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从重视中医思维谈中医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思维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觉地产生并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证思维方法。中医思维的培养是通过有规律地对中医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加强实践来逐渐实现的。然而,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是众多高校中较为复杂的,不仅包括了一般公共课、中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而且还增加了西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与其他的西医院校相比,在相同学制之下,  相似文献   
12.
汪磊  梁天坚 《北方药学》2012,9(8):99-9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院校中医药各专业均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新生入学接触到的第一门课,许多学生对中医学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正是由此开始的。其教学的成败是学生能否掌握中医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本文结合实践介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将互动式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茉莉花根提取物和茉莉花茎提取物对大鼠的毒性。方法:选用32只雄性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茉莉花根醇提取物低剂量组5只、茉莉花根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只、空白对照组A 6只和茉莉花茎水提取物低剂量组5只、茉莉花茎水提取物高剂量组5只、空白对照组B 6只。参照茉莉花根液小鼠口服灌胃法半数致死量,每天通过灌胃染毒,4 d为1期,共试验2期共8 d。于最后1次进行眼眶取血,检测尿素(urea,Ur)、肌酐(creatinine,Cr)、肌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处死大鼠,即刻取肝、心、脾、肺、肾,称质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有所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茉莉花根醇提取液各剂量组的ChE与空白对照组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A的ALP水平高于茉莉花根醇提取液高剂量组(P0.05)。茉莉花茎水提取液的AST、ALT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茉莉花茎水提取液高剂量组AST高于茉莉花茎水提取液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B(P0.05);茉莉花茎水提取液高剂量组ALT高于茉莉花茎水提取液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B(P0.05),茉莉花茎水提取液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茉莉花根醇提取液和茉莉花茎水提取液各剂量组大鼠的脏器指数与空白对照组A、空白对照组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茉莉花根醇提取液对实验大鼠的ChE、ALP有明显不良影响,茉莉花茎水提取液对实验大鼠AST和ALT有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七十五难一般认为是解答针灸学"泻南补北"针法及其原理的,原文如下:"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归纳总结<黄帝内经>所论温法之要点,发现其主要针对寒邪而施,亦强调借助天地温和之气,以及人体的"自温"施治,而人之性情温和为<黄帝内经>温法的又一特点,提出通过调和情志以使气血温和来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7.
《褚氏遗书》共10篇,2200多字,篇幅短小精悍.其在受形、本气、平脉、津润、精血、除疾等方面的学术思想创新发明较多,尤其是在寸口脉诊法中的男女脏腑脉位认识上有别于医经,后世医家褒少贬多,本文试从其平脉学说的理论渊源、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拘挛俗称抽筋.始见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多由血气不足、风冷或寒湿侵袭所致.《素问》和《灵枢》中皆称之为"转筋",即肢体肌肉牵掣拘挛[1],伴有单侧或双侧小腿腓肠肌在深夜至凌晨间突发性痉挛,疼痛剧烈,持续10多秒钟左右,至白天小腿仍然酸痛,影响正常行走.  相似文献   
19.
论《医林改错》对瘀血学说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天坚 《中医研究》2000,13(1):9-10
《医林改错》在丰富和发展瘀血学说的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对血瘀证的认识和运用活血化瘀治法的体会,至今仍对后学者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仅就其在瘀血理论方面的突出成就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医瘀血学说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不少医家以之指导临证实践,每每出奇制胜,攻克顽疾。笔者认为,我国先秦时期对瘀血证治的认识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至秦汉时期,瘀血学说已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完善过程,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中医经典著作里蕴藏着系统而完整的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