚损、积聚、疟疾、月水不调、虚寒、痈疽等病症,《中国药典》未曾收录。综合古今,初步确认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活血消症及宁心安神是厚朴的潜在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