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卷曲螺旋结构域12(CCDC1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CCDC12蛋白与肿瘤生长侵袭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4 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CCDC12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与肿瘤生长侵袭有关的蛋白质Cyclin D1、P21、MMP-9 及TIMP-1 蛋白表达。记录患者肿瘤生物学特征,分析CCDC12 蛋白与结直肠癌生物学特征及Cyclin D1、P21、MMP-9及TIMP-1蛋白的关系。结果CCDC12、CyclinD1、MMP-9 及TIMP-1 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χ2=38.480、30.312、38.368 及7.667,均P<0.01),P21 蛋白在两种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 =0.3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CDC12 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 分期有关(χ2=5.130、5.902、9.760 及4.458,P =0.024、0.015、0.002 及0.03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CCDC12 与Cyclin D1、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 =0.302和0.365,p =0.003和0.001),CCDC12与P21表达呈负相关(r =-0.287,p =0.005)。结论结直肠癌中存在CCDC12 蛋白表达增高现象,CCDC12 可能通过与CyclinD1、P21及MMP-9 蛋白的相互作用参与了结直肠癌的生长及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氟西汀合并个别心理治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氟西汀治疗组(药物组)、氟西汀合并个别心理治疗组(心疗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评定.结果 心疗组在治疗6周后HAMD、SAS、CGI-SI评分较药物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2周时2组的HAMD、S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1年末随访心疗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氟西汀合用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起效快且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在哈尔滨市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的运行现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探索完善癌症防治模式,制定科学、可行的癌症早诊早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国家癌症中心开发的癌症风险评估系统,对哈尔滨市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5种高发癌症(肺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的风险评估工作,对评估出的高危个体进行专项临床筛查。结果运用高危评估系统对16 460名居民进行了癌症风险评估,共评估出癌症高危个体8 848人;进行临床相关检查6009人次,筛查出癌症及癌前病变509例,总阳性率为8.47%。结论通过癌症高危评估系统,对高危人群开展高发癌症的早期筛查,可极大提高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有效性和性价比,有利于早期发现癌症及癌前病变,提高癌症的早诊率、治愈率、生存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评估哈尔滨市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3-2014年系统运行时间段不同预警级别与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的相关性,评估预警系统总体运行效果。结果系统运行177天,有效运行93天,占运行天数的53%,共发出预警信号178条,其中Ⅳ级预警85条,Ⅲ级预警81条,Ⅱ级预警2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暑、总健康风险各占信号总数的20.24%、8.93%、28.57%、11.90%、30.36%。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与住院人数、呼吸系统门诊人数Ⅲ级预警高于0级预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以上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Ⅲ级、Ⅳ预警均高于0级预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心脑血管疾病门诊及住院病人数与预警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预警信号发出及时,初步实现了早期预警能力,但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获得更为科学准确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氯胺酮所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体外培养7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DMSO),雌二醇组(17β雌二醇终浓度为0.1μmol·L-1),氯胺酮组(氯胺酮终浓度为100μmol·L-1),氯胺酮+雌二醇组(氯胺酮,17β雌二醇终浓度分别为100μmol·L-1,0.1μmol·L-1)。噻唑蓝( 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Hoechest33258染色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凋亡,Western-blot 法测定cleaved-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氯胺酮组神经元存活率(54.02±7.78)%,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氯胺酮+雌二醇组神经元存活率(88.09±6.54)%,明显高于氯胺酮组。