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5篇
  6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检测川东北地区健康成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制订该地区HbA1c水平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无糖尿病史及其他重大疾病史的494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静脉血HbA1c水平,同时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测定。采用正态分布法的双侧95%可信区间确定参考区间。结果 494例健康成人HbA1c水平呈正态分布,参考区间为4.482%~6.012%。不同性别人群HbA1c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336)。20~<35岁人群的HbA1c水平为(5.109±0.150)%,35~<65岁人群的HbA1c水平为(5.224±0.122)%,≥65岁人群的HbA1c水平为(5.444±0.125)%,不同年龄段人群HbA1c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38,P<0.01)。结论 不同地区有必要建立各自的HbA1c水平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生化检测指标,以探讨T2DM并发糖尿病足(DFU)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78例T2DM患者,其中78例为糖尿病足患者(DF组),100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足(DC组)。分别测定HbA1c和血压一般生化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 B)和空腹血糖(FBG)等。然后比较两组各指标间的差异,采用Loges-tic分析具有差异的指标。结果 DC组和DF组Hcy、HbA1c和LP(a)等7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OR=2.01)和Hcy(OR=1.85)为T2DM患者发生足部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普通生化检测指标中Hcy及血浆HbA1c的检测对DFU的诊治最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已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发生静脉血栓的高风险性。比如,需要长期抗凝治疗、伴有出血危险、静脉血栓反复发生等,而且出现静脉血栓可能预示患者的高死亡率[1-3]。这种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止凝血功能紊乱、纤溶亢进及血小板活化有关[4]。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总结临床工作中防治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结果患者出院时以GOS评定预后:良好8例,中残14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15例,死亡38例,病死率44.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运用控制性减压措施,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技术改良,采用大骨窗减压,双侧开颅减压等措施,排除增高颅压的因素,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半定量法检测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残留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用于结核DNA疫苗的质量控制。方法 样本中残留的SDS与吖啶橙形成复合物,用Spectra Max 340PC微孔板检测器测定该复合物的吸光度。通过定量法测定SDS的残留量时,样品的吸光度不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采用对比供试品与对照溶液的吸光度的半定量法,判断供试品中SDS的残留量。结果 该方法回收率范围为102%~105%,不同人员、不同时间测定结果一致,该法受辅料、测试温度、萃取时间的影响较小,测定的3批供试品SDS残留量均小于0.02%。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度、中间精密度、专属性和耐用性较好,可用于结核DNA疫苗中SDS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在血脂异常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名血脂异常护士按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名。对照组给予2次健康讲座,干预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设计饮食行为干预方案并实施,共干预6个月。结果干预4个月及6个月时,干预组护士的饮食行为倾向总分、膳食知识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护士腰围、BMI呈现持续下降趋势(P0.05,P0.01),对照组基本无变化(均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行为干预方案有助于护士饮食行为的改善和膳食知识的掌握,并能有效控制腰围和BMI。  相似文献   
57.
梁艳  赵杰刚  杨惠敏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11):1958-1961
目的 了解全麻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体验及情感需求。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2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归纳性分析。结果 共形成7个主题:对全麻信息的疑虑与纠结;对术中病理检查的担忧;进入手术间的失控感与脆弱感;麻醉诱导期的憋闷感与坠落感;麻醉持续期的梦境感;麻醉苏醒期困倦感及喉部黏腻感;对信息、情感与自尊的需求(希望获得信息及情感支持、希望自尊的需求被满足)。结论 针对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的负性情绪及对麻醉管理的担忧,建议护理人员增加对围手术期患者麻醉体验的理解,通过科学、有效的麻醉健康教育等方式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58.
<正>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是肺曲霉病中最严重的类型,诊断困难,治疗棘手,除肺部病变外,亦可合并曲霉菌败血症,累及其他器官。IPA多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肺鳞癌伴IP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1],影像学表现又有多样性,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用药、预见性个体化护理是改善预后、降低IPA患者病死率的关键。我科于2020年9月收治肺鳞癌伴IPA患者1例,首次支气管镜确诊为肺曲霉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预后满意。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4岁,因“确诊右肺鳞癌7周,右下胸隐痛,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1~2017年病理诊断为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9~76岁,中位年龄6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前列腺无痛性肿大伴下尿路梗阻,对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免疫组化和B系基因重排检测进行观察,结合文献对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组织学分型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4例(66.7%),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BL)1例(16.7%),Burkitt淋巴瘤(BL)1例(16.7%)。组织学特征:DLBCL的肿瘤组织呈弥漫性分布,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中等偏大,呈圆形、卵圆形;B-LBL主要为形态一致、较多中等偏小呈弥漫分布的淋巴样细胞,凋亡小体和核分裂象易见;BL的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呈中等大小,核圆或卵圆形,形态较一致,染色质粗,核分裂象非常易见。1例DLBCL患者进行5次R-CHOP化疗后,至今仍在随访中,余3例DLBCL患者失访;B-LBL患者于诊断1个月后死亡,BL患者放弃治疗后失访。结论: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分型多为DLBCL,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检查及相关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60.
目的优化人原代胰腺导管癌(PDAC)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分离及培养方法,验证CAFs对原代PDAC细胞的体外生长以及其对高度免疫缺陷模型NOG小鼠体内成瘤的影响,以探索人源性异种移植瘤(PDX)模型构建的新方法。方法首先原代培养手术切除的PDAC组织。以原代PDAC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观察CAFs和原代PDAC细胞共培养对PDAC细胞传代生长活性的影响。最后在NOG小鼠肩胛部注射混合培养的原代PDAC细胞和CAFs,观察PDX模型建模情况。结果原代PDAC细胞在体外单独培养传代少,均在5代及以内停止生长;与CAFs共培养可促进原代PDAC细胞生长活性,可稳定传至10代以上。NOG小鼠体内注射混合细胞(原代PDAC细胞+CAFs)建模2~3周即可形成肿瘤,而注射CAFs无肿瘤形成。混合细胞法建模有13例(92.9%)成瘤,单一细胞法有9例(64.3%)成瘤,可能因为样本量少,二者成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并且肿瘤细胞注射后2、4、6、8周时混合细胞法建模的肿瘤体积均明显大于对应观察时间点单一细胞法建模的肿瘤体积(P<0.01)。结论CAFs对原代PDAC细胞生长传代具有促进作用,原代PDAC细胞与CAFs共培养法可显著提高PDAC原代培养稳定传代,原代PDAC细胞与CAFs混合培养的细胞注射可提高NOG小鼠PDX建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