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01.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FI)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5例临床确诊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二维声像图、血供分布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二维声像图可分为三型,以“输卵管环”为特征性表现(占76%),回声多数(82.5%)高于同侧卵巢实质回声,多数(78.9%)位于卵巢内侧。“输卵管环”型和非特异性包块型以星点形血供分布为主,RI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心胎囊型血供最丰富,流速曲线呈高速低阻型。结论TV-CDFI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出生早期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动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出生1周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40例足月儿和40例早产儿生后第1(>12 h)、4、7天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生后第1、4、7天足月儿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数量(拷贝数/g湿便)的对数值分别为6.52±0.52、8.30±0.48、8.8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7,P<0.01);早产儿分别为6.28±0.44、6.97±0.48、7.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1,P<0.01);相同日龄两组间比较,第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13.98,P均<0.01).结论 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建立呈动态变化,早产儿落后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PDU)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不明位置妊娠患者进行鉴别分析,预测宫内早孕期流产(IUPA)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方法应用TV—PDU检查子宫内膜(建模组),同时测定其血清β-HCG、孕酮,运用多因素h—gistic回归法对各研究变量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应用ROC曲线分析确定各超声参数及临床指标预测判断IUPA的最佳阈值和评价各指标对IUPA诊断的准确性。另外选取60例患者(测试组)对该回归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多变量模型1(M1)选择内膜下血流阻力指数(RI)、最高流速(PSV)这两个参数,而内膜回声类型、血清孕酮、停经时间则进入多变量模型2(M2)。M1、M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0.976,约登指数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8%、87.5%和12.213、8.000。M2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低于M1,M1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M1、M2对IUPA的诊断价值均较单变量明显提高。M1、M2对测试组进行回代,模型稳定性较好。结论TV—PDU能简单、无创和有效地预测早孕期IUPA的可能性,内膜下血流动力学参数与IUPA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与围产期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新生儿监护室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日龄≤72h的具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20例。按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分为确定感染组、临床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以统计学方法分析7项围产因素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显著相关的围产期高危因素依次为:母亲妊娠期感染;不明原因窒息;不明原因早产;羊水粪污染(P<0.05),且两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母亲分娩时发热(体温≥38℃);胎膜早破≥18h;糖尿病母亲婴儿这3项围产期高危因素未发现与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的发生与几项围产期高危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母亲妊娠期感染是最高危的因素,其在两感染组的OR值分别为83.333和66.666。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迟缓(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方法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4~12月,对72例小于胎龄儿(SGA)和48例适于胎龄儿(AG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C-肽、HDL-C、LDL-C、TG、非酯化脂肪酸(NEFA)等指标,计算葡萄糖/胰岛素比值(G/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BCI)等,探讨FGR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关系。结果(1)SGA组FPG、HDL-C低于AGA组,而FINS、LDL-C、TG、NEFA高于AGA组(P<0·01);(2)SGA组G/I比值、ISI低于AGA组,HOMA-IR高于AGA组(P<0·01),而HBCI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GR儿在生命早期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IR),而胰岛β细胞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6.
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血清S100BB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江  梁琨  杨蕊  贺湘英  莫亚雄  戴梅 《医学信息》2007,20(1):125-129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S100BB蛋白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NBNA)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S100BB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4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29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S100BB蛋白浓度,同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SB)、白蛋白含量,计算胆红素-白蛋白比值(B/A),并行新生儿NBNA评分。高胆组按TSB≥342μmol/L和171~342μmol/L分为实验组a和实验组b。对照组TSB<85.5μmol/L。结果①两实验组血清S100BB蛋白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两实验组间S100BB蛋白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实验组NBNA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血清S100BB蛋白浓度与NBNA评分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S100BB蛋白比TSB、B/A值能更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高危因素、发病情况的差异,为早产SGA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l月-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37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为SGA组(675例)与AGA组(695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GA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出院体重、出院身长均小于AGA组,住院天数较AGA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1.62、-7.12、-5.25、-5.72、-2.1、4.46,P<0.05);2)SGA组其母系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剖宫产与AGA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841、170.937、19.558、92.719,P<0.05);3)早产SGA组并发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损伤、喂养不耐受、肺炎、败血症、低血糖、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比例高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5、4.162、6.035、3.97、5.180、5.21、4.71、5.031,P<0.05);4)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OR=5.64,95%CI:1.28~16.16)、胎盘异常(OR=3.65,95%CI:1.16~7.69)、多胎妊娠(OR=2.89,95%CI:1.05~8.84)是早产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胎儿宫内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对孕母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少早产SGA的发生;加强早产SGA的监护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检测技术在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怀疑有遗传性疾病或临床诊断不明确的危重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父母全血标本进行WES检测。对检测出的基因变异进行分类,寻找与临床表现相关的变异,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共纳入新生儿45例,男22例,女23例,中位发病日龄为2.0 d。经分子诊断确诊单基因遗传病患儿12例,诊断阳性率为27%,中位确诊日龄为31.5 d,其中与部分临床表型相关、但经对患儿临床表型再次进行补充与分析后诊断为单基因遗传病者占42%(5/12)。确诊单基因遗传病的患儿经临床治疗后好转率为67%(8/12)。结论 WES检测技术是寻找危重症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基因变异的有力工具,并可在临床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数据结果的解读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患儿的表型与WES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对≥28周早产儿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该院儿科收治的因呼吸功能障碍需呼吸机支持的7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仰卧位组(41例)与俯卧位组(34例),俯卧位组每8小时为1次治疗单元,其中2 h俯卧位通气,其余干预同仰卧位组,循环至撤离所有呼吸支持。分别于出生后<24 h、24~<48 h、48~<72 h和72~<96 h进行肺部超声评分(LUSsc),同时采集呼吸支持、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等相关临床参数。结果 第1~3次LUSsc与新生儿紧急生理学评分-Ⅱ(SNAP-Ⅱ)呈正相关(P<0.05),第2~4次LUSsc与总呼吸支持时长、总吸氧时长、家庭氧疗呈正相关(P<0.05)。不同时间同组LUS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俯卧位组比较,仰卧位组第2~4次LUSsc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晚发性败血症(LOS)、脑室内出血(IVH)、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喂养不耐受(FI)、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比...  相似文献   
110.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参与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参与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内源性H_2S主要由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TH)和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MST)催化合成,上述3种酶均存在于肝细胞中,通过催化产生的H_2S参与调控肝脏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肝脏中H_2S的代谢影响脂蛋白合成,肝脏中H_2S代谢紊乱与脂肪肝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H_2S在肝脏脂代谢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