神经元经Hoechest33258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氯胺酮组神经元凋亡[凋亡率(49.50±4.34)%]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氯胺酮+雌二醇组[凋亡率(15.74±3.40)%]较氯胺酮组神经元凋亡下降。氯胺酮组 cleaved-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Bcl-2明显下降,而氯胺酮+雌二醇组较氯胺酮组cleaved-Caspase-3表达明显下降,Bcl-2表达明显升高。结论17β雌二醇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对抗氯胺酮诱导的皮质神经元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性感染其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是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慢性感染、组织损伤时,其浓度可显著升高,与疾病的急性期反应吻合的最好。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的检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1],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而准确地诊断感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CRP是较白细胞计数更为可靠和灵敏的急性期反应指标,在临床已广泛应用[2]。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丁脲胺或DNDS作用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顶端膜和基底膜上氯离子转运通道对RPE吞噬功能的影响,阐明氯离子转运通道参与PRE吞噬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微孔滤膜培养系统体外培养极性化单层RPE细胞,以荧光包被的乳胶株作为吞噬标记物,建立RPE细胞吞噬模型,分别以1、5、10、50、100、500和1 000 μmol·L-1丁脲胺,以及0.01、.10、0.50、1.00、3.00、5.00和10.00 mmol·L-1DNDS作用RPE细胞6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RPE细胞吞噬指数。结果:不同浓度丁脲胺作用于RPE细胞顶端膜或基底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01和0.10μmol·L-1DNDS作用于RPE细胞基底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0.50、1.00、3.00、5.00、10.00 mmol·L-1的DNDS作用于RPE细胞基底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降低(P<0.05或P<0.01),并随着浓度的增加,吞噬指数逐渐降低;但同样浓度的DNDS作用于RPE细胞顶端膜,RPE细胞对乳胶株的吞噬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顶端膜的丁脲胺敏感性Na+-K+-2Cl协同转运载体不参与RPE吞噬乳胶株的过程,而基底膜的DNDS敏感性Cl-/HCO3交换蛋白及氯离子通道在DNDS作用后,对人RPE细胞非特异性吞噬过程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听障儿童双字调发音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20名3-5岁听障儿童的双字调发音进行评估,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康复年龄、助听效果、康复时间和性别对双字调发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年龄、助听方式、佩戴时间对听障儿童的双字调发音能力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年龄和康复时间的两两比较分析表明,3岁以前接受康复以及康复时间在一年半以上的听障儿童的双字调发音能力更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康复年龄、康复时间和助听效果对双字调发音能力有显著性预测作用。结论保证最优的助听效果、3岁以前接受康复训练并持续一年半以上,对听障儿童双字调发音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深圳市0~7岁儿童六类残疾现况调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深圳市0~7岁儿童视力、智力、听力、言语、精神、肢体等六类残疾流行现状。方法 依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对户籍在深圳市的全部77727名儿童采用三阶段筛查程序进行调查。结果 总现残率为5.59‰,假阴性为3.1‰,以此推算的总现残率为8.49%0,其中智力残疾最高,现残率为1.88‰,言语残疾现患率为1.88‰(含言语发育滞后),精神残疾现患率为1.59‰,肢体残疾现患率为1.56‰,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11‰,视力残疾最低,现患率0.37%0,随年龄增高总的残疾及听力、言语、智力残疾现患率增高,精神残疾无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但年龄别患病率差异有十分显著统计学意义,高峰在2~4岁,肢体残疾0~7岁现患率平稳变化不大,可疑致病因素中产前因素占45.7%。结论 深圳市六类残疾总的现患率低于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相同年龄段水平,下降约10‰,但仍高于日本同类研究结果2倍,言语残疾、精神残疾现患率高于1987年全国调查水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0.
深圳市0-7岁儿童听觉言语障碍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0-7岁儿童听力、言语障碍流行现状,探索流行因素。方法 依据《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对户籍在深圳市的全部77,727名儿童采用三阶段筛查程序进行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流行因素分析。结果 听力障碍现患率为1.11‰,言语障碍现患率为1.88‰,假阴性为1.55‰,以此推算的官语障碍实际现患率为3.43‰,随年龄增大,听力、言语障碍现患率增高,可疑致病因素中以低出生体重、出生异常及婴幼儿期曾患病的影响最大。结论 深圳市听力障碍现患率低于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相同年龄段水平,言语障碍现患率高于1987年全国调查水平,